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以時事政治內容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的滲透分析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發(fā)展趨勢為依據(jù),首先分析時事政治內容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的滲透分析,包括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增加學生政治知識儲備量、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其次從加強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認識和將理論知識與時事政治內容相結合兩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時事政治內容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的滲透方法,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時事政治;高中政治;滲透
高中政治課為高中學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為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直接手段。所以,學生在高中階段接受政治教尤其重要。但是目前高中政治課程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影響因素為學生不夠關注社會及國家發(fā)展的變化,使學生缺少為國家做出努力的思想意識,政治教師需要及時整合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滲透時事政治內容,提升學生時事政治知識與素養(yǎng),為學生今后積極的成長奠定基礎。
一、 時事政治內容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一) 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在高中政治課程中融入時事政治內容,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高中的政治課程需要與社會發(fā)展相符合,能夠滿足時代變化的需求,才可以增強中國民族的競爭力與自身凝聚力。如果學生對政治課程不感興趣,學生就會認為政治課堂枯燥無味,甚至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所以高中教師應該通過時事政治,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主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這樣學生就會時刻關注時事政治變化趨勢,全面掌握政治信息,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與進行。
(二) 增加學生政治知識儲備量
因高中階段學習任務比較繁重、學習氛圍比較緊張,還有大部分學生沒有關注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習慣,導致學生與社會產生距離,甚至與社會脫節(jié)。所以教師需要在政治課堂中滲透時事政治內容,增加學生政治知識儲備量,這樣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又能夠擴展學生視野,便于學生將所學的政治理論應用在生活中,提高教學質量。
(三) 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時事政治思想可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時事政治內容具有鮮明性與實效性,可以及時反映出國家的建設情況,但是以往的教學方法不能幫助學生時刻掌握時事。在教師開展政治課堂教學活動中,適當向學生滲透時事政治內容,可以促進學生對本屆課程的理解,以使學生將學到的政治內容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可以獨立分析政治問題并加以解決,由此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二、 時事政治內容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滲透的方法
(一) 加強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認識
高中政治教師要想將時事政治內容滲透到政治課程中,需要加強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認識,使學生養(yǎng)成時刻關注國家事務、關注國家政治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與報效祖國志向。第一,政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新聞或者報刊等內容,定期對學生掌握的時事政治知識加以檢測,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用時事政治的思想解決相關問題。第二,在政治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重難點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進行真正的政治課程教學時,組織學生參與以“新聞”為主體的會議,在會議中要求學生依據(jù)自己掌握的時事政治內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思想,由此調動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的積極性。第三,在上課期間,教師可以在教授學生學習某一知識點時聯(lián)系到時事政治內容,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增強自身時事政治意識。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科學發(fā)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時,對于科學發(fā)展觀這一知識點,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現(xiàn)在我國發(fā)展的目標是什么?基本思想是什么?學生就會回憶新聞上有關發(fā)展的問題。再引出本節(jié)課程的主題為科學發(fā)展觀。這樣學生在學習科學發(fā)展觀的同時,也會深入了解到我國經濟發(fā)展目標與發(fā)展現(xiàn)狀,使學生理解科學發(fā)展觀的含義與價值?;诖?,教師通過加強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認識,促進政治課堂的順利進行。
(二) 將理論知識與時事政治內容相結合
一直以來,教育開展的目標是以學生為主體,基于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科技能與社會實踐能力。對于高中政治課程融入時事政治內容,教師需要將教材中理論知識與時事政治內容相結合,從提升學生理論知識、強化社會熱點為出發(fā)點,把時事政治內容應用到教學活動中。第一,政治教師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時事政治內容,并加以記錄,在課堂上與其他學生分享,這樣促進學生整體時事政治知識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學質量。第二,教師充分利用學校中學習的資源與設備,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尋找材料,為學生提供更多、更豐富的時事政治內容,讓學生通過某一個教學理論知識評價時事熱點問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靈活轉變的能力。第三,政治教師依據(jù)某一政治理論開展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的教育活動,保證每一名學生都具有了解時事政治思想、心系國家的情感。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時,因每個年度都要組織全國代表大會,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政治制度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人民代表大會政治思想,加強學生對人民民主權利的理解與對國家事業(yè)單位之間關系的認知,激發(fā)學生對政治課程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增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促進學生參與政治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由此,將理論知識與時事政治內容相結合,將教學活動賦予形象化,促進學生時事政治知識的培養(yǎng)與思想道德建設。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課程中融入時事政治思想與意識,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政治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基于此,教師需要全面認識到在高中課程中融入時事政治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多關注一些國家大事,使學生將政治知識與技能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為社會及國家的前進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展文麗.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和效果分析[J].新課程(中),2015(12):42.
[2]楚丹丹.高中政治教學中時政熱點的滲透與融合[J].新課程導學,2017(34):187-188.
[3]陳佳鈺.高中政治課堂時政熱點的滲透與教學實踐探究[J].祖國,2017(2):231.
作者簡介:
武慧琴,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