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玲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羅村高級中學 528226)
今年四月,在市教研室彭主任的帶引下,于曉強和瞿亮成兩位老師就藝術類考生數(shù)學高考專題復習進行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本文就兩位老師的教學示范課以及藝術類考生數(shù)學高考專題復習課教學談幾點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1.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
對于藝術類考生來說,相較于普通考生,在校期間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術科訓練,以致文化課基礎比較薄弱,所以對藝術考生進行強化基礎知識訓練對其提高數(shù)學有效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借鑒.
2.注重題型歸類和整理
兩位老師就求數(shù)列通項公式問題所設置的例題均按“類型”歸納,比如“常見的等差數(shù)列、等比數(shù)列求通項公式,知Sn求an”配置,基本呈現(xiàn)出本節(jié)課的基本問題,這樣設計對學生鞏固“雙基”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關注高考熱點和學生易錯點
無論是教學學案,還是課堂教學過程,兩位老師都充分注意到對高考命題趨勢分析和學生易錯點的強調.這種做法難免有明顯的應試教育色彩,但對學生準確把握高考要求,突破解題過程中“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瓶頸有正面作用.
以下是筆者基于對《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示范課的學習和反思,談幾點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1.明確藝術考生復習課的教學目標
(1)研究高考大綱,因材施教,鎖定復習方向.在藝術考生一百多天的復習過程中,我們應該由始至終都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即要根據(jù)教學對象確定教學策略.我們根據(jù)考綱要求,結合本校藝術考生實際情況,把高考知識內容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可以得分的,可能得分的,不可能得分的.對于可以得分的內容,我們進行循環(huán)性的強化訓練.對于可能得分的內容,我們挑選??碱}型進行訓練.對于不可能得分的內容,我們直接刪除.
(2)落實當堂訓練.在兩節(jié)示范課中,瞿老師的授課過程是:課前練習→ 點評課前練習→讓學生思考例1,并讓學生講解解題思路→教師點評、總結方法→學生練習→師生對話共同點評練習→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整節(jié)課講練結合,尤其突出了學生當堂練習.于老師的授課過程是提前讓學生做完講學案,課堂上通過師生對話點撥總結解題的思路與方法,并進行題型歸類.
兩位老師的課各有千秋,筆者認為,課堂上“講”是關鍵,但仍需注重學生訓練的落實.課堂上至少要留一道例題讓學生即時解決,獨立完成,讓學生練出效益、練出信心、練出成功.
(3)多注重題型歸類和整理.筆者通過閱讀部分高考復習教輔資料和觀摩過多節(jié)高考復習課,發(fā)現(xiàn)題型歸類和解題模式的總結得到較高重視.模式識別策略是解題活動重要策略之一,積累一定的解題經驗,總結必要的解題模式是提高藝術考生解題能力的必要條件.
2.注重規(guī)劃意識,在布局上優(yōu)化
在明晰藝術考生復習目標的基礎上,需要對藝術考生整個高三復習做出合理規(guī)劃,詳細安排,掌握規(guī)律,把握節(jié)奏,有序推進.參考其他學校的復習模式,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按《考試大綱》要求分為十二個專題共31講,每一講大約需要2或3課時,分五個步驟完成.
第一步,梳理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處理方式是要求學生在課外提前復習相關章節(jié)內容,完成教學案的課前練習,然后課堂上通過師生對話,老師帶領學生弄明白“三點”:(1)考點;(2)要點;(3)漏點和易錯點.這個過程大約需要10到15分鐘.下面以《解析幾何》的《橢圓的概念及其幾何性質》為例,考點:掌握橢圓的定義、標準方程和簡單的幾何性質.接著圍繞考點復習知識要點,提出以下幾個問題,請學生思考并回答:
(1)確定橢圓的要素有哪些?
(2)請寫出橢圓的標準方程;
(3)請你說說求橢圓的標準方程的常用方法和步驟:定義法(長軸長2a=橢圓上的點到兩個焦點距離的和),待定系數(shù)法(根據(jù)題設條件確定橢圓的標準方程,根據(jù)題意列出關于a,b,c的方程組,解方程組求出待定的系數(shù),代入所設橢圓的標準方程).漏點和易錯點:要注意分清橢圓的兩種不同的標準方程形式,若橢圓焦點位置不明確時,則需要分焦點在x軸上和y軸上兩種情況進行討論.
第二步,根據(jù)上面“三點”給出一套練習題讓學生做,大約20分鐘.下面是本節(jié)課的練習題:
A.10 B.6 C.5 D.4
2.(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數(shù)學(文科))已知F1(-1,0),F2(1,0)是橢圓C的兩個焦點,過F2且垂直于x軸的直線交橢圓于A、B兩點,且|AB|=3,則C的方程為( ).
(1)求橢圓的方程;(2)略.
學生做課堂練習期間,老師巡視,做個別指導.
第三步,根據(jù)學生課堂練習情況進行針對性講解,講解時,注重通性通法,有時可做適當?shù)淖兪?
第四步,根據(jù)第一節(jié)課學生課堂練習情況,給出一套相應鞏固練習題讓學生課后完成,通過批改,發(fā)現(xiàn)并統(tǒng)計易錯易漏點,第二節(jié)課進行針對性評講.
第五步,當周完成的復習內容必須在當周進行一次測試.
筆者認為講評課的有效性提倡的是效率、效果、效益三者并重的一種教學觀,它對應三個問題:(1)在講評課中發(fā)生的教學行為是否有意義?是否讓學生真正學到了有用的東西?(2)所傳授的教學內容是否能被學生高比例接受?是否最大限度地使學生投入到學習任務中去?(3)所占用的教學資源是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是否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學生掌握了盡可能多的知識能力?
所以,要提高講評課的有效性首先教師要清楚學生存在的問題,然后思考如何引導學生去解決.
一般情況下,筆者的評講課分三步驟完成:
(1)課前準備階段.該階段是試卷批改后的反饋:①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工作,統(tǒng)計每題答錯學生人數(shù),統(tǒng)計每題得分情況;②出錯情況分析,歸納出錯類型.
(2)課堂講評階段.該階段是講評課的主要階段,并非每道題都評講,一般出錯人數(shù)低于5人的題目不在課堂上講,采取課下個別輔導;對于出錯人數(shù)多的題目重點評講,典型題、重點題展開講,講思路、講方法;有時還請做錯的學生談做錯的原因,請解法好的學生講他的思路或解法.
(3)課后鞏固階段.講評后督促學生做錯題分析抓緊時間補漏洞,三天后出一份錯題練習,試題來源于測試的多錯題的改編,并且在下一周的測試中繼續(xù)對多錯知識點和題型進行測試,以保證學生單元過關.
通過講評課不僅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回顧、鞏固、再學習、再認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解題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數(shù)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