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英語口語交際訓練不足、語言環(huán)境缺失、學生自信心不足等情況,是影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要結合學生口語交際現狀,創(chuàng)新口語交際模式,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交際;影響因素;培養(yǎng)對策
口語交際是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體現,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小學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當把握學生語言習得的黃金期,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表達能力。當前,小學英語教師對學生口語交際訓練不足,學生自身的心理障礙、畏難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低下,學生不愿意說,不敢說的現象影響了學生語言綜合運用實踐能力的提升。本文中,筆者結合當前小學英語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分析影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因素,探索新課改下小學英語學生口語交際教學的改革對策。
一、 影響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因素
(一) 英語口語交際訓練不足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學生語言交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需要在長期的訓練中方能逐漸形成。尤其是對于國內的孩子而言,由于長期習慣于母語交流,要想促使學生口語能力提升,需要加強口語訓練,方能取得好的效果。然而,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口語訓練不足,致使學生鮮有運用英語交際和表達的機會。同時,教師在詞匯、語句等的教學中,主要模式都是采取教師領讀,學生跟讀的形式,這樣的教學模式,直接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低下,而小學英語的學習,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啞巴英語”。
(二) 語言環(huán)境缺失
語言的運用,需要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作為依托。而學生只有在既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才能夠靈活自如地運用語言。當前,很多小學生語言交際能力低下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于語言環(huán)境的缺失。首先,在英語課堂上,教師采用的一般是中英文混雜的教學模式,只有在拼讀單詞、句子的時候,教師才會說英語,而知識講解,基本是采用中文式的講解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聽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思維;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生無論是和同學、朋友還是家庭交流,都是使用漢語,并且很多學生還是說的方言。由此可見,對于國內的小學生而言,語言環(huán)境的缺失,著實影響了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 學生表達的自信心不足,畏難情緒普遍存在
筆者在執(zhí)教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發(fā)現:在口語交際和表達方面,很多小學生并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敢說,不好意思說。正是因為這種不好意思的心理,導致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總覺得別扭,最終說出來的語感果然有點“別扭”。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表達現象,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交際和表達的過程中,自信心不足,畏難情緒嚴重。這種不自信的心理,導致學生不敢大膽地、大方地、自信地用英語交際,最終影響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二、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口語交際教學改革的對策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的教育目標,將技能教學與知識教學等同起來,力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而近年來,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發(fā)展,將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指導之下,語言的建構與運用能力,是發(fā)展學生語言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由此可見,現代教育格外重視學生的綜合運用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一) 將口語訓練融入日常的英語教學活動中
針對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口語訓練缺失的現狀,教師應當轉變教育理念,落實新課程改革“知識與技能”的教育思想,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理念,形成系統(tǒng)化的訓練思維,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促進學生語言綜合素質的提升。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筆者認為: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將口語訓練融入日常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詞匯教學中,指導學生拼讀,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fā)音,提高學生的音準;在句子、對話教學中,教師應教給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讓學生習慣英語的表達方式,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目的。
(二) 豐富口語訓練形式,營造語言運用和表達的環(huán)境
首先,巧妙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營造語言環(huán)境。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為教師教育信息化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基礎。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運用環(huán)境。在多媒體手段的支持下,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對話視頻、音頻等資源,將其運用到英語課堂中,給學生很好的示范作用,讓學生能夠聽到標準的英語發(fā)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小學英語教師還要善于指導學生借助各種英語學習軟件,開展日??谡Z訓練,培養(yǎng)語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開展小組對話交流,創(chuàng)造語言運用環(huán)境。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之所以低下,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于學生缺乏語言運用的機會和環(huán)境。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小組對話交流的形式,結合課本教學的內容,以文本對話為依托,積極開展小組對話交流,讓學生在不斷的對話和交流活動中,獲取實踐的機會,促進學生語言綜合能力提升。
(三) 形成激勵機制,消除畏難情緒,激發(fā)表達動力
針對小學生表達自信心不足,畏難情緒嚴重的現象。教師可以通過激勵機制的構建,積極消除學生表達過程中的畏難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動力。例如,筆者在教學中,建立積分獎勵制度,即在課堂中積極表達的、敢于表達的學生,可以加分,每個周評獎一次,獲勝者可以兌獎,獎品一般為英語閱讀繪本、文具等于學生有益的產品。這種積分獎勵制度的形式,對于激發(fā)小學生的表達交流興趣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同時有利于營造積極的表達交流氛圍,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深入分析當前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低下的原因,并采取多樣化的口語訓練模式,強化口語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薇.小學英語口語交際的現狀分析與建議[J].考試周刊,2017(98).
作者簡介:
杜琳,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匯川區(qū)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