陳千惠 王梓了 郝蘇會 于海龍
摘要:思想政治理論一直以來都是高校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不單單是一項必修學科,更是對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黨的十九大的召開,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要論斷,同時新時代背景下各高校的教學理念、價值觀念以及教學方式等都紛紛做出了調整和轉變,以適應當前的教學實踐需要。這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則是蘊含著挑戰(zhàn)的機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無法適應當?shù)膶嶋H教學需求,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從教材體系、師資建設、教學方式以及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創(chuàng)新方式
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上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偉大論斷,這也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了新的歷史階段,推動了思想價值理念以及教學模式的轉變。各大高校作為我國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實現(xiàn)學校教育與社會人才需求的重要銜接點,深入貫徹和落實黨的十九大的重要精神,就需要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完善,以學生為核心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通過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體系的完善增強課程的實踐性,加強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的建設,同時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堂評價體系,促進高校學生核心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
1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完成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任務的需求,更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新時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主要途徑,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正確的思想價值理念的確立以及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成功召開之后,各高校紛紛加強了對思想政治理論學科教學方式的調整,同時也暴露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1.1思想政治理論中的教學內容過于抽象,影響了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思想政治理論作為高校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學生的必修學科,其知識理論和相關的概念過于抽象,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論的相關知識都是對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形成理論的提煉和總結,缺少思想政治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相關的概念性知識缺少生活化的解釋和分析,從而影響到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打消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導致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過于形式化,學生的學習和理解不夠深入,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1.2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師資隊伍較為薄弱,影響了教育效果的提升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時代重要論斷,這就使得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都發(fā)生了相應的轉變,以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發(fā)展需求,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專業(yè)人才。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師資隊伍建設較為薄弱的問題。其中,部分年齡較大的教師固有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很難轉變,無法快速的接受全新的教學理念,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式并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進度和教學效果的提升;此外,新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標準,面對更為沉重的教育責任和教學任務,部分教師無法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與自身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相協(xié)調。
1.3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缺少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思想價值體系,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控制意識,在生活中嚴格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積極樂觀的面對各種問題和困難,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成為當前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專業(yè)人才。簡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從知、情、意、行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核心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和缺少課程評價體系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課程教學評價指標較為單一化和課程評價主體也過于單一,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評價的互動,使得師生關系較為嚴肅。
2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核心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學生投身到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工作中來。這就需要我們從思想政治課的教材體系、教師的建設及教學方法與課程評價體系方面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
2.1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材體系,增強課程的實踐性和互動性
教材對于思想政治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當前應進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材體系。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材應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思想政治課“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時代性特征,及時更新教材知識,牢牢把握時代脈搏,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和積極性。二是應該使思想政治課的教材體系更加具有邏輯性,同時也應該使教材中的語言表述更加符合學生的理解能力,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現(xiàn)實、貼近生活,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2.2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綜合能力
教師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主導性作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不僅應該具有扎實的思想政治理論功底和正確的政治信仰,同時也應該具備綜合的教育教學能力。一方面,應該加強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培訓,使教師能夠掌握我國思想政治理論發(fā)展的最新成果,更好地把理論與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結合,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更應該注重自身道德品質和道德修養(yǎng),這樣才能更好地通過言傳和身教去影響學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2.3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方法,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改善具有重大的作用。在新時代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應建立一種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模式,使學生變?yōu)樗枷胝卫碚撜n課堂學習的主體。同時,對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評價體系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進一步完善。一是高校思想政治課應立足于新時代歷史方位下的新使命和新要求,在“客觀性、發(fā)展性、整體性”的課程評價原則下,堅持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共同兼顧、共同發(fā)展的導向性,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形成性和過程性評價,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另一方面,應注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應該把學生、教師和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者都作為評價的主體,進一步協(xié)調教師與學生之前的關系。同時也應該采用多種課程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評價,使得思想政治課的課程評價結果更加具有全面性、有效性和客觀性,進而提高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3結語
綜上言之,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對于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需求逐漸增多,特別是十九大報告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了新時代的偉大論斷,這也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加強了課程教材體系的完善以及師資隊伍的建設和評課評價體系的建立,全面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福蕊.新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17,20(07):114-117+123.
[2] 馮留建,劉國瑞.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創(chuàng)新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4):4-8.
[3] 薛敏霞.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性探索[J].才智,2017(17):110-111.
(作者單位:1.河北承德醫(yī)學院基礎學院2017級學生2.河北承德醫(yī)學院輔導員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