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璐
摘 要:大學語文教師要響應(yīng)習總書記號召,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立德樹人,竭盡全力提高自身素養(yǎng),切實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做出應(yīng)有的貢獻。
關(guān)鍵詞:大學語文; 教師素養(yǎng); 思想政治理論課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2-183-002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強調(diào),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xiàn)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學語文課依存的文本載體,具有“文以載道”的特點,挖掘育人資源,立德樹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fù)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服務(wù),就成為新時期大學語文課責無旁貸的任務(wù)。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教師座談會時,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六點要求也是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
1.政治要強
任何一部(篇)文學作品,都帶有作者的世界觀,是作者價值觀、人生觀的藝術(shù)體現(xiàn)。文學即人學,而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在階級社會里,反映人類參與社會活動內(nèi)容的文學作品,無不打上或階級或時代或政治的烙印。因此,那些把文學與政治割裂開來的想法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大學語文課程也要講政治,要弘揚傳統(tǒng)文化,樹立文化自信。要用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lǐng)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shè)、改革過程當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鑄魂育人?!对娊?jīng)·瞻彼洛矣》中說:“韎韐有奭,以作六師……君子萬年,保其家室?!又林?,福祿既同。君子萬年,保其家邦?!睅浊昵?,古人已經(jīng)認識到軍隊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強國必先強軍,是中國共產(chǎn)黨針對新的國際形勢提出的符合中國國情、具有歷史文化積淀的治國方略。而王二小、劉胡蘭、董存瑞、雷鋒等不同時期的英雄人物組成的英雄群體,向我們形象地解讀了信仰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是生命的基石。這里不是說要把語文課上成思想政治課,而是要充分發(fā)揮教材中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表率作用,成為師生恪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榜樣,做有信仰的人。
2.情懷要深
語文課不僅要夯實語文基礎(chǔ),形成語文能力,還利用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或作者的感召力,去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讀《離騷》,要學習屈原堅持自己的治國理念和愛國理想,保持高潔的品格至死不屈的精神。讀《史記》,要學習司馬遷忍辱負重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精神。讀《蘇武牧羊》,要讀懂蘇武的民族氣節(jié)和家國情懷。“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舍生取義的正義宣言?!翱愁^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是革命志士為信仰死而無憾的心靈表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是詩圣杜甫在窮困潦倒中仍想兼濟天下的內(nèi)心獨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胸懷天下的心聲。此外,錢學森等科學家更是對師生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的活教材。教學相長,大學考試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的教育過程,也是自己受教育的過程,完全可以達到共同提高,師生共贏的效果。
3.思維要新
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大學教師必須有創(chuàng)新性思維?!案Y獾溗?,禍兮福所至”,聽起來好像挺矛盾的,其實這是一種辯證思維,正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翻版。“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面對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就會得出不同的結(jié)論?!芭杂^者清,當局者迷”,有時不免會產(chǎn)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結(jié)果。因此,大學英語要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去對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小學二年級第一學期語文課本《雪孩子》,寫雪孩子看見小白兔家著火了,就飛快地跑過去把小白兔從大火中救了出來,自己卻化了。毋庸置疑,雪孩子舍己救人的勇氣和精神,值得學習值得贊揚。但這篇童話故事的作者忽略了一個不應(yīng)忽視的問題,雪孩子遇火即化,雪孩子在火中有能力救小白兔嗎?把這篇課文放在很多年齡不到8歲的小學生的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不怕犧牲精神,負面影響不敢想象。遠不如司馬光砸缸給小學生帶來的教育效果好。至少要給懵懂的學生們講清楚,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在沒有能力去救助別人的情況下,不要做無謂的犧牲,要尋求正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大學教師更要用新思維去考量身邊的事,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
4.視野要廣
視野比知識更主要,沒有寬闊的知識視野,要么坐井觀天,要么死讀書,讀死書。大學語文課要教出新視野。比如《長恨歌》的教學,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就已經(jīng)給男主人公下了診斷書,“思傾國果傾國矣”一語中的。也正因為“重色思傾國”,所以楊玉環(huán)以“傾國”之“色”(“天生麗質(zhì)”)出場后,唐玄宗就失去了定力,“從此君王不早朝”,導(dǎo)致“漁陽鼙鼓動地來”,結(jié)果“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這就是“長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因此,《長恨歌》的“懲戒”意向很明顯。要讓學生也吸取歷史教訓,務(wù)正業(yè),否則,年輕時的放縱要用生命去償還。其次是對《長恨歌》的結(jié)構(gòu)層次劃分,迄今不下四種。經(jīng)過多年對《長恨歌》的教學研究,既然存在“夫稀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于世。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是為歌之,如何”的囑托,白居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樂天因為《長恨歌》”。那么將《長恨歌》按“悲歡離合”的人物情感歷程作四部分去講,更符合《長恨歌》的創(chuàng)作初衷。《禮記》在兩千多年前就描述了大同世界和小康社會的藍圖。直到今天,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中國人民即將實現(xiàn)小康生活??v向?qū)Ρ龋斎藗冇袡C會投入到奔小康的偉大事業(yè)中的時候,一種歷史責任感和時代緊迫感油然而生,也頓生作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實踐者和見證者的自豪感。因此大學教師要對所教的內(nèi)容做到縱橫開合,就必須“會當凌絕頂”,占據(jù)學科高地。
5.自律要嚴
應(yīng)該說大學語文課教師受到中華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最大。給學生講《論語》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以及三戒、三畏、九思等,教師首先應(yīng)該自己做到了,才能夠講出真情實感,才會有感染力,才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身正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正人必先正己,要讓學生從老師的言行中吸取正能量。大學語文老師要成為正能量的傳播源和傳遞者。
6.人格要正
大學語文教師必須有人格。晏子使楚,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文天祥《正氣歌》,在他們身上無不閃耀著國格和人格的光芒。陸游用生命書寫的絕唱《示兒詩》,那是一位愛國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死不瞑目,給兒女留下的遺囑。陸游七十五時重游沈園,“猶吊遺蹤一泫然”改寫了“男兒愛后婦”的千年遺風。他們無愧于大寫的“人”。大學語文教師在充分發(fā)揮文本中人格楷模教育作用的基礎(chǔ)上,要堂堂正正做人,用高尚人格去感染學生,成為學生身邊鮮活的人格樣板。
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大學語文課教師在大力傳承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過程中,要善于挖掘這些優(yōu)秀文化蘊含的教育元素,竭盡全力去陶冶、浸潤心靈,春風化雨。長此以往就一定能夠完成立德樹人的基本任務(wù),“實現(xiàn)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fù)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做出應(yīng)有的貢獻,取得教書與育人的雙豐收。
基金項目:2018年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的中國飲食文化推廣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8SB0595)。
參考文獻:
[1]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19/c64094-30982234.html
[2]理雅各.詩經(jīng)·小雅[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4
[3]蕭云從.離騷圖[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
[4]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5]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6]彭書雄.大學語文應(yīng)成為獨立學科[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7)
[7]秦朝暉,傅書華.論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與內(nèi)容構(gòu)建[J]教育研究,2012(11)
[8]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