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教學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的個性化成長及認知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輔之以生動形象的文字圖片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關注。目前,幼兒園依然使用講授的方法開展繪本教學,難以促進幼兒認知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如,教學目標不科學、繪本選擇隨意度大、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都影響了幼兒繪本教學效果,難以健全幼兒的認知模式,促進幼兒精神成長。鑒于此,本文就如何發(fā)揮繪本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幼兒精神成長展開詳細探討,并提出具體的應用策略,供廣大讀者借鑒。
關鍵詞:幼兒;繪本教學;精神成長;問題研究
一、 幼兒繪本教學在促進幼兒精神成長的積極作用
繪本是以生動的文字、形象的圖片作為教學工具,是促進幼兒精神成長的重要啟蒙讀物。美國繪本作家威廉·湯姆斯認為:“繪本是一串美麗的珍珠項鏈,每一幅精彩的圖畫都是項鏈上精彩絕倫的珍珠,珍珠用線串聯(lián)起來產(chǎn)生了神奇的力量,缺少了任何一顆珍珠,項鏈都不再煥發(fā)色彩。”幼兒繪本是生動形象、充滿趣味的認知工具,用以幫助幼兒認知事物,提高學習能力。幼兒教育者認為:“圖畫是繪本的血肉,文字是繪本的骨骼,二者共同構成了繪本這個完整生命體,促進幼兒精神成長。”在幼兒教育中,繪本作為獨特的文字圖畫載體,能帶給幼兒思想啟蒙,促進幼兒精神成長,能使幼兒在繪本圖畫及文字認知過程中產(chǎn)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精神視野得到發(fā)展。
二、 繪本教學促進幼兒精神成長存在的問題
(一) 課堂教學目標不科學
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形成對生活中簡單標示物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可利用圖書繪畫激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寫作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閱讀寫作技能。”從目前幼兒園繪本教學現(xiàn)狀來看,繪本的作用還沒有全面激發(fā)出來,無法有效促進幼兒精神成長,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目標所涵蓋知識內(nèi)容過多,覆蓋范圍較寬廣,重視幼兒的認知目標,忽視了幼兒的學習目標、知識建構。
(二) 繪本選擇隨意程度較大
目前我國各地幼兒園使用的教學繪本多種多樣,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教育部門沒有就幼兒園使用的繪本版本進行統(tǒng)一;以至于有的幼兒教師認為:“選擇有效的繪本對幼兒進行授課相當于大海撈針,最終會一無所獲。”由此造成很多幼兒教師經(jīng)常盲目地選擇繪本,不了解繪本內(nèi)容,僅憑繪本外在的書面設計及包裝便判斷繪本的實用性,導致所選擇的繪本與幼兒學習興趣及身心特點相差甚遠,無法促進幼兒精神成長。
(三) 教學模式固化
首先,目前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繪本教育還在采用傳統(tǒng)方法,如講述法、表演法、提問法、討論法等。其中應用最廣泛的便是講述法,主要是幼兒教師依據(jù)自己對繪本某一模塊知識的理解和想象對繪本進行講解,然后要求幼兒口頭復述繪本的內(nèi)容,并且要求幼兒要記憶這些知識內(nèi)容;其次,在繪本教學中有的教師會向幼兒提出問題,根據(jù)幼兒回答問題的情況判定幼兒掌握知識的多少,缺乏對幼兒學習能力的系統(tǒng)評價;最后,教師沒有在繪本課程結束后對幼兒繪本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和總結,無法衡量課堂教學效果。
三、 發(fā)揮繪本教學作用促進幼兒精神成長的策略
(一) 根據(jù)繪本教材的特點確定教學目標
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教師面向幼兒進行繪本教學時,要根據(jù)繪本教材的特點確定以愛為主的教學目標,也就是針對教材的知識構成與幼兒的學習興趣,將教學目標貫穿到課堂教學的每個步驟和環(huán)節(jié),充分把握和理解繪本教學的基本理念,將幼兒作為教學主體,尊重幼兒的個性,給予幼兒自主探究和自我想象的空間,促進幼兒精神成長。如在繪本《春天的樹》教學時,對于成年人而言,很容易感受到大樹給予小男孩的愛與關懷,對于幼兒而言,他們很難理解大樹對小男孩的這種愛,但是幼兒可以感受到男孩和大樹在一起的快樂與溫馨,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就要尊重和理解幼兒,使他們自由閱讀、暢所欲言,要認清繪本教學的重要意義,使幼兒能夠得到繪本的引導,發(fā)現(xiàn)繪本中的精神思想,以繪本中的情感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二) 以愛作為教學主題,健全幼兒的精神世界
繪本中充滿了眾多以愛為題材的故事,可以分為父母之愛、同伴之愛、自然之愛等。譬如蘊含父母之愛的繪本有《我的爸爸》《我的媽媽》《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猜猜我有多愛你》等,這些繪本將教會幼兒如何去表達愛,以及父母與孩子之間愛的傳遞。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選擇不同愛的主題繪本,可以引導幼兒一起閱讀,一起理解繪本故事中愛的情感,如此一來,幼兒在教學中就能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愛,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父母,促進幼兒感受愛的情感,利用愛的情感,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三) 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豐富幼兒的精神世界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為了發(fā)揮繪本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幼兒精神成長,幼兒教師要學會應用科學化的繪本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有效配合,以此豐富幼兒的精神世界。常用到的方法主要有角色體驗法和經(jīng)驗遷移法。角色體驗法,主要是利用多媒體設備將繪本中的故事情景塑造出來,使幼兒在模擬的教學情景中扮演繪本故事中的人物角色,使幼兒置身繪本情景感受情感,增強精神體驗。經(jīng)驗遷移法主要以幼兒的自我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使幼兒在理解和體驗繪本故事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的情感世界。例如,在閱讀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教師可以設計小動物形象以多種方式表達母愛,引導幼兒進行情感遷移,使幼兒體驗到教學情境中的母子之情,真正強化幼兒對母愛的認知。上述兩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幼兒與繪本中的故事主題產(chǎn)生情感共鳴,使幼兒的精神體驗更為豐富,進而豐富其精神世界。
綜上所述,繪本作為圖畫語言、文字語言有機融合的幼兒教學載體,在幼兒的精神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幼兒教師要掌握利用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通過制定教學目標、打造繪本教學主題、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等,發(fā)揮繪本教學的有效性,健全幼兒的精神世界,促進幼兒精神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學忠,魏現(xiàn)湘.關于幼兒園繪本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162+166.
[2]馬翠蓮.繪本教學中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途徑[J].考試周刊,2018(83):189.
[3]袁彩娟.幼兒園繪本教育的功能與價值[J].考試周刊,2018(82):192.
作者簡介:
黃芯,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陸家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