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仰光
摘 要:社會經濟的提升帶來了人們對下一代教育問題的廣泛關注,促進了全面素質教育理念的推進和實施。初中體育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有利于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科目之一,其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及教學作用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初中生正處于重要成長階段,適度體育運動能幫助學生強健體魄,擺脫一定的不良情緒,結合實際教學經驗,探究初中體育對學生健康的促進作用,以供相關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學生健康;教學方式
初中生正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該階段的身心健康是教師及家長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強度適中的體育運動能增強學生心肺功能,提升毅力、反應力等個人綜合能力,及時轉移個人注意力,排解學業(yè)壓力及其他心理壓力,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筆者就初中體育對學生健康的促進作用進行具體分析。
一、初中體育對學生身體健康層面的促進作用
1.強健學生體魄
初中體育課程的開展目的在于以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來對其身體素質做出培養(yǎng),加速學生體內的新陳代謝,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在強度適中的體育活動中,學生的四肢、相關器官如心和肺被充分調動起來,進而對身體各項機能進行鍛煉,提升個人抵抗力,促進個人體質的增長[1]。例如在初中體育“長跑”活動中,學生的心肺能力便能被有效提升,一定數量的距離也有助于學生毅力的增長。
2.培養(yǎng)良好習慣
初中生尤其是初三學生學業(yè)壓力大,學業(yè)壓力往往造成部分學生產生不良情緒,進而導致學生易怒、沮喪或失眠等現(xiàn)象。初中體育教學以強度和次數適中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各項身體機能做出鍛煉,及時調節(jié)學生壓力,促進學生養(yǎng)成定時鍛煉、定時作息等良好習慣。例如初中“晨跑”“晨操”等活動便屬于初中體育教學,該環(huán)節(jié)的實施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常的作息習慣,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3.改善精神狀態(tài)
適度體育鍛煉能改善學生的外在面貌及精神狀態(tài),讓學生有充足精力去面對日常學習和生活。初中體育教學經過長期開展能有效提升學生各項身體機能,改善現(xiàn)有的精神狀態(tài),該類影響已獲得醫(yī)學、心理學兩方面的認可。
4.保障正常發(fā)育
初中生正處青春期生長發(fā)育階段,該階段男女學生內分泌及其他生理變化導致學生身體外在發(fā)生變化,例如出現(xiàn)變聲、胡須或長高等現(xiàn)象。經醫(yī)學界和體育界研究發(fā)現(xiàn),該階段學生參與的適度體育鍛煉有助于學生的身體發(fā)育和成長,讓學生盡快適應身體變化。
二、初中體育對學生心理健康層面的促進作用
1.排解心理壓力
初中體育課程的開展,讓學生在半強制狀態(tài)下,結合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協(xié)助進行體育運動,在一定強度的體育運動下,學生的個人注意力被有效轉移,身體內釋放的相關激素有助于學生精神壓力的減緩,幫助學生釋放青春期心理壓力及學業(yè)壓力。例如在初中體育“百米賽跑”中,百米賽跑講究速度,學生需要全力以赴進行沖刺,該狀態(tài)下學生的身體機能在短期內被全面調動起來,進而忽略掉心理壓力,學生在體育運動后獲得的成就感能促進積極心理的培養(yǎng),進而排解不良心理壓力。
2.獲得交流機會
初中體育教學中有較多體育運動需要學生間合作完成,青春期學生心理敏感,充分的集體交流能促進學生打開心扉,獲得人際交流、集體競爭等層面的良好體驗,提升個人認同感。例如在初中體育“拔河”活動中,學生間需要通力合作,齊心協(xié)力,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孤僻、煩悶在與同齡人的交流和接觸中逐漸消減,促進心理層面積極情緒的增長。
3.培養(yǎng)優(yōu)秀品格
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體育活動分為不同強度,對學生個人的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要求也不同。在一些強度較高、執(zhí)行較為困難的體育活動如蛙跳、坐位體前屈等體育項目中,學生需要不斷堅持,不斷和內心中的“放棄”一詞作斗爭,最終在體育活動完成時獲得個人成就感,培養(yǎng)出堅韌不拔、不怕困難的優(yōu)秀品格,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2]。
4.轉移學生精力
青春期學生個人意識較強,該年齡段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若不能及時調整,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和生活。初中體育教學能幫助學生暫時走出個人思維,接觸集體和“正能量導向”的體育活動,在體育活動中消耗個人體力,有效減少學生在不良思維上花費的時間精力,促進學生積極心理的成長。
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具備促進作用,相關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中應及時參考學生狀態(tài)進行適度強度的課程設計,在體育教學中以合理、適度、全方面等因素為參考,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體育活動環(huán)境。作為學生體育運動的引導者,教師應和學生建立友好的交流關系,對學生的體育鍛煉、心理健康做出適度引導,以多種途徑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為社會、為國家培養(yǎng)全面素質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正芳,劉杰.體育室內游戲對學生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J].運動,2016(21):32.
[2]王艷慧,趙金青.體育教學對初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4):160-16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