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教學包含書法內容,將二者進行結合,能夠讓學生了解書畫結合的意趣,培養(yǎng)學生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從書法中的繪畫意識、繪畫中的書法運筆以及書畫結合下的審美,探討美術與書法結合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美術教學;書法教學;核心素養(yǎng)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不斷拓展自己的認識。將書法與繪畫教學兩者相結合,能夠將二者之間相融的技法與審美意識講授給學生,使學生對于書畫的了解更為深入,也能夠逐漸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在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一、 書法中的繪畫意識
在書法作品中,蘊含著繪畫意識,書法作品的良好效果是其筆法、筆勢、留白、結構等綜合呈現(xiàn)的效果。與繪畫的共通點在于對作品的布局,書法中的繪畫意識體現(xiàn)在與繪畫作品相似的布局方法上,需要使作品氣韻貫通、干濕相對、疏密一直。將書法中與繪畫相似的布局方法講授給學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比如,我在講授高中美術鑒賞課的《圖像與眼睛》這一課程內容時,就將書法中的繪畫意識與學生進行了分享。我為學生展示了張旭的《古詩四帖》,這是一幅草書書法作品,一般大家看到書法作品的時候,會極力分辨其中的文字,以為能夠認識其中的字寫的是什么內容,就是了解了書法作品。其實不然,對于書法作品的欣賞不應從識字開始,而應從整體的布局去欣賞。當我為學生講述張旭的這幅《古詩四帖》中的繪畫布局意識時,學生才漸漸了解書法與繪畫之間的相通性?!斑@件作品以逆鋒起筆的線條隨著中鋒的推進,墨色時重時輕,線條時粗時細,整體結構疏密相間,配合恰當,這正與繪畫的布局相同,注重墨色的濃淡關系、筆法線條的呈現(xiàn)形式以及整體畫面的統(tǒng)一性相一致?!碑攲W生了解了這部分內容,學生對于書法與繪畫的認識也更為深入了。
二、 繪畫中的書法運筆
除了書法中有繪畫的意識之外,繪畫中也包含了書法運筆的知識。古往今來,許多繪畫大家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所以,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他們常將書法中的運筆方式運用于繪畫創(chuàng)作中,運用此方式創(chuàng)作出來的繪畫作品具有書法的風格特色,從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中能夠看出其中蘊含的書法筆勢。
比如,我教授學生學習初中八年級筆墨丹青單元的《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這一內容時,就將運用書法運筆的繪畫作品為學生展開講授,由此讓學生了解繪畫中的書法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我拿出了鄭板橋的《墨竹圖》為學生進行分析,將其中竹子的竹葉畫法與書法中運筆方式的相通性為學生詳細講解:鄭板橋在這幅《墨竹圖》中將竹子畫得相當挺拔,竹葉也表現(xiàn)出強勁的生命力,從其作品的呈現(xiàn)形式來看就具有書法中運筆的力度。再加上濃淡干濕相得益彰的墨法以及疏密得當?shù)牟季衷O置,可見“書畫同源”。學生從這幅《墨竹圖》中了解了繪畫中書法運筆,對于書法與繪畫的結合形式的認識進一步加深,由此學生對于書法與繪畫的興趣度也更為濃厚。又如,我教授學生學習《獨樹一幟的中國畫》這一課程內容時,為學生講授了繪畫中的書法運筆后,讓學生在實際的創(chuàng)作中體驗中國畫的畫法。我先為學生講授了書法中的運筆,將中鋒、側鋒、藏鋒、露鋒、提按等運筆方法均讓學生在實際訓練中體驗感受。再讓學生運用這些運筆的方式進行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這樣,學生在創(chuàng)作山石的過程中就運用到了中鋒、側鋒、提按等運筆方法,在刻畫樹木時,也運用了藏鋒、露鋒等筆法。所以這一內容的講授,使學生在體驗過程中,能夠了解到在繪畫中如何運用書法運筆方式進行繪畫。從而在繪畫作品的圖像識讀與理解上的能力有所加深,對于這一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得到了提升。
三、 書畫結合下的審美
我國的中國畫大都是書法與繪畫的結合,在畫面中既有畫又有題字,還有落款,詩書畫印的結合方式早已成為中國畫的一種定式。書法在繪畫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夠起到調整畫面布局的作用,能夠為畫面增添生命力,而繪畫作品也能夠映襯題字的意境與目的。
當我在為學生講授《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這一課程時,我就將書畫結合下的審美觀念與審美意境為學生進行了講授,使學生能夠充分體會這種詩書畫印結合下的意境美。我以鄭思肖的《墨蘭圖》為例,為學生講授其中書畫結合的審美意境。首先,在這幅畫中,墨蘭占據(jù)畫面的中間位置,蘭花的葉子向兩側伸展,中間兩個葉片向上伸展,一朵蘭花盛開在中間位置,這種構圖方式就凸顯出了疏花簡葉的蘭花的寓意。在其右側的題詩略低于蘭花的最高葉片,為左側的落款與題詩左右相對,體現(xiàn)了整體布局的協(xié)調。由此看來,這幅畫中將繪畫與書法進行了完美的結合,使整體畫面的布局更為和諧,從而使整件作品呈現(xiàn)出左右對稱的美感。又如,我教授學生學習《中國畫》的學習實踐時,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繪畫中書畫結合的美感,就讓學生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題上字,使整個畫面的形式更為完整。再將這樣完整的繪畫作品與之前沒有題字的作品進行比較,使學生從二者之間的差距中了解書畫結合下的完美呈現(xiàn)。當我為學生講述了其中的審美理念之后,學生在品讀中國繪畫作品時,也更為投入,能夠從自己學到的知識中將對書畫的了解運用在美術鑒賞上。由此而可見,將書畫結合下的審美方式傳授給學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
總而言之,在美術與書法的結合下,我們可以向學生講述書法中的繪畫意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可以向學生講述繪畫中的書法運筆,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還可以向學生講述書畫結合下的審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將書法與繪畫進行結合教學,對于學生的文化理解與認識有更多的益處。
參考文獻:
[1]李宗奎.探析從書法筆墨到繪畫語言的變遷[J].美與時代(中),2018.
[2]柴春慧.論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書法與繪畫的結合[D].吉林藝術學院,2017.
[3]劉澤.美術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的重要作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37):80-81.
作者簡介:郭菊蘭,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上杭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