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華
摘 要:要在當前階段的小學教學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差異化教學,能夠以不同風格的差異為背景,運用“角色扮演”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肢體語言將課文中的情感、語句等表達出來。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方式進行差異化教學的案例進行分析,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信息。
關鍵詞:角色扮演;小學語文;差異化教學;參考信息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都會扮演課堂中的主要角色,忽略了小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進而讓他們的語文學習水平止步不前。而角色扮演的語文教學方法不僅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將該種方法落實到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差異化教學,能讓每個學生都學到很多知識。因此,本文對于“角色扮演”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及進行差異化教學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信息。
一、“角色扮演”課堂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主要是指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即興扮演、代入角色書寫、角色朗讀、定格畫面以及教師入戲等,帶領不同類型的學生參與到角色扮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從而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幫助他們豐富知識并且提升綜合能力。學生分為多種不同的類型,包括聽覺型、視覺型和動覺型等。以下對“角色扮演”課堂案例進行分析:
1.扮演成不同角色進行朗讀
扮演成不同的角色具體是指根據(jù)不同課文的不同特點,帶領學生將文中的角色進行安排然后再朗讀。例如在《蝙蝠和雷達》這一課文中,在其中設置了四個角色,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不同的喜好來選擇想要扮演的角色,在扮演角色進行朗讀時就可以切身體會到蝙蝠探路的奇妙。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是偏向于動覺型性格,因此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個性角色。例如報幕員開始說“蝙蝠”時,扮演蝙蝠的小學生就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扇動翅膀。還有扮演障礙物的學生,當碰到超聲波時,可以進行抖動,帶領學生在進行朗讀時融入不同個性化的內(nèi)容,目的是讓學生在參與任務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快樂,這樣才會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投入,增加自信。
2.定格畫面
定格畫面具體是指學生根據(jù)特定的情境,用肢體語言呈現(xiàn)出當時的環(huán)境或人物,特定在某個時間段。例如《青山處處埋忠骨》中詳細敘述了毛澤東在知道愛子毛岸英在戰(zhàn)爭中犧牲以后的悲痛心情和對遺體進行埋葬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一些枕巾打濕的圖片播放給學生看,隨便點名學生來扮演毛澤東的角色,坐在其他學生的對面。然后引導學生:“毛澤東留給了我們一個背影,看著枕巾被打濕,毛澤東在思念著什么?”接著讓學生自告奮勇上臺來講毛澤東到底在想什么,這個時候還有一些學生也想上臺,說完以后就會將自己的動作和語言進行定格。定格的畫面還會將文中的情境再現(xiàn)出來,讓學生更真實地感受當時的情境,切身領會到這種寫法的奇妙所在,最終被毛澤東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所震撼!
3.即興表演
即興表演是指學生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隨機扮演不同的角色,再現(xiàn)文中的情境,讓學生感同身受,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授《落花生》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在對背景進行補充之后,模仿大人的語氣:“孩子們喜歡吃花生嗎?”得到了學生肯定的回答,這時候教師應該順著答案再問下去:“誰還能回答出花生的好處?”這時候應該隨機點名不同的學生讓他們回答,已經(jīng)融入這個情境中的學生會回答:“花生的味道很好?!边€有一些比較會品食物的學生回答:“花生真的好吃!”教師接著說:“聽起來花生的味道也不是很美,感覺不到好吃的感覺。”教師繼續(xù)問下去:“好多學生都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那么誰還想說一下呢?”隨機點名一些沒有回答問題的學生,這時候學生的朗讀過程就變得非常有趣。
4.代入角色
代入角色具體是指學生將自己代入這個角色中,然后再說出自己的感受或者用其他的方式表達出來。例如在講授《圓明園的毀滅》時,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圖片了解圓明園的輝煌,適當插入背景音樂,將圓明園毀壞后的圖片展示出來。這時候,很多學生都會被代入當時的情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給出回答。此外,帶領學生扮演圓明園的物品,讓他們切身體會當時的那份悲痛心情,多方位刺激他們,去書寫和想象內(nèi)心的仇恨,這樣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空間想象力。
二、總結
總而言之,在進行角色扮演時,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情況設定不同的角色,在扮演的過程中要詳細關注每個學生動態(tài),設立更加真實的情景,推動角色扮演過程的順利開展,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教師要始終堅持參與角色扮演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比較表演的好壞,而是讓學生真實感受過程本身,這才是“角色扮演”的最終目的。將學生的天性充分解放,活躍學生的大腦,從根本上調(diào)動不同類型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可能性。學生雖然有著不同的學習風格,但他們在這里都能受到一定的尊重,他們能夠根據(jù)不同的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不僅發(fā)展了自身的能力,還會因為老師指定了不同的角色,與學生的風格不相匹配,最終達到了差異化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曉華.創(chuàng)作性戲劇教學原理與實作[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2]張生泉.教育戲劇的探索與實踐[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
[3]格利·格雷戈里.差異化教學[M].趙麗琴,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