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進行復習時,初中生由于概括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導致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復習的效率并不高。這就要求教師從中做出正確的引導和教學,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運用小組互助復習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在小組互助復習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改善課堂的教學現(xiàn)狀。
關鍵詞:小組互助復習;初中物理;實踐活動
近些年,隨著教育課程的不斷改革深入,對學校的教育要求越來越嚴格。更加重視對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要求教師在理論知識滲透上的目光轉移到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上,要求學生能夠自主運用物理知識來解決問題。在此背景下,小組互助復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一、初中物理的教學現(xiàn)狀
(一)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比較落后
受到傳統(tǒng)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深遠,在課堂教學中,至今還采用填鴨式教學,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將理論知識滲透給學生。這是一種比較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而且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大,只有在教師的引導下,才有解決的方法,不會舉一反三等,已經(jīng)成為較嚴重的問題,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再加上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他們認為學生是受管控的,將教師的地位凌駕于學生之上,導致學生和教師之間存在隔閡。
(二)學生缺乏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興趣
物理本身有較強的邏輯性,大量的知識涌入學生腦中,學生在沒有理解和熟悉的情況下接受知識導致學生會產(chǎn)生一種枯燥感和厭煩。同時也無法很好地利用這些知識來進行學習和解題。久而久之,就導致學生本身對物理產(chǎn)生的求知欲扼殺在搖籃里。學生對學習物理沒有積極性,教師的教學任務很難開展下去。
二、小組互助復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活躍了課堂氛圍,推動了課堂創(chuàng)新
開展小組互助復習模式,有利于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中的單一教學模式,教師在實踐過程中,認識到了課堂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能夠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積極引進一些先進的教學模式來推動課堂創(chuàng)新,改變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利用嶄新的教學模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小組互助復習模式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中,有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大家進行學習方法的交流互動,幫助學困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和同學的深厚友誼,使學生能夠積極加入小組互助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具備了物理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在物理教學中進行小組互助復習的實踐應用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小組的互助興趣
教師可以結合情境化教學來開展小組互助復習模式,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消除學生對物理的陌生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討興趣。在創(chuàng)設問題時,需要注重問題的遞進性,由簡到難,來一步步引導小組互助復習,提升互助復習的效率,使學生養(yǎng)成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自主思考的意識習慣,才能達到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
例如,在復習機械運動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可以創(chuàng)設學生中的生活情境。假如你騎一輛單車,在公路上沿直線騎行。在第1秒時通過了2米的距離,在第2秒和第3秒內各自通過了5米的距離,在第4秒內通過了3米的距離,第5秒反向通過5米距離。需要求5秒的平均速度和第5秒之后兩秒內的平均速度和速率。要求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開展小組討論,研究出解決方法。在探索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探索方向,將一些基礎性的理論知識滲透其中,加深學生的記憶,完成對運動與速度的知識復習。
(二)加強小組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互助意識
要加強各個小組的合作意識,就需要教師在其中做好引導的工作,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意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逐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互助意識,有利于教學任務的推進和課堂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復習光現(xiàn)象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利用一些教學工具,進行合作實驗。設計實驗、開展實驗、實驗記錄和實驗總結,利用放大鏡和三棱鏡帶領學生驗證理論知識,提出問題:“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區(qū)別所在”,引導小組利用實驗進行驗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小組互助掌握光的基礎理論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利用實驗材料大膽想象,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增強學生合作互助的意識。
(三)實踐活動的引入,調動互助合作的積極性
物理的教學離不開實驗,在課堂中教師應當善于引進各種實驗,設置問題。要求學生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小組組員之間互相配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合作積極性。例如,在進行運動和力這一章節(jié)內容復習時,教師要求學生進行受力分析,可以利用實驗室內的小滑塊和模板,小組內利用實驗器材,設置平拋、斜拋、推力作用下勻速直線運動、加速運動、減速運動等實驗,實驗前做好實驗猜想,分配任務,記錄好實驗現(xiàn)象,小組互助建立對力的感知,引導學生來解決問題,提高復習效率。
四、結語
總之,小組互助復習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激發(fā)物理思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能夠提高合作意識和探索意識,在生活中遇到類似問題時,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決,提升物理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并養(yǎng)成探索知識的良好習慣,實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童樹軍.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30.
[2]趙世全.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方法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182.
[3]姜艷.小組合作背景下初中物理自主課堂的構建[J].亞太教育,2019(8):105.
作者簡介:周志成(1984—),男,漢族,甘肅武威市人,蘭州大學畢業(yè),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金山鎮(zhèn)九年制學校,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育教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