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娟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筆者對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的研究,即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進行分析,并提出改善策略,通過完善小學語文閱讀課程教學體系,來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語言能力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語言能力
閱讀并不單純只是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它最重要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閱讀能力,增強學生對漢語言的認識能力,尤其是對中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基礎的語文閱讀教學是幫助其打開閱讀學習的一扇窗。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最重要的就是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對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方法和內容進行改善,讓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快樂閱讀的魅力,并從中得到語言閱讀能力的提升。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體系不完善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設定主要是由教師制定教學計劃來實現的,也就是說教師把控著整個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和進展。但是,可以看到不少閱讀課程教學活動開展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教師所制定的閱讀教學計劃不科學所導致的。在這樣的狀況下,不少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比較強的隨意性,有的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根據整體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活動,有的則是按照教材內容,內容到哪兒,教師就講到哪兒,沒有形成完整的閱讀教學框架體系,這就直接影響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實現,也不利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性缺失
學生應該是閱讀教學中的學習主體,但是,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上,基本上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來進行閱讀教學活動的,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凸顯,其大多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閱讀教學方法的運用上也比較單一,很難激發(fā)起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小學語文閱讀課程教學理論體系不健全
小學語文教學都比較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如字詞句教學,而閱讀教學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學內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理論并不十分完善,并且存在被一定程度忽視的問題。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始受到重視,各地也開始加強對小學語文閱讀課程教學的改革,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效果并不好。因為,沒有形成具有針對性的小學語文閱讀課程教學理論體系,這使得不少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大多是根據自身的教學習慣和思維來開展,缺乏一定的規(guī)范性,這就使得各地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有好有壞,不能形成規(guī)范化的閱讀教學體系。
二、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提升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閱讀教學方法體系的完善
1.積極引入情景教學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積極引入情境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快樂閱讀、趣味閱讀的學習。設置閱讀教學情境,就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閱讀教學的氛圍中來。我們以《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為例,上這篇課文前一周,教師就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觀看電影《火燒圓明園》,學生看完電影后對圓明園當時的背景知識有了深刻的了解,在上課時學生很容易進入到教學情景中,使其真正讀懂文章中所寫的“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就這樣化為一片灰燼”的深層含義,不斷增強自身對于中國現代歷史的認識。
2.加強閱讀與寫作教學方法的應用
加強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還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將語文閱讀理解與寫作結合起來,加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升的基礎上增強其語言應用能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目的地將閱讀文章中的一些修辭手法、寫作文風等文法技巧教授給學生,并且有意識地設置一些與閱讀文章相關的寫作題目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譬如在閱讀《松鼠》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突出小動物描寫手法,如動物描寫的“擬人手法”的運用等,要求學生在課后根據《松鼠》這篇文章中“擬人手法”的運用情況,寫一篇自己熟知的動物描寫文章。這是一種繪畫中的“描摹”手法的借鑒運用,讓學生在借鑒、模仿的基礎上逐漸增強自身的閱讀寫作能力。
(二)加強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前準備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認識
要建立完善的語文閱讀教學課程體系,教師必須做好閱讀教學的課前準備。教師在課前的備課是非常重要的,即應該在分析教材和語文教學整體目標的基礎上,對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進行設置,將閱讀課程納入到語文教學的課程體系中來,設置完整的閱讀教學目標計劃,并且在設置閱讀教學整體目標的基礎上,根據每篇閱讀課文的內容來備課。此外,教師還應該為學生預留閱讀課程的預習內容,讓學生在上課前就先對文章的內容以及相關背景情況有一個大概的認識,這樣為之后的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教學基礎。針對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程中存在的教學目標設置模糊等問題,教師應該對這方面的問題有一個清醒地認知,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要求,并積極對閱讀教學備課準備、教學目標設定等方面存在的流于形式等問題進行改善。
(三)加強閱讀教學評估機制的設置
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并不能完全依靠教師自主意識的轉變,還應該設置更加科學、合理的閱讀課程教學評估體系。將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各個指標內容進行量化,設置嚴格的教學評估指標體系,并根據評估標準來對語文閱讀教學情況進行逐項評分[5]。此外,還應該將教學評估與教師的工作績效結合起來,以此來督促教師更好地改善閱讀教學的質量。
結語
因此,根據當前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問題的分析,能夠發(fā)現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比較復雜的。加強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程體系的完善,就必須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一的改進策略,并且要將這些對策措施一一落到實處,這樣才能有效改善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少丹.淺談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3):255.
[2]譚水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課外語文,2017(10):121.
[3]鄧艷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新課程(中),2016(11):193.
[4]郭曉麗.淺議新課程下小學作文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34):106.
[5]柯鎮(zhèn)林.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8):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