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英語課程標準》的不斷深入實踐,英語教師面對新大容量的課程資源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是教師的關鍵任務。優(yōu)化教學過程,巧妙設計高質量的、可操作性的預習任務,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導向性,是改善英語預習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英語預習任務;設計原則;實踐
【作者簡介】李麗娟,湖北省武漢市第36中學。
一、引言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往往會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比較被動,一堂課下來疲憊不堪,注意力不集中,效果不佳。細究其原因,原來好多學生對預習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進行課前預習;有的雖然預習了,但是由于方法不得當,或者預習不到位,結果也不理想。由此看來,預習新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必備環(huán)節(jié),是實施新課程標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內容,預習能夠培養(yǎng)終身學習能力。
關于預習,國內外早有涉及。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提出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十八世紀,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的 “五段教學法”,其第一步就是“預備”;我國現(xiàn)代大教育家、文學家葉圣陶老先生也提出“養(yǎng)成學生閱讀書籍的習慣”,就“非教他們預習不可”。 當今教育界有名的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边@句古訓都在向我們表明學會預習是學會學習的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能力、自學能力,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無論是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看,還是從終身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的角度看,都具有重要的長遠價值。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重新喚醒預習對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本文試圖為英語預習教學提供參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英語預習任務設計的原則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而有效的英語預習任務設計是提高課堂實效的重要方法,是學生主體發(fā)展的有效策略,是使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自主學習的一條途徑。設計能夠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的預習任務,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預習任務的時代性和綜合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機械的操練句型,進行毫無意義的重復對話,脫離與實際生活的預習任務,使無法激活學生的學習激情的,所以英語預習任務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不能脫離生活本身,教師可指導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了解社會觀點、語言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等。
近幾年來的中考要求學科滲透,而英語作為一種世界性的語言工具與載體,在閱讀和運用中將涉及各種社會關注的焦點與熱門話題。很多熱點與教材中的某些內容、某個單元可以掛鉤,教師要在預習任務中反映這一特點,除了考慮預習作業(yè)的層次性與信息性,還要考慮它的學科綜合性,找準焦點問題與所學知識的綜合點,鼓勵學生在查找、搜集信息的預習過程中,多角度、多渠道、多層面地分析與認識問題,從而開闊眼界,提高自學能力。教師可設計出一些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共通性的有利于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的綜合預習題,為學生使用多學科或跨學科的知識提供自由廣闊的空間。
2.預習任務的層次性和可操作性。預習任務的設計首先要有梯度,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預習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既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別差異,便于每個學生都有可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預習導學環(huán)節(jié)既要有基礎題,也要有經(jīng)過預習、動腦之后才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有發(fā)揮的空間,激發(fā)學生英語預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預習能夠進行查漏補缺,以提高自身的主動探究能力。
其次預習任務設計要把握度和量,編排的材料內容要符合學生實際,具有可操作性。俗話說:“Doing everything is doing nothing.”學生課程多、時間緊、學習任務緊張,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花很多時間將預習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完成部分預習任務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知識,需要相對較長時間,是否留給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教師可以提前布置預習內容,鼓勵學生合理利用網(wǎng)絡和圖書館等社會資源查找預習資料,在碰到較難的預習任務時,甚至可以在進行單元教學前將教師準備好的資料提前一周就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利用周末或其它零碎時間收集整理。
3.預習任務的趣味性。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推動他們去探究和學習。如果詞匯的預習只是讓學生每天以單詞、語法、閱讀等各種練習為主,一味地抄寫、聽讀,默寫、背誦,學生肯定無法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因此教師除了給學生提供趣味閱讀,可以設計一些其他題型,如連線、詞匯猜猜猜、填空、字謎游戲、笑話,腦筋急轉彎等,還可以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知識面及層次的調查問卷,預習效果會更好。
如在講授Whats the matter ?時,為了使學生在做中學,了解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身體的病痛,并學會使用不同的身勢語來輔助交流,提高學生交際交往能力,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前收集有關表達身體的病痛信息。讓學生將收集資料整理并輔以動作設計,旁白解釋。在講授課的引入或深入時,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輪流上臺,邊做動作邊做對話交流,借以鞏固教學和展示收集成果。由于學生對表演非常感興趣,上臺展示的又是自己同學,因此積極性相當高,每個小組的表演都相當精彩,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興致盎然,使這堂課的學習氛圍相當濃厚,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聽課效率,為下面的講授課奠定了良好基礎。
4.預習任務的關聯(lián)性和價值性。預習任務設計要與將進行的教學任務有一定關聯(lián)性,預習任務可以是對教學任務的拓展與挖掘,可以是教學內容背景、文化的補充,也可以是對某篇文章的想象擴充。如在課堂上巧妙設問,讓學生充分用上所收集信息,感到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激活學生的思維,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預習任務與聽力訓練相結合,可降低聽力難度。將預習與閱讀相結合,教師在教學之前將各國文化的差異,作者的生平介紹,故事情節(jié)及創(chuàng)作背景等有針對性地以預習閱讀或資料展示形式給予學生,為學生了解語篇提供知識平臺,從而為學生學習課文時能正確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造意圖和情感,以及為正確理解語篇掃除障礙,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還可以將預習材料與綜合技能與實踐相結合。
而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材料則是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因此選擇設置預習任務時必須關注任務的教學價值和啟發(fā)意義,這樣才能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進入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參與意識和熱情。如在講授有關國家名時,我提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英國為例,圍繞以下主題進行資料收集與整理, The geography of the UK ,F(xiàn)amous people in the UK, The history of the UK,The major cities in the UK,The climate of the UK,The languages of the UK,Places of interest,通過了解這些信息,激發(fā)學生了解英國,學習英語的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預習任務要便于檢查評估。傳統(tǒng)的預習任務之所以流于形式,主要因為預習任務的不明確,對預習任務沒有進行及時的檢查和評估。因此落實預習題案,重視檢查和評價相當重要。
教師可以從不同的任務本身來進行不同形式的檢查和評估。(1)建立學習小組,組內互查,如朗讀過關,默寫過關等。通過小組成員間互查,組內每位同學既是檢查者,也是被檢查者。長此確立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2)課堂提問,教師抽查,讓每個學生感覺到老師對預習作業(yè)的重視,并不是只布置不檢查,促使他們更加重視預習環(huán)節(jié),獲得成就感。(3)在設置預習導學環(huán)節(jié)時,讓學生寫下在預習過程中碰到的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在課堂上得以有目的地解決問題。學生自己反思預習的過程,也是促進自己預習水平提高的過程。(4)過程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口頭評價和書面評價相結合。正面鼓勵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使他們保持學習的熱情,感受到教師的人文關懷。
三、任務設計實踐
1.如何預習單詞及詞組。Go for it英語詞匯量大,在設計預習題時首先要求學生熟讀生詞,同時在課本中找出相應的短語。如對人教版英語教材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中Integrated Skills的單詞預習可以有以下設計。A. 朗讀并默寫下列單詞(包括詞性)。B.選用以上單詞完成句子。C.詞組翻譯并大聲朗讀。D.選用以上的詞組完成句子。
這一課生詞較多但重要短語也多。在設計預習任務時主要放在重點解決單詞、短語上。第一部分是四會單詞,要求學生會讀,會寫,懂詞義詞性。第二部分則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詞組。新課標要求學生能對所學英語單詞及詞組靈活運用,所以設計了相應的句子填空,以進一步鞏固生詞及詞組。
這個預習作業(yè)教師可把預習任務以作業(yè)的形式呈現(xiàn)在設計好的作業(yè)紙上,并發(fā)給學生,作業(yè)紙上包括學生的姓名、任務、評估、改進意見等幾個部分。學生在完成預習任務后把成果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紙上,課前給老師。這樣的預習任務的好處是不僅教師能夠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集中的檢查與評估,并預先了解學生預習中存在的問題。而且還能反映出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有針對性的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進和擴充,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生,滿足學生需求。
2.怎樣歸納已學過的知識點。人教版英語教材的特點是循環(huán)性比較強,知識點復現(xiàn)率比較高,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點。如:寫出下列形容詞的副詞形式;請同學們找出形容詞變副詞的方法; 比較句中sad 和sadly的不同用法,從括號內選擇合適的詞性;嘗試歸納形容詞,副詞的用法等。
這些知識性的英語預習任務比較枯燥,我們可以采取限時競賽與組PK的辦法,來調動學生的預習積極性。也可以采用競賽試卷的辦法,答卷完成后學生馬上交換試卷,教師公布答案,讓學生批閱,核算成績選出優(yōu)勝者,立即給予獎勵。
3.怎樣利用文中有關信息,提高自身閱讀水平。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課型不同,預習任務的設計側重點也不同。Reading, Integrated Skills 以及Main task的教學內容中都有相應的英語短文,針對該部分教學內容,可以利用表格、問題等設計了任務型閱讀,讓學生查找相關的信息點,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比如針對go for it 九年級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的reading部分可以設計這樣一個預習表格,學生可以就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或辯論,在表格中寫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原因。
討論下面的問題。1.How old is a teenager ? 2. What are some of the rules that a teenager should obey ?
該表格的設計重在培養(yǎng)學生對Reading細節(jié)的理解、獲取信息的能力。
再比如下面的幾個問題是對go for it Unit 13 Rainy days make me sad.的Reading的預習任務所設計的幾個問題。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would you feel if your best friend gave you a purple purse ?
2. What presents would you like to receive ?
3.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received a present that you didnt like ?
4. Would you like to give money to others? Why?
5.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passage ?
這樣預習討論式的任務可以讓學生在分散預習的基礎上進行討論或辯論,使學生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加深對預習任務的理解,達到激發(fā)興趣的目的。為了使任務能夠順利進行,教師在布置任務時需要有明確的預習問題,學生可以圍繞預習問題展開信息搜集。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難度適中的閱讀材料以及必要的方法指導,使學生不至于浪費寶貴的時間。在完成信息搜集后,討論應該以小組討論、小組長代表發(fā)言為主,目的在于補充學生單個預習的不足之處。而對于一些有爭議的社會熱點話題,可以采取正反方辯論的形式。如果采取這種形式,教師要精心策劃,組織安排活動,給學生提供及時的指導和幫助。
四、結束語
抓好預習環(huán)節(jié),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有利于學生的多向思維、發(fā)散思維、綜合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教學內容不同,教學側重點也各有差異,每次的預習任務也要有相應的變化。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挖掘現(xiàn)有教學資源,從文本出發(fā),挖掘各種資源,精心設計預習內容,綜合運用一種或多種預習任務,幫助學生主動構建學習經(jīng)驗,讓每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地、合作地、民主地積極學習,形成自主學習的興趣,最終達到欣賞英語語言,了解英語文化和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殿玉.英語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J].外語教學,2005(1).
[2]肖飛.學習自主性及如何培養(yǎng)語言學習自主性[J].外語界,200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