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林
(甘肅省臨夏回民中學 731100)
物理概念作為高中物理基礎知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構成物理規(guī)律、建立物理公式與完善物理理論基礎的條件.某著名物理學家曾說過,學習物理的關鍵就是要理清物理學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所以物理概念課堂教學的效率不僅影響到學生認識物理知識的水平,也會給學生知識框架的構建和拓展帶來影響,因此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對提高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能力意義重大.
一方面,受當前應試教育的影響,概念課的重要性被許多教師及學生所忽視,大家普遍認為:物理課的主要任務就是如何解題,甚至許多學生和教師認為學習物理概念意義不大,完全沒有意識到學好物理概念是掌握物理規(guī)律的前提和基礎,也是解決物理問題的保證;另外一方面,由于物理概念通常枯燥乏味、且死板,無論學生學還是教師教都對物理概念課興趣不足,物理概念課上學生往往只重視機械性地記憶公式,而忽視了對物理概念地掌握、理解,最終導致學生概念不清,做題時既不準確,效率又不高.
1.分析教材內容,利用生活化的實例創(chuàng)設物理教學情境
物理概念課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概念性,加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顯著性差距,如果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就會導致部分學生無法理解部分物理概念,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十分不理想.因此,在進行高中物理概念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詳細分析教材內容,使物理概念教學盡量能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例如在高中物理人教版《加速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磁懸浮列車以30m/s高速勻速運行了8s,在10s內蝸牛從0加速到0.1cm/s,讓學生慢慢感受速度大和速度變化大等兩個不同的概念;然后設計案例:一輛普通汽車從0到10m/s花費了5s,一輛客車從0到10m/s花費了10s,這樣學生在腦海中就會建立一個起速度變化相同時,速度變化有快、有慢的概念;緊接著教師再給出一個案例:一輛跑車在2s的時間內速度由從2m/s變?yōu)榱?0m/s,一輛卡車在10s的時間內速度由從10m/s變?yōu)?0m/s,讓學生分析在不同的時間內速度變化也不相同時,如何對速度變化的快、慢進行分析比較.這時學生就會不知不覺進入地進入到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帶著問題進行認真思考,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加速度.
2.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高中物理概念課程教學,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優(yōu)化概念課教學過程,通過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物理概念學習產(chǎn)生興趣,從而提高高中物理概念課教學效率.例如在高中物理人教版《力的分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前可在網(wǎng)上搜索與本次教學有關的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上課時提問學生:“我們班力氣最大的是哪位同學?”并同時利用已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將一位大力士拉車的視頻播放出來,然后提問:“與這位大力士相比,你們認為誰的力氣更大?”學生回答完畢后,緊接著教師說:“我比他還厲害,我能夠單手拉動一輛坐滿人的汽車.”這時教師將準備好的單手拉車視頻也播放出來,并導入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單手拉車的秘密是什么?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討論.”這時學生就會帶著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投入到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之中.
3.多采用類比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
高中物理中,一些物理概念、公式、定律對于學生來說是很難以理解的,而解決這一難點最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就是進行概念間的類比.例如,筆者在和學生一起學習“電場”這個概念時,若教師沒有將“電場”和“重力場”進行類比,學生很難理解電場及其相關概念,若教師將“電場”與學生學過的“重力場”相類比,把“電場力”與“重力”相類比,“電場強度”與“重力加速度”相類比,“電場力做功”與“重力做功”相類比,“電勢能”和“重力勢能”相類比,“電場力做功和電勢能變化的關系”與“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相類比.學生就會輕而易舉的理解“電場”及其相關概念.
4.加強和組織課堂小組活動,讓學生參與體驗
物理學知識往往比較抽象,即使通過教師詳細的分析,學生也很難理解.關鍵一點就是學生沒有很好的參與到知識的獲得過程中來,沒有理解知識點的內涵.如果讓學生在知識的獲得過程中能親身感受到,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出結論.那么一切將迎刃而解.例如,在學習《楞次定律》這一節(jié)課時,若光有教師對實驗進行分析與講解,學生對定義中的“阻礙”這一知識要點是很難把握的.如果采用小組實驗的方式,通過學生自己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從內心中感受到“阻礙”這一知識點的含義,再結合小組間的體驗交流與教師有針對性地講解,相信學生都能學的很好.
5.通過有效的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yè),以鞏固和加深概念
鞏固和加深物理概念,離不開一定的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yè).而高效的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yè)離不開具有針對性和典型性的習題.因此,課前教師在選擇習題上要多下功夫,習題或作業(yè)選擇時在難度上和量上要注意適中,內容上要突出重點、難點,且還應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另外,還應注意新舊知識的滲透;在進行具體的習題教學時,教師要通過一定的“變式”、“變形”等靈活多樣的課堂訓練,讓學生逐步能熟練自如的運用概念,從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6.合理地運用媒體技術
隨著高科技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在物理概念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已成為當前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較,將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使用到物理概念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更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比如通過一些物理實驗視頻、交互式白板等多媒體,能夠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觀察到一些物理現(xiàn)象、物理過程,極大地幫助了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這是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無法比擬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將多媒體運用到高中物理概念課中去,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實際,不能用多媒體技術代替一切教學手段.
總之,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學中,教師要多措并舉、靈活多變的進行物理概念教學,以提高物理概念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