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波
摘 ?要:體育教學是青少年教育階段重要的基礎教學內容之一,也是提升學生身體綜合素質、運動能力的主要方式。初中階段是青少年身體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需要根據(jù)初中生身體發(fā)展的特征,根據(jù)實際學生在不同身體發(fā)育階段,綜合考慮男生和女生性別的差異性而對體育技能的訓練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和設計,確保學生身體各方面的素質、運動能力能夠全方面平衡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教學 ?體育教學 ?身體素質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7.0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b)-0078-02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少年強則國強”,只有使青少年練就較強的身體素質,才能使祖國有希望,才能使祖國更強盛。而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重任,很大一部分落到了體育教師的身上。體育教學開展的目的除了需要將基礎的體育知識傳授給學生之外,還需要通過運動、身體練習對學生身體的成長起到促進作用,通過將學生身體活動與思維活動相結合,開發(fā)學生的潛力,確保學生的身體活動與思維活動的發(fā)展達到平衡。初中體育教師需要重視通過體育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加以培養(yǎng),通過體育教學的開展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1 ?通過體育教學開展初中生身體素質訓練的重要性
身體素質的訓練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主要目標之一,對青少年身體的發(fā)育生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初中學年階段的學生正好處于身體全面發(fā)育的階段,科學的體育鍛煉能夠使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基本活動能力得到提升,將對學生健康的成長有著巨大的意義。人體各個器官與功能系統(tǒng)之間有著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性,這意味著人在運動、訓練時,這些不同的器官系統(tǒng)所產(chǎn)生的變化和適應性也在互相影響、聯(lián)系。初中階段通過體育訓練對人體的各方面素質的提升有著顯著的作用。當然,任何一種運動、訓練能夠為人體帶來的影響、作用都是有限的,對此,體育教師在規(guī)劃訓練內容時,應綜合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強度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以促進學生身體個方面素質的全方位發(fā)展。
2 ?探析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身體素質訓練策略
2.1 對學生的力量素質加以訓練
人體或人體某一部分肌肉通過工作而克服阻力的這一能力通常被稱為“力量”。它是人們通過運動能夠成長、發(fā)生改變的主要素質之一。而同時,人對力量的掌控也是學習各種運動技術、提升運動能力的基礎前提,也是初中體育教學中首先進行針對性訓練的主要素質。初中階段對力量素質的發(fā)展有促進作用的訓練項目主要有克服外部阻力、克服自身體重這兩種。前者所包含的運動有:舉杠鈴、拉橡皮等;而后者的訓練內容有俯臥撐、引體向上等。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年齡段,每年身體的狀況都有著明顯的差異性成長。力量訓練的開展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身體發(fā)育狀況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案。例如,初一、初二階段,學生的身體剛剛發(fā)育,力量的成長緩慢。針對這些身體成長特征,在開展力量訓練時可以以啞鈴、杠鈴等動力性力量訓練為主,以此為基礎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發(fā)育情況進行適度的局部靜力性訓練。而在到了初三學年段,學生的身體發(fā)育逐漸趨于成熟,身體承受能力大幅度增強。在這一階段體育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加大對力量的練習,促進人體肌肉橫向的發(fā)展,使肌肉力量得以增加,與此同時,靜力性訓練的強度也需要適當增加。
2.2 提升學生的靈敏素質
靈敏素質指的是人體在各種復雜的條件下進行快速協(xié)調,以能夠準確地完成動作的一項素質與能力。靈敏素質的發(fā)展在人體不同的成長階段都有著不同的速度與狀態(tài)。一般來說,13~15歲期間是人體快速成長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人的靈敏素質發(fā)展緩慢,等這一階段過去,人體的靈敏性發(fā)展?jié)u漸穩(wěn)定下來,并逐步提升。而在人體素質達到一定的程度后,靈敏素質又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靈敏素質整個發(fā)展、成長的這一過程在不同性別上呈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性。通常來講,在進入青春期之前,女生所具有的靈敏素質往往男生要強,而一旦進入青春期,男生的靈敏素質快速增長,且高于女生。因此,靈敏素質訓練的開展需要根據(jù)男生、女生在不同階段的差異分別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靈敏素質的訓練可以通過與游戲相結合的方式展開,例如反口令練習、看手勢定方向等,使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對空間、時間的判斷。要達到這一點,體育教師在教學開展中需要相應的對做出動作的時間、動作的方向、幅度、節(jié)奏與速度等做出嚴格的標準,逐步提升學生的靈敏素質。
2.3 增強學生耐力的訓練
耐力在身體不同素質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能夠確保人體在不同時間的活動、運動中克服疲勞,也是人們學習其他項目、技能所應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在初一學年段,學生的無氧代謝能力有所欠缺,這時顯然不是進行無氧代謝訓的最好時機,如果太早進行,容易影響學生身體正常的成長。因此,初一階段的耐力訓練中,可以主要采用有氧代謝訓練,對學生的身體的氧氣輸送功能、肌肉代謝能力加以鍛煉,在達到一定的強度后,再進行無氧代謝訓練。耐力素質鍛煉的過程中,需要確保機體的供氧保持充足,針對這一點,體育教師需要在學習過程照片那個教會學生正確的呼吸方法,以保證學生能夠呼吸到足夠新鮮的空氣。
2.4 柔韌素質的訓練
人們身體的柔韌素質主要體現(xiàn)在肌肉和韌帶的伸展性上,柔韌素質是提升運動質量的重要素質。柔韌素質較高還能夠使動作更加標準、姿態(tài)更加完美。人體發(fā)育階段是提升柔韌素質的重要階段,如在初一、初二的階段,學生的身體成長速度、幅度都比較大,身高上有明顯的增長,在這一時期人體的柔韌性相對下降,在這一階段,體育教師需要格外注意學生身體柔韌性的訓練,通過與力量訓練結合的方式,增強學生身體的柔韌性,以確保人體素質的平衡發(fā)展。而隨著和學生身體的成長,在到達一定年齡之后,由于關節(jié)發(fā)展結束,韌帶變得牢固,身體的柔韌素質成長受到了局限,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增強柔韌訓練的強度。
3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體育訓練增強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是當前初中素質教育階段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在青春期發(fā)育階段,學生的身體會有顯著的成長,而這一時期也是促進各項身體指標、素質提升的最佳時期。初中體育教師應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生長情況、適應性,科學搭配各種技能訓練,對青春期身體成長、發(fā)育階段的學生自身的力量素質、靈敏、耐力、柔韌素質等加以訓練,提升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促進學生身體各項素質的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史衍,于振峰.身體功能訓練概念辨析:體能訓練理念的回歸與突破[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6,3(5):59-63.
[2] 韋春生.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的演化與展望[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1):44,46.
[3] 李燕,趙煥彬.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研究進展與趨勢[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6,34(2):10-14.
[4] 宋遠鳳.身體功能訓練對體育院校武術套路學生相關身體素質及專項技術影響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15.
[5] 廖云芳.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身體素質訓練探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總課題組.《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2018.
[6] 高千里.身體功能訓練相關理論體系的研究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