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教育界對自由式的學習方法有了更多的重視,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給了同學們很大的自由來進行自我匹配學習,自我搭檔,也是當今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學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使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也可以和自己默契的人一起搭檔。小組合作的優(yōu)點就在于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都參與,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來表達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在這個方式的學習中,學生可以充分展現(xiàn)自我,進行深入的自我思考、自主探究,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也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占據(jù)主導地位。
關鍵詞: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實施策略
一、 引言
小組合作學習的歷史在20世紀70年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初中英語課堂中引入小組學習的方式也是新課改的一個目標,在教師與同學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能夠進行很好的學習交流,雙方都能更加地了解。整個學習過程不再只是單純的教師進行講解,學生只聽講知識,不進行口語練習,不進行實踐。在小組之內(nèi),小組成員展開小組內(nèi)以及小組間的實踐活動,一起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夠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 根據(jù)學生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
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主要處在一個主導地位,而學生處在的是受眾地位,教師能夠充分根據(jù)實際情況給學生合理分組,布置符合實際情況的任務,不能過多,過多學生很難完成,不能太少,少則達不到教學目標。學生則應該主動進行個體學習、小組學習來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一起在一個融洽積極的環(huán)境中學習。將學生放入一個小組中,小組中的同學可以都進行英語交流,在這個環(huán)境中,學生能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并且進行及時的答疑解惑,能夠決定初中英語小組學習效果的關鍵就在于能否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
例如,在學習“What does he look like?”這一單元的時候,一般采用4~6人組成,合理的分配男女生的數(shù)量。在學生的選擇方面,要參考他們的英語成績,最好是兩個優(yōu)秀生搭配兩個中等生再加上一兩個困難生,這樣,小組內(nèi)部同學的英語能力有強有弱,優(yōu)秀的同學可以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也可以在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學習方法,互相借鑒,互相幫助,取長補短,不僅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學習效率。由于一個班級中學生的英語水平有高有低,如何將這些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分組,是最重要的問題。首先,教師應該對所有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包括他們的性格、興趣、英語水平、交際能力等情況。在分組時要注意每個小組的整體水平要一致,小組內(nèi)部的同學又要有所區(qū)別,小組之間的學生要有共同點也要有不同之處,也就是同組之間的同學英語水平可以有所差異,但是另一方面,如興趣愛好要有共同之處,而且每一組之間英語水平之間的差異要相當,這樣既可以避免小組內(nèi)部差別較大產(chǎn)生矛盾,也保證了小組之間的公平性。既拉近了同學之間的距離,又能夠和同學一起取得學習上的進步。小組和小組之間也可以開展學習競賽。
三、 在小組內(nèi)進行分工合作
小組合作方式的重中之重是要分工合作,合作顧名思義一定是要有分工有合作的,只有合理的分工合作才能充分發(fā)揮出每個小組成員的聰明才智,才能調(diào)動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小組成員每個人各有自己的角色,分配有自己的任務,每個人都不但要做好本職學習工作,也要完成小組任務,只有在小組內(nèi)的彼此合作才能得到共同進步。
例如,在學習“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一文中,分組完成之后,首先可以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一個自己的小組名稱,使小組成員有共同榮譽感,在每個小組中都要有各個角色,組長,副組長,記錄員等,每個成員都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組長的任務是要掌握每個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做好小組內(nèi)部的發(fā)言順序并控制小組成員的發(fā)言時間;小組成員進行一次發(fā)言,講述自己制作奶昔的經(jīng)歷,其他每個成員也有自己的任務,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匯報、評價、統(tǒng)計的工作。每個小組成員也要在做好小組內(nèi)部的工作之后,積極完成自己的英語任務,并且也要和小組內(nèi)部成員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發(fā)揮團隊精神,一起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四、 教師要進行合理的調(diào)控引導
初中英語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中所擔任的角色是要對學生進行指引,合理地調(diào)控小組成員的分配,把握小組成員的交流時間,時間長短的把握要有很大的要求,要做到精準。教師也要給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必須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情況,注意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發(fā)言情況,在必要的時候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進行更加積極地發(fā)言,引導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在獲得明顯的進步之后,也要給與學生適當?shù)目洫?,激勵他們繼續(xù)努力。遇到學生提問有價值、有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時,教師必須將其納入課堂的探討范圍之內(nèi),讓全班學生都參與此次的學習活動,這樣一來既有助于學生之間感情的加深,同時也驗證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發(fā)揮了教師的引導力,彰顯了初中生的合作學習創(chuàng)新性。
五、 總結(jié)
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只關注表面的學習,學生總是被動的接受,不善于自我思考,自我探究。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水平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真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就要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能夠自主去學習,進行合理的分組、制定合理的學習方式。教師的任務就是要根據(jù)初中英語的大綱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能力,制定科學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開展小組間的合作,加強學生學習興趣,能夠從被動的位置轉(zhuǎn)變?yōu)橹鲃拥奈恢?,學會自己學習,合作學習,做到雙贏。
參考文獻:
[1]葉海深.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20):100+133.
[2]張文周.小組合作——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J].上海教育科研,2016(01):12-16.
[3]葉大杏.探究小組合作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12).
作者簡介:
楊向輝,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市豐潤區(qū)左家塢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