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扎實的文字功底離不開大量閱讀,由此可見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須時刻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情景化、民主化和體驗感,讓學生了解到什么是有效閱讀,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延伸思考、評價和欣賞,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從而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一些策略,使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小學義務教育階段,是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時期,現(xiàn)代教育模式提倡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對小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教師應在課堂明確教學目的,激發(fā)學生對未知信息的探索欲望,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科學教學,幫助學生找到閱讀意義,學會在閱讀過程中獨立思考問題,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一、 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整合
如今網(wǎng)絡科技發(fā)達,小學生容易被手機、平板、電腦等等新鮮事物吸引,通過網(wǎng)絡傳輸?shù)乃槠R學習,沒有接受正確的引導,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然而閱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知識儲備量足夠,閱讀障礙少,能迅速分析文章大意,側面考查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比如學習三年級下冊《亡羊補牢》這一寓言故事,教師解說完該寓言的意思后,可以在學生理解該故事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成語造句、寫讀后感,仿照文章的寓意自由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夯實語文知識基礎。由此可見,語文課堂的教學是學生閱讀生涯環(huán)節(jié)中的主體。
二、 采取課堂互動形式
閱讀課堂上,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給予學生一些自由發(fā)表言論的時間。一方面,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平等對話,鼓勵學生提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學生獲得交流的自由,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課前要研讀課文,做充分準備,課堂中適當?shù)奶岢鲇袃r值的提問,問題難度要適應不同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性格特點、接受能力的差異等,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一些小學生對提問很膽怯,哪怕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思維障礙,也沒勇氣提出問題,長此以往表達能力弱,缺少質疑精神,思維受到限制。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助于弱化他們的膽怯,有策略地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主動性,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間深入交流。
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由于詞匯量不足,勢必會產(chǎn)生一些疑惑和障礙,教師幫學生解決障礙的同時要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提升學生實際閱讀能力。譬如學習一年級上冊《操場上》這一課文時,同桌之間可以進行一人一句的輪讀,相互監(jiān)督是否有不認識的生字詞,這樣既做了朗讀訓練,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還可以配樂朗讀、男女賽讀、分角色朗讀等。加深課文印象,掌握課文的重點內容,引導學生總結問題,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愉快。
三、 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
目前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非常普遍,跟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多媒體教學更具趣味性,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語文教材中文章涉獵廣泛類型多樣,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傳說、敘事寫景等,每一篇文章都堪稱經(jīng)典,一些教師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例如四年級上冊課文《鳥的天堂》作為重點篇目,教師在課堂通過文章的描述,利用多媒體傳達影視、圖像、聲音等大量信息,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身臨其境的感覺,豐富教學內容。教授過程中,多媒體大屏幕展示“群鳥圖”,對照圖片解說大榕樹為何被稱之為“神樹”,播放一段群鳥飛翔棲息在大榕樹上的視頻,圖文并茂的講解文中的知識點,把書本中抽象化的描述進行具體化,提高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迸發(fā)出思維的火花,對于新學會的詞匯及時造句運用,這樣整篇課文閱讀結束,收獲甚多,相信學生能逐漸在閱讀中學會思考并了解思考的重要性。
四、 優(yōu)化課后閱讀作業(yè)設計
新課改指示中,教師要適當優(yōu)化學生的課后閱讀作業(yè),科學合理的減少作業(yè)量,突破傳統(tǒng)教學中的死記硬背沉悶感,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理,用新穎的方式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閱讀作業(yè)不能局限在生字詞中,教師可采用創(chuàng)新模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具體來說,就是跟趣味相結合,貼近生活。比如學習一年級上冊《烏鴉喝水》一文,讓學生課前預習,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結合文章內容,將烏鴉用嘴叼石子投進瓶子中,瓶內水面一點點升高,最終喝到瓶內水的畫面用圖畫的形式畫出來,生動形象的畫面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幫助其掌握文章大意,領會文章要點,這一教學模式既避免了小學生處理文字信息能力不夠,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完成了閱讀作業(yè),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 結束語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階段又是形成學生價值觀體系的黃金時期,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有助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還能拓寬學生的眼界,教學中很多知識點都是建立在學生會有效閱讀的基礎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發(fā)展特點,高度重視閱讀教學模式,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等多方面開展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冉艷.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00276.
[2]馬驥.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的幾點建議[J].教育:文摘版,2016(12):00329.
[3]劉仕群.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00150.
[4]沈小虹.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
作者簡介:
李淑妍,廣東省惠州市,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陳江五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