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霞
摘 要: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越來越重視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逐漸加快,過去由于經濟與文化發(fā)展不協(xié)調的問題逐漸得到解決,文化發(fā)展的速度逐漸趕上經濟發(fā)展的速度,教育行業(yè)適時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教育觀,促進了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對于一個人而言,培養(yǎng)和發(fā)展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極其重要的,這是一個人生存于這個社會的立身之本。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道德與法治;滲透
隨著我國教育行業(yè)的改革不斷深入,我國的教育工作者越來越認識到核心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結合實際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教育觀。中小學生因為其心理和智力處于發(fā)育階段,所以其核心素質的培育在該段時間開展最為合適。道德與法治是我國初中教學的重要課程,對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上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滲透,對于教育行業(yè)和學生本人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中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加強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幫助其養(yǎng)成正確的道德觀念,自覺遵紀守法,對于社會穩(wěn)定和諧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中如何進行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有效滲透,一直是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中面臨的重要課題。筆者將結合自身經驗提出以下建議,希望能對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加強對教育工作者培訓,深化立德樹人理念
為促進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首先必須要加強對教育工作者的培訓教育,幫助其樹立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其核心素養(yǎng)教育就是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然而在當前的教育工作之中,一些教師存在得過且過的思想觀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只是本著完成工作的態(tài)度,沒有認識到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必須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轉變教師隊伍的思想觀念,幫助其深化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真正將教書育人當作一份事業(yè)來完成,而不是當作一個任務去完成。理論指導實踐,只有轉變了教師隊伍的思想觀念,才能促進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特別是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因為道德與法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門以思想教育為主的課程,教師的思想觀念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必須要不斷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深化教師的服務理念。此外,在對教師隊伍進行選拔過程中,還必須要注重教師隊伍專業(yè)性的選擇,選擇專業(yè)程度高、職業(yè)道德素質過硬的教師人員,并在以后的工作之中不斷加強專業(yè)性知識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加強師德師風教育,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例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如果教師隊伍存在教育理念扭曲的現(xiàn)象,那么就會在教學過程中將這種理念間接地傳給學生,影響到學生的學業(yè)或者思想,所以加強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教師若存在思想散漫、三觀不正的現(xiàn)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遲到早退等現(xiàn)象,對于教學也是敷衍了事,這樣就會造成學生學業(yè)受到影響,甚至會將這種習慣傳給學生,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對其人生價值觀等產生影響。所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中要進行有效的核心素養(yǎng)教育觀念滲透,就必須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教育,轉變教育理念,幫助其樹立立德樹人的觀念。只有這樣,確保教師隊伍思想觀念的純潔性,才能在教育過程中真正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目標,幫助學生提升專業(yè)知識,同時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yè)素質,才能保證教師在課程教育之中進行有效的專業(yè)性教育,使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加強師德師風教育,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另一方面也能夠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利用情景化進行教學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核心素質滲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還需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使得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才能潛移默化之中讓學生收獲知識,同時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為社會培育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因為和數(shù)學、物理等邏輯性較強的理科相比,道德與法治屬于文科類學科,主旨在于對學生進行思想的傳輸。相對于理科而言就比較枯燥,如果課堂單調乏味的話,就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而且因為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青春期,逆反心理比較重,若一味地進行思想教育,而不重視教學方法,就只會使得學生對課堂失去興趣,從而會發(fā)生遲到早退甚至逃學現(xiàn)象。因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開拓教育教學思路,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去教育學生,提升學生的興趣,注重課堂氣氛的調動,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這樣才能將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滲透給學生,從而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達到思想道德素質與法治教育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電腦、電視等設備,使得課堂教學更加豐富有趣,讓學生能夠近距離地去感受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存在,逐漸形成正確的道德與法治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堂游戲、音樂、影視等手段進行情景化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情景記憶,并逐漸改變學生的記憶方式,一般而言,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接受教育時,一般趨向于機械記憶,這種方式是需要多次重復的,因此,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和不足。利用情景化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能夠幫助學生形成長久的記憶,對學生的影響時間更加持久,印象更加深刻,也更加深遠。因而,在道德與法治教育過程中,還需要應用情景教學的方法,對初中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充分利用教學課本中的情景進行知識的傳輸。
例如,在平常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果一個老師只會照本宣科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那么必然會使學生感覺到課堂的枯燥和乏味,進而喪失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這樣的話,就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核心素養(yǎng)滲透。反之,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結合學生學情,進行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的教育,同時加強與師生之間的交流,將學生當作朋友來對待,真正地與學生進行交心,理解與尊重學生,就會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師生關系也會更加和諧,學生在課堂的潛移默化之中,就能感受到思想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從而逐漸形成自身的核心價值觀念。此外,在初中思想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資源,使得課堂更加多樣化,如在進行法律相關知識教導時,就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相關視頻,然后再要求學生寫自己的觀后感等,這樣不僅能夠使課堂形式更加多樣,也能夠進行知識的傳授,還能夠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可謂是一舉數(shù)得。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教師還能夠通過游戲、音樂、角色扮演等方式,對初中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通過這些特殊的教學活動,往往能夠使學生形成深刻的情景記憶,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為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科學制定教學目標。藝術來源于生活,知識同樣如此,特別是道德與法治這種思想觀念性的知識,是在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中形成的約定俗成的道德觀念,以及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絕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通過人民代表表決而產生的具有一定約束力的規(guī)定,是人們真實需求的反映。因而,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回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本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地去進行教育[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去進行相關知識的傳授,讓不可觸摸的知識文章變?yōu)榭捎|可感的現(xiàn)實,進而加深學生的理解,理論結合實踐地去教學,用身邊真實的例子去教育學生,從而讓他們樹立是非善惡觀念,并逐漸形成自己的認識,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達到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一般而言,所有的學校教育都是一個老師面對多個學生,然而學生的心理和智力發(fā)育狀況是不同的,對于道德與法治教育相關內容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而必須要科學制定教學目標,以期能夠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幫助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培養(yǎng)出自我的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教育過程中,只是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教育,而不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踐,那么即使學生能夠將知識掌握得很好,取得很好的成績,也只是將課本講授的知識生搬硬套而已,不會聯(lián)系實際去應用,那結果也很難幫助其養(yǎng)成核心素養(yǎng),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實踐教學,并且要做到與時俱進,結合學生實際去理解相關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步驟,因為學生資質的不同,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因而,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盡力幫助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理解知識內容,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真正達到立德樹人,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入,跨時代意義的核心價值觀念的提出,我國各行各業(yè)越來越認識到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教育行業(yè)同樣如此。新課改以后,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的觀念,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段,對初中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幫助其培育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對于其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一直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點。文章通過對相關問題的分析,從加強教育工作者培訓,幫助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注重教育方式多樣化,利用情景化教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等三個不同的方面,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以期能夠幫助學生培育正確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以上內容均屬個人觀點,若有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薄紅.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滲透[J].中華少年,2019(9):238.
[2]崔雯青.核心素養(yǎng)要求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有效教學研究[J].高考,2017(24):67-6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