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我國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各個學校都在不同程度上運用信息技術展開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以初中語文課程為例,分別探討了存在的困境、遇到的障礙以及采取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的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語文;結合;教材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帶動了社會的進步,與此同時,教育事業(yè)要想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就需要加強學科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目前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在整合過程中出現(xiàn)了諸多問題,面臨著不小的挑戰(zhàn)。
一、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整合中的困境
(一)教師觀念落后
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思想沒有與時俱進,還是覺得教學就是向學生講解教材里面的內容,結果在課堂上只是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不敢也不肯創(chuàng)新。很多教師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沒有為學生著想,只是想著如何順利地完成教學工作,避免橫生枝節(jié),這種思想危害極大。另外很多教師消息閉塞,不會使用信息技術,無法有效利用網絡資源,這也使得信息技術的應用裹足不前。
(二)學生認識膚淺
很多初中生接觸信息技術都是通過網絡游戲,對于多媒體教學,只是有一時的好奇心,但是并不能主動參與。而且在認識上也存在誤區(qū),覺得信息技術的應用沒有意義,最后還是要看考試成績,所以把心思都放在做題上。
(三)家長理解偏差
很多家長不喜歡也不認可使用計算機或者是多媒體進行教學,尤其是一些教師讓學生用手機下載軟件,之后用手機上的相關軟件學習和做作業(yè),這令家長十分擔憂,因為不再通過手寫的方法做作業(yè),孩子很可能在做作業(yè)的時候玩手機游戲,而且初中生自控能力較差,很容易沉迷游戲。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整合中的障礙
(一)網絡資源共享不利
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整合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網絡資源的共享,也就是說網絡資源的共享水平和質量直接關系著教學整合的效果。但是目前網絡資源共享的情況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在搜索一些課件或者是PPT時,都需要付費,或者是內容不全面,雜亂無章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這使得初中語文課程運用信息技術受到掣肘。
(二)硬件設施建設匱乏
信息技術想要與初中語文課程進行整合,需要資源的同時,更需要做好硬件設施的建設工作。但是很多學校的硬件設施匱乏,多媒體機器寥寥無幾,計算機也是數(shù)量有限,學生想要使用必須排隊以及事先申請,這樣導致信息技術的應用沒有基礎保障,無法真正發(fā)揮作用[1]。
三、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整合過程中的具體做法
(一)注重技術的運用
在制作初中語文教學課件時,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fā)揮其優(yōu)勢,填補傳統(tǒng)課件的不足。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制作出質量優(yōu)良、效果很好的課件,這樣能夠在課堂中吸引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多媒體技術能夠將課本中的知識以動畫、視頻以及聲音等形式展示給學生,這樣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鍛煉思維,釋放學生的想象力。以往枯燥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和理解所學內容時,常常感到十分吃力,通過生動的畫面、形象的語言,能夠簡化學習的內容,并且與實際相聯(lián)系,這樣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學習《沁園春·雪》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北方雪景的圖片,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播放,讓學生感受山舞銀蛇的精彩景象,這樣能夠幫助學生領會和理解北國風光的魅力,尤其是一些學生很可能沒見過雪,所以通過實景展示,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
(二)把握課程的重點
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不僅需要分清主次,還要把握重點,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課本進行教學,也就是說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合理運用信息技術,但是不能盲目地運用,要掌握一個度,不能什么課文都借助和應用信息技術,避免畫蛇添足。比如在講解《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不應該擅自添加一些圖片或者是視頻,也不需要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而是需要帶領學生好好去讀這篇課文,仔細品味字里行間濃濃的感情,這種感情是無法通過圖片和視頻展示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和領會,如果運用信息技術,可能淡化文字中蘊含的感情,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所以,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的課程,因地制宜地選擇和使用信息技術,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又比如作者的另一篇散文《荷塘月色》,借助信息技術,就能夠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通過播放清華園荷塘的夜景,不僅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美,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加大建設的力度
初中學校要加強相關的設施建設,注重信息技術方面的投入,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讓教師和學生能夠很好地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比如可以在比較好的付費網站上注冊會員,方便教師進行資料的下載,同時還要注重對教師的培訓,指導教師科學使用這些資源。另外,還要定期對學生進行教育,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讓學生能夠正確使用網絡資源。對于家長方面,可以召開家長會,或者是建立一些微信群、QQ群,及時分享信息,爭取獲得家長的認可。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的整合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學校方面必須高瞻遠矚,著力為整合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
綜上所述,雖然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在整合過程中困難很多,阻礙很大,但是只要針對這些問題,科學地進行分析,進而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就一定能夠改善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整合的現(xiàn)狀,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佳佳.信息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2]吳晨蘭.淺析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深度整合[J].考試周刊,2018(3):56.
作者簡介:白玉(1979.10—),女,湖南邵東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