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威譜·詹姆斯曾經(jīng)說過:“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別人對自己更多的認可和贊賞?!边@也是人類本性所在。每個學生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贊賞和表揚,后進生更是如此。只是后進生缺少相對的關愛和呵護,后進生雖然較為頑皮,但也蘊含著優(yōu)秀的閃光點,他們同成績較好的中優(yōu)學生一樣渴望進步和成才。
關鍵詞:關心;理解;寬容;信任;表揚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別人對自己更多的認可和贊賞?!边@也是人類本性所在。每個學生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贊賞和表揚,后進生更是如此。只是后進生缺少相對的關愛和呵護,后進生雖然較為頑皮,但也蘊含著優(yōu)秀的閃光點。他們同成績較好的中優(yōu)學生一樣渴望進步和成才。教育工作者應對后進生給予更多關懷和呵護,從后進生的身上尋找和發(fā)現(xiàn)優(yōu)秀品質(zhì),充分尊重后進生的性格特性,及時給予肯定和贊美。
一、 關心學生,理解愛護
關心學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在內(nèi)心細心觀察學生,時刻為學生所想,更好地幫助學生。具體而言,關心學生有多種形式,學生出現(xiàn)各種疾病或身體不適時,老師應安撫學生并及時送醫(yī)就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遭遇各種困難時,老師應對學生給予更多課程輔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內(nèi)容;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產(chǎn)生苦惱時,老師可通過與學生的及時溝通談心疏導學生內(nèi)心的困惑;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老師應幫助學生化解生活困難。也就是說,讓學生懂得冷與暖,好與壞,喜與悲以及得與失的具體區(qū)別,教師不僅要時刻提醒自己,還要在實際行動中盡可能幫助和照顧學生。
理解是溝通感情的橋梁。教師要與學生達到心理上相容與情感上融洽,首先要理解學生。教師要理解學生,就要了解學生的特點,理解他們的歡樂與憂愁,充分理解學生精神層面的各種需求。特別是在學生犯了錯誤、精神不愉快或?qū)δ硞€問題發(fā)表了幼稚的看法時,不要挖苦他們,要幫助他們認識錯誤并及時加以糾正。老師最大的貢獻就在給予學生無私的愛。對差生尤其需要給予思想、政治、學習、生活等方面真心實意的關心愛護,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真誠的體貼與關懷。作為班級中的后進生,如果能夠感受到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呵護,必定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努力學習,取得良好的成績。
二、 寬待學生,維護自尊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懲罰更強?!彼自捳f:“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泵總€人都會犯錯,后進生也是如此,只是后進生所犯的錯誤相對多一些。他們對情緒和理智的掌控與約束能力相對較差,稍有情緒波動就容易產(chǎn)生沖動情緒,難以冷靜思考問題,做出錯誤的行為并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后果,容易引起“公憤”,以至處于孤立不能自拔的地步。子曰:“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苯處煂Υ龑W生的缺點和錯誤,犯不著總是那樣的疾惡如仇,窮追猛打。其實,學生有缺點和錯誤是難免的,作為老師要能包容學生的過失,更要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子女,要有天一樣高的包容心,要有海一樣深的包容情,允許學生犯錯誤,更要允許學生改正錯誤。如何對后進生的錯誤加以正確引導是幫助后進生認識到錯誤嚴重性的良好方法。本人認為,首先要充分尊重后進生較強的自尊心,并對后進生給予更多的寬容和諒解。對后進生給予寬容并不意味著放任不管或放棄,而是對后進生給予更多的期待和鼓勵,這與嚴格要求后進生并不沖突。
三、 信任學生,長善救失
著名學者巴特爾曾經(jīng)說過,“愛和信任是人類中最為神奇和偉大的力量”。教師充滿信任和關懷的目光投向?qū)W生,即便不經(jīng)意的對視,都會在學生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溫暖和期待。后進生雖然在學習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表現(xiàn)不盡人意,缺點、毛病比較多,但也不是沒有優(yōu)點,沒有潛能,重要的是教師要去發(fā)現(xiàn),去引導。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要善于發(fā)現(xiàn)深藏在每個青少年身上的寶貴財富,教育工作者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才能和優(yōu)勢充分挖掘和尋找學生的優(yōu)勢,并更多獲取學生對自己的信任,與學生積極溝通和正確引導?!蔽移綍r為了能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常常讓學生寫寫心理作文。
四、 表揚學生,增強信心
表揚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的有效激勵學生上進、努力改正各種不良習慣的方法,它也是對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鼓勵和認可。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較好理解知識或遭遇各種挫折時,對學生給予適當?shù)墓膭钅軌虼蛳麑W生的各種憂慮和擔心,放下各種包袱快速恢復到最佳狀態(tài)。
表揚和鼓勵能夠充分激發(fā)一個人內(nèi)心的斗志和對成功的期待。教師應對學生給予更多的表揚和鼓勵,在關愛學生的同時幫助學生逐步走向通往成功的道路。魏書生說:“學生的大腦忙著受訓和處罰,就無法靜下心來裁判心靈中舊我與新我的決戰(zhàn)?!苯逃粌H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喚醒、鼓舞和激勵。而面對學生的過錯,教師要伸出援助之手。比如,一句簡單的鼓勵會勝過十句訓斥,和風細雨般的談話方式,會讓學生感到你以他之樂為樂,以他之憂為憂。
在課堂上,我盡量讓后進生回答問題,特別是簡單一些的問題多叫他們回答,一旦回答正確,就算有時回答得不夠恰當,我也會及時表揚他們,肯定他們的成績,使他們獲得成功感,從而增強自信心。后進生最想得到老師的好感、同學的肯定,想進步成為一個好學生,但是缺乏有改正的勇氣,更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這時教師和同學及時付出愛心助后進生一臂之力,對后進生產(chǎn)生的動力是無可比擬的,這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樣的老師一定能得到學生的愛戴和尊重。
讓我們多一點愛心,多一絲寬容,多一份期望和鼓勵,用愛的力量去揚起后進生前進的風帆,使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師讀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協(xié)會.陶行知讀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姚婷婷,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區(qū)吳淞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