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美鳳
【摘 要】 學生通過初中階段語文學科的學習,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語文知識作為知識儲備更好地分析語文問題,獲得理想的考試成績,還可以做為實踐活動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實際應用,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教育效果。語文課堂應是學生探究、交流的學習天地,是展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學習平臺,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課堂還有許多提升的空間,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應根據(jù)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找到最佳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策略探究? 對策分析
語文課堂應是學生探究、交流的學習天地,是展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學習平臺,學好語文學生除了在本學科的知識能力發(fā)展方面會產(chǎn)生很大的變化之外,還對他們學習其他學科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只有更好地理解語言的深層含義與潛在意義,才能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從源頭解決學生存在的語文學習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如何通過有效的手段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從而使他們學習中始終處于主動狀態(tài),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展開探究,以期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實現(xiàn)理想的語文教學效果。
一、明確教學目標,達到預計效果
教師在課上教學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想要將有限的時間與高效的教學實踐活動充分結(jié)合在一起就需要事先了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使教學的整個過程凸顯教學任務的關鍵點,從而使學生可以事先明確學習任務,知曉哪些方面需要重點掌握,哪些方面容易出現(xiàn)偏差,從而在語文學習能力方面有所提升。與此同時,要全面考慮發(fā)展和教育的各項任務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如何貫穿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教師所傳遞出的知識訊號的感受是如何的,理解的效果怎樣都需要一定的反饋信息得以傳達,使教師可以明確自己的教學方向,及時調(diào)整教學過程和方法,以適應實際需要,防止出現(xiàn)教學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例如,在教學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一課時,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悉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層次結(jié)構和主要內(nèi)容并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將這一教學目標貫穿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始終,使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與學生的學習思維相結(jié)合,這樣一來既可以使學生掌握本堂課的學習重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不容易出現(xiàn)方向上的偏差。
二、豐富教學內(nèi)容,促進知識吸收
語文課本中雖然有著豐富的語文知識與濃厚的人文氣息,然而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手段過于單調(diào)、乏味,就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效果也無法得到很好保證。新的時代賦予了廣大教師新的教育內(nèi)涵,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認真學習大綱,鉆研教材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方法以及對教材加工處理的能力。在結(jié)合課本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注意知識、技能、能力的相互聯(lián)系和前后照應,從而使學生得到真正的提升。教學內(nèi)容方面的豐富并不意味著教學過程需要過于花哨,而應做到重點突出,概念分析透徹,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理解。還是以教學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課為例,引導學生從通讀全文做起,請學生思考本文從哪幾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的??接下來,我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請學生在組內(nèi)討論文章從不同部分描寫的濟南的山和水的特點,在分析文章的同時更好地領略薄雪覆蓋下的山以及城外遠山的如詩如畫。
三、運用媒體教學,拓展學習思路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給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活動帶來了便利,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將多樣化的語文信息借助多媒體電腦、投影儀、音響等多媒體技術和設備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F(xiàn)代教學媒體較之傳統(tǒng)教學媒體,有著顯著的差異,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雖然也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然而教學的形式較為單一,多媒體教學能突破時空的限制,以形象生動、直觀具體的畫面以及逼真?zhèn)魃竦穆曇簦茖W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開展寫作教學,培養(yǎng)寫作能力
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語文教學活動的難度不斷增強對于本學科的寫作要求也更高,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活動,使他們寫出具備真情實感的的文章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我認為,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做起:首先是趣味性。即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寫作活動中去,自覺地展開寫作練習。只要學生可以變被動寫作為主動創(chuàng)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以及一些新穎的創(chuàng)作思路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提升自身的寫作素養(yǎng),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寫作特點與寫作基礎,從教學的多個方面精心設計,循循善誘,使他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學習方法,獲得真正的提升。其次是鼓勵學生多思考,深入挖掘內(nèi)容的深度與廣度,使他們可以提升自己創(chuàng)作的思想性。例如,有的學生時常感到作文無話可寫,生活中也未能挖掘出一些意義深刻的事件進行重點描述,這時教師就可以啟發(fā)學生拓展現(xiàn)有素材的思想高度,使學生可以從思想深度、審美層次、文化視野等多個方面尋找最佳的詮釋途徑,從而達到理想的寫作效果。
總而言之,語文學科是學生從進入義務教育階段之后就開始學習和了解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升均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進入初中階段之后學生要學習的具體內(nèi)容與技巧方法逐漸增多,教師應選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周士娟.針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47-48.
[2] 陳菊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甘肅教育,2016(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