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重點圍繞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展開研究,認為在初中階段培育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提出了相應的培育建議。首先需要跳出標準答案的局限圈,其次需要充分尊重且鼓勵學生的不同見解感悟,最后更需要用心品讀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溫度。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個性化;評價
在初中階段,閱讀這門課程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所占的比重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這不僅僅是因為在教材當中就已經處處流露出對閱讀教學活動的重視了,同樣也是因為在未來的中考以及初中各項考試測評過程當中,閱讀理解的分值比重同樣也是不容忽視的,學好閱讀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為學生奠定寫作能力的良好基礎,同樣也是學好語文的必要條件。
一、跳出標準答案的局限
在初中語文階段的閱讀教學活動當中,切忌模板化、切忌教條化,而這也同樣也是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每一名學生對同一文本的不同感知能力和提出不同意見的勇氣、自信。然而,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當中,許多教師為了追求標準答案,為了追求學生閱讀成績的提升,會用一套標準去衡量每一個學生的閱讀感悟,這種辦法扼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個性化發(fā)展。因此我認為,目前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機制來增強閱讀課堂的效果,使得每名學生都能夠在發(fā)揮個性的基礎之上,培育對閱讀文本的興趣和審美能力。
我建議,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更加科學合理地去設置閱讀評價的各個權重指標,需要從朗誦、情感和知識獲得三方面著手,而不是將閱讀訓練的答案作為唯一的標準。
二、充分尊重且鼓勵學生的不同見解感悟
在面對同一文本的時候,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著不同的感悟,恰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教師需要尊重學生情感的多樣性,需要意識到閱讀的真諦就是為了培育學生的多樣性,培育學生情感與閱讀文本之間的交流可能,所以,在面對學生所提出的一切不同答案的時候,教師需要以更加正面的情緒對其進行鼓勵,而不是盲目地進行批評和遏制。舉例來說,在學習《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這篇閱讀文本的時候,教師采取有感情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去體會革命當中的艱辛,體會共產黨人在經歷革命時期的不容易。部分學生在念到“國運”這兩個字的時候會在“國”這個字上拖長音。這時候,如果教師立即進行制止并嚴厲地批評,顯然是不正確的,教師則需要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的眼光,讓學生朗讀完這一部分的內容,然后詢問學生為什么要將“國”這個字拖長音,自己有什么想法。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是因為國運是氣勢恢宏的,且國運是十分艱難的,建設國家經歷的時間也長。所以就會把國運當中的國字長拖長音重點讀出來,以體現出國運的艱難。
三、用心品讀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溫度
作為一篇優(yōu)秀的課文選讀文章來說,其語言必然是十分具有溫度感的,甚至從一字一句當中都能夠體會到作者寫作的心境。雖然每一篇文章都是由最為基礎的字詞句構成的,但是不同的字詞句的組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強調文章的語用理念,實際上就是通過一個全新的視角去探尋文章字里行間當中流露出來的溫度,就如同一個人被注入靈魂一樣,只有擁有了情感和溫度,一篇文章才可以被稱之為是有靈魂的。舉例來說,在人教版語文初一上冊的課本當中,《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本身就以動人的情感感動了許多的師生,而在這篇課文當中,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了作者對于濟南冬天以及家鄉(xiāng)的懷念之情,這種情感是溢于言表的,更是隱藏于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間當中的,尤其是在一些濟南的冬天的情景描述當中,能夠感受到整篇課文的溫度,雖然伴隨著蕭瑟的冬風,但是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心情卻是火熱的。
四、在評價語的選擇上應側重獨特創(chuàng)新和風趣幽默
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使得他們很難將注意力長久地保持在某一事物當中,這時候教師在課堂當中進行適當的評價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氛圍和提高學生聽課注意力的重要效果,尤其是教師,如果可以進行一些獨特創(chuàng)新和風趣幽默的評價的話,那么這種效果會更加明顯。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運用教學智慧,將課堂當中發(fā)生的一些突發(fā)情況與學生的具體表現聯(lián)系起來。
舉例來說,如果邀請某位學生來朗誦閱讀文本的時候,黑板上的一朵小紅花掉落了下來,那么教師這時候就可以借題發(fā)揮地說道:“你看你讀得有多好,小紅花都著急地掉下來,準備貼在你的胸前了呢。那么,教師就把這朵小紅花送給你吧,用來表揚你,這次能夠積極主動地朗誦課文,而且還朗誦得這么好?!苯處煹倪@段話音落下以后,不僅受到表揚的學生會感到十分的自豪,同樣班級內的氛圍也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總的來說,目前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轉變錯誤思想,拋棄傳統(tǒng)的意識局限性,而是一種全新的狀態(tài),以積極面對閱讀教學活動的一切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方法,并且以更先進的理論知識來武裝自己,從而為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與提高提供機會與可能。
參考文獻:
[1]仙永華.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才智,2019(27):17.
[2]王一君.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35.
作者簡介:方妍紅(1978.12—),女,漢族,甘肅渭源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育教學。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