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動手與實踐操作能力是生物教學所要培養(yǎng)的學生能力之一。學生對知識的具體使用與實操能力是展示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教師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jù)。在生物教學中,這種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實驗教學指引進行實驗操作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養(yǎng)成主要依靠實驗操作。因此,實驗教學的開展對學生動手能力的養(yǎng)成起到?jīng)Q定性作用。本文主要圍繞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展開探究。
關鍵詞:實驗教學法;初中生物;應用策略
所謂實驗教學法,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在特定的實驗區(qū)域進行實際實驗操作,進而通過實驗驗證理論的教學方法。由于生物具有一定的學科特點,生物教學的開展由理論學習與實驗操作兩部分組成。因此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實驗教學法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必要方法。但在傳統(tǒng)生物教學中,教師往往將生物理論學習作為教學中心,而實驗部分的教學卻總是被忽略,生物教學甚至出現(xiàn)了省去實驗操作教學的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對實際實驗操作過程的了解,只能憑借理論知識學習實驗內(nèi)容,動手能力與理論實際運用能力也極度缺乏。接下來,我將介紹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落實實驗操作,完成實驗教學指標
實驗教學法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首先要求教師具體落實實驗課,保障實驗課程的實際開展。因此,教師應當按照教學大綱安排開展實驗課程,保證學生能夠進行標準化的生物實驗。
在日常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課本中所涉及的生物實驗進行篩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進行生物實驗的機會。例如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這一實驗,實驗用具以及材料要求較低,因此生物課堂完全能夠支撐起該次實驗的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提前向?qū)W校申請使用生物實驗室,并且事先對實驗室內(nèi)的用具以及器械進行安全以及數(shù)量等方面的檢查。在進行器械數(shù)量檢查時,教師應當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進行清點。如果存在器械不足的情況,教師要及時向?qū)W校申請調(diào)用或者采用小組實驗的方法來彌補由于器械不足而造成的教學障礙。在安全檢查方面,教師首先應當保障實驗室內(nèi)危險藥品的存放,將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的藥品進行特殊存放。同時,教師需要在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前向?qū)W生叮囑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時需要注意的各種注意事項,以免學生由于缺乏實踐經(jīng)驗而造成意外傷害。
二、 規(guī)范化實驗教學,提升實驗課質(zhì)量
實驗教學不同于課堂理論教學,學生在實驗課程中需要接觸一系列實驗用品,所以實驗教學的規(guī)范化是實驗課堂開展的必要原則。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實驗課前必須保證實驗課程的規(guī)范化。
首先,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詳細的實驗步驟以及所涉及的實驗器材使用方法。通常情況下,我會在實驗課程前的理論課中向?qū)W生講解實驗具體步驟以及實驗中的各種注意事項。以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為例,在該實驗中學生需要用到顯微鏡以及其附屬器材。因此,在組織學生進行正式實驗前,我向?qū)W生講解了使用顯微鏡的具體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在講解過程中,我以實際顯微鏡操作為學生進行示范,并要求學生在觀察實際操作過程中進行筆記整理。除此之外,我將提前打印好的實驗步驟大綱發(fā)放給學生,以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有所參照。其次,教師需要保證實驗室秩序。在進行實驗時,學生難免會因為初次接觸實驗而產(chǎn)生一定的興奮感,此時教師應當組織學生有序進行實驗,杜絕學生因個人問題而導致實驗室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基于此,教師在進行實驗課程前可以參照實驗室中所張貼的《實驗室行為準則》向?qū)W生講解實驗室注意事項,提升學生的防范意識。
三、 實驗教學小組化,提升團隊合作學習能力
一般情況下,實驗的完成都是依靠小組合作來實現(xiàn)的。因此教師應當在生物實驗課程中劃分生物實驗小組,并在特定的實驗中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活動。
例如在“探究環(huán)境條件對葉綠素形成的影響”實驗中,由于實驗耗時較長且需要學生在實驗進行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記錄,所以在組織學生進行本次實驗時我采取小組合作實驗的方法。在實驗過程中,每一小組根據(jù)成員具體情況進行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每一個小組成員在該實驗中所要負責的部分。在進行實驗時,學生則根據(jù)提前制定好的分工情況有序操作。通過這種方法,學生既能夠參與到實驗中,又能夠避免由于實驗步驟而造成的工作過多。在小組合作實驗過程中,學生雖然單獨負責實驗的一部分,但仍然需要對實驗結果以及整個過程有充足的了解。
四、 及時反饋記錄,穩(wěn)固實驗學習成果
隨著教學理論的不斷豐富,學習過程中的“反饋效應”備受關注,所謂反饋效應,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記錄,進而反饋優(yōu)化、不斷提升。因此,任何工作的完美結束都需要及時反饋記錄來做收尾。反饋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教師反饋、同學反饋、自身反饋等等。而在組織學生完成實驗操作后,教師需要憑借一定的反饋作業(yè)來幫助學生穩(wěn)固實驗學習成果。
通常情況下,我會通過要求學生撰寫實驗報告的方式來達到使學生重新回顧實驗過程的教學目的。在實驗報告撰寫中,我要求學生圍繞具體詳細的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以及小組分工等內(nèi)容展開。通過閱讀學生所撰寫的實驗報告,我能夠清楚地了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錯誤,并根據(jù)具體情況給出建設性意見。這種反饋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的透徹理解,還能夠推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溝通,為和諧的師生關系奠定基礎。
五、 結語
實驗教學法是一種需要學生發(fā)揮自我學習與協(xié)作能力的教學方法,實驗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高效使用不僅會幫助學生提升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并且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與協(xié)作學習的水平。實驗教學法在教學中的使用除了要做到以上幾點外,還需要教師綜合具體教學情況進行調(diào)整,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實驗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實際效用。
參考文獻:
[1]黃志燕.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J].新課程(下),2016(12).
[2]王晶雪.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6).
作者簡介:
段興英,云南省騰沖市,云南省騰沖市馬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