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閱讀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中年級的閱讀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階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作為小學語文中年級的老師,要明確中年級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優(yōu)化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內(nèi)容,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拓寬眼界,還能掌握提取信息的能力。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面對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如果無法理解這些信息的含義,那勢必會對生活造成影響,通過閱讀教學,學生能夠掌握閱讀關(guān)鍵信息的能力。在小學語文的中高年級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jù)著很大的比重。2011版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生對于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是語文教學的致力點,語文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閱讀素養(yǎng)。小學語文的閱讀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主要陣地,特別是作為學生語文學習的中年級,更是對學生的整個閱讀學習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作為一線的語文老師,想要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開動腦筋,解決問題,優(yōu)化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
一、 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過于注重內(nèi)容的分析,忽視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
目前的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課堂中,有的老師把時間過多地分配到對于閱讀材料內(nèi)容的分析上。其實,隨著學生的年齡水平的增加,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也在不斷地豐富,有些材料的內(nèi)容學生能夠主動地聯(lián)系生活,自己已經(jīng)能夠基本理解,這個時候教師還是按部就班地分析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就是一種非常低效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中,一味讓學生理解文本,教授文章主旨,而對于學生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卻不重視,從長遠角度來看,這種閱讀教學的方式是低效的,甚至會損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 語文老師自身解讀能力的區(qū)別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從本質(zhì)上講是老師引領(lǐng)學生進入教材內(nèi)容,對于文本開始分析和解讀的過程,所以教師自身對于文本的解讀能力也決定了學生對于文本的解讀,決定著學生能夠?qū)ξ谋镜耐诰蛏疃?。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就是指教師對于需要開展閱讀教學所使用的材料先自己解讀和分析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己的語文文學素養(yǎng)和邏輯思維能力都可以綜合體現(xiàn)。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老師的自身解讀能力也存在水平高低的區(qū)別,一種情況是有些語文老師不樂于自己思考研究,盲目地依照教參,教參要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參要教到什么程度,就教到什么程度,長此以往,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有些老師過于追求個性,在教學中,我們主張創(chuàng)新,但是如果對于文本的解讀脫離了最基本的核心定位,這樣的閱讀教學也是不可取的。
(三) 單一的評價方式,簡單化的題目設(shè)置
新課標提出,閱讀教學中的評價要關(guān)注學生閱讀量和閱讀面,關(guān)注學生價值取向和閱讀興趣,關(guān)注學生選取閱讀材料的能力,關(guān)注學生閱讀習慣和方法,對于學生在閱讀課堂中的評價應該是多元化的。但是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面臨著考試的壓力,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評判更多的是依照閱讀理解題目的得分。但是在設(shè)計紙面閱讀題目時,還存在著閱讀材料偏短偏簡單,沒有全面地設(shè)計題目,這樣的題目無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是毫無益處。
(四) 閱讀文本類型單一
在小學語文中年級的閱讀教材中,教師更加傾向于選擇文學性較強的散文和小說,學生很少接觸到非連續(xù)性的文本,針對這些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學習閱讀策略教授得更少。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社會生活日趨信息化,人們閱讀的目的不只是獲得文學體驗,還要為提取和使用信息開展閱讀,這就需要學生具有閱讀圖表和插圖的能力,通過閱讀圖表和插圖來理解信息的含義。
二、 優(yōu)化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 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文本,享受自由的閱讀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并引導學生和鼓勵學生依照自己的喜好選取閱讀材料。在小學語文中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才是閱讀課的主人,教師不要過多地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選擇,特別是小學生的年紀還比較小,教師過度的引導會使得學生盲目跟從老師的價值觀,這對學生自主意識的形成也是不利的。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老師會顧慮到中年級的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經(jīng)驗都存在不足,但是老師只有學會放手,學生才能不斷地成長,才能總結(jié)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二) 善用多媒體,讓學生走進閱讀材料
針對小學中年級的學生,語文老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其年齡特點,這個階段的孩子老師要多使用直觀教學法,用直觀的形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教授課文《美麗的南沙群島》時,如果老師只是單純講授“南沙也是個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藍玉,海是一塊翡翠。遠望水天相連,翡翠和藍玉合璧,蔚為壯觀”,如果沒有見過,學生根本無法理解何為“水天連接”,即使見過,也無法理解為什么水可以被形容為翡翠和藍玉。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shù),展示一些關(guān)于南沙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何為“水天相連”,何為“蔚為壯觀”,然后也可以找一些介紹翡翠和藍玉的視頻和圖片,引導學生對比探究,為什么可以被形容為“翡翠和藍玉合璧”。通過這樣簡單直觀的教學,學生能夠很容易理解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本節(jié)閱讀課的效率也大為提高。
在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轉(zhuǎn)變思想,從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閱讀空間,通過有效的手段,優(yōu)化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
吳丹妮,蘇州市昆山市,昆山市玉山鎮(zhèn)同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