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立新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道德與法治學科在初中課程體系中所占地位也日益重要。但是由于道德與法治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與枯燥性,如何開展更加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始終是該課程教師關注的焦點問題。實踐證明,體驗式教學的應用,能夠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基于此,本文對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實踐展開積極探索,以期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
引言
道德與法治課程教材內容,涉及到法律知識、國情教育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實現(xiàn)抽象教學內容的具體化、生活化,通過更加符合初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的教學方式,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而體驗式教學則是立足于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切近生活的情境中,親身體驗與感受教學內容,產生與文本知識的情感共鳴,進而深化對文本知識的認知與掌握。與此同時,通過體驗式學習,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知識靈活運用于生活現(xiàn)象中,以此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1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實踐探索
1.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喚起學生學習積極性
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接受度。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例如實踐活動、時政素材等,以達到活躍教學氣氛的效果。而建立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不僅能夠突出體現(xiàn)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趣味性,從而喚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實現(xiàn)了知識與生活的互聯(lián)互通,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積極探索,在切身體驗中輕松獲取知識,有效提升學習效率與質量。例如,在學習《與規(guī)則同行》中的誠實守信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列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以此為情境,讓學生認識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如學生舉例:鄰居李阿姨由于未能按期償還信用卡賬單,被記入征信系統(tǒng),導致住房貸款申請未能通過,直到現(xiàn)在仍不能辦理購房貸款。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這時教師可基于素材引出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guī)劃綱要(2014-2020)》中“讓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處處受限”的規(guī)定,引導學生建立所學知識與國家法律條文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樹立誠實守信意識。
1.2豐富課堂活動,喚起學生參與熱情
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要一改以往“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將課堂主體還給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喚起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熱情。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構建以學生為本的新型課堂,讓學生在思辨過程中理解知識的內涵,實現(xiàn)不同觀點的統(tǒng)一性。體驗式教學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拉近師生距離,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xiàn)道德與法治教學由枯燥的“政治說教”向“政治認同”的轉變,從而有效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講解《公共生活新平臺》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首先指出:互聯(lián)網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了便利的同時,同時也為我們的信息安全帶來無盡隱患。然后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智能機器人的應用、智能建筑、遠程辦公等現(xiàn)代化新產品,以及快遞信息泄露、酒店信息泄露等一系列信息泄露的危害等。并以此為背景,引導學生開展“信息時代我們應如何高效運用互聯(lián)網”為主題的討論,從而得出,我們既要承認互聯(lián)網為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的種種便利,也要堅持適時、適量、適度的使用互聯(lián)網的結論。
1.3內化體驗成果,形成核心素養(yǎng)
學生的學習過程實質上是實現(xiàn)由生活向知識,知識向修養(yǎng)的內化過程。體驗式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應用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知識的了解與運用體驗活動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只有通過切身體驗,才能夠有效拓寬學習視野,對問題形成自身的獨特觀點,并準確闡述自身觀點,在動腦、動口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中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例如,在講解《學會共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播放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各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讓學生深刻感受中國的崛起與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黨的十八大指出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xiàn),關鍵在于“精準扶貧”。教師可以此為切入點,就學校貧困生資助情況進行說明,但不要透露被資助學生的名字,以保護學生的隱私與尊嚴。以此建立學生對“國家”這一概念的認知,從而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國家的價值,感受愛國意識的重要性。
2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不斷體驗的過程。道德與法治學習同樣如此,只有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獲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感知知識,在自我反思中沉淀知識,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勇于放手,幫助學生建立生活與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才能實現(xiàn)知識向自身修為的內化,才能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樹立學生良好的個人品質。
參考文獻
[1]沈秀芝.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體驗式教學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7(34)
[2]勞婷婷.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