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尊重學生的身心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教學中,政治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筆者通過實踐與反思,探究了自主學習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自主學習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2-0014-02
引言
高中思想政治課具有綜合性、引領性、實踐性等特征。新課程標準中課程基本理念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更加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即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磨煉學生的堅強意志,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高中思想政治課本身的特點,在課堂中向學生灌輸“指導—自主學習法”,以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問題的能力。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是一種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相對的現(xiàn)代學習方式,其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分析、探索、質疑、實踐、創(chuàng)造等方法來實現(xiàn)學習目標,具體包括自立性、自為性、自律性。在實際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授新課之前,可以采用回顧上一節(jié)課主要內容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預習并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案,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講授高中政治必修一《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上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先讓學生自主回答,然后引出消費的類型是什么,以及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如何做一名理性的消費者。教師在課前學案中要設置重點、難點,讓學生根據課前教師的具體要求,帶著問題去預習學案,然后根據課文中的知識點去整理提綱、框架。這種學習方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提高其公共參與素養(yǎng)。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1]”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比绻糜诮虒W活動中,就是教師不僅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的主動性,還要科學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知識。因此,教師只有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組織學生和積極展開自主探究,才能推動政治課教學的有序進行。
二、開展趣味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開展趣味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設計和組織學生感興趣的,具有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教育性的學生主體活動,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創(chuàng)造、主動探索,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fā),乃是激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2]”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做到創(chuàng)境激趣,以趣激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自主地探索、獲得知識。
1.直觀演示,創(chuàng)設形象情境
高中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具體的動作思維、直觀形象思維都處于優(yōu)勢地位。利用直觀演示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入情入境,進行自主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有計劃地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有目的的探究。同時,教師要提前做好教學的準備工作,廣泛收集可供教學使用的各種材料,包括一些文學、歷史、科學等方面的生動有趣的圖片。例如,在講解高中政治必修三《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不關不同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飲食習俗等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得出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具有多樣性的特點。由此可見,創(chuàng)設形象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2.故事啟迪,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
學生都愛聽故事,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自己講故事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快樂的氣氛中學到知識,感悟人生道理。例如,在學習高中政治必修一《公司的經營》一課時,一位學生講了三個推銷員的故事,內容詼諧生動,故事的層層推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故事的學生得出結論:企業(yè)要想生存和發(fā)展,必須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制訂正確的經營戰(zhàn)略。由此可見,講故事的方法能有效地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三、以生活為師,實踐學生的自主學習
實踐是認識的主要來源。實踐即生活,教師應鼓勵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或提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并引導學生親自去實踐,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現(xiàn)實中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高中政治課就其本質而言,是一門生活實踐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公共參與的意識。因此,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程時,應為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進生活。例如,在講授高中政治必修一《價格變動的影響》一課時,筆者就帶領學生去附近的超市,讓學生采用社會調查等方式,比較雞蛋、肉類兩種商品在不同時間段的價格,最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得出結論:一般情況下,如果一件商品價格上升,往往會減少人們對它的需求;如果一件商品價格降低,會增加人們對它的需求。由此可見,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還有助于學生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進而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合作精神,鍛煉其自主學習能力。
四、評價分析、內化新知,使學生變學會為會學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進行評價時,教師應注意讓學生對學習方面的優(yōu)點和缺點做自我評價,使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釋放出自己的能量,還可以進一步深化自己的思維。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注重肯定、鼓勵、引導,這樣會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并起到內化知識的作用。例如,在教學《認識運動 把握規(guī)律》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筆者設計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下面幾項哪些是哲學上的規(guī)律嗎?(1)喜鵲叫喜,烏鴉叫喪;(2)生物的新陳代謝;(3)階級斗爭規(guī)律;(4)彗星、地震發(fā)生預示國家衰敗;(5)幸運數(shù)字:“6”即順,“8”即發(fā);(6)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狀況。結果學生得出不同的結論,許多學生認為(1)(4)(5)是哲學上的規(guī)律,但有一位學生堅持認為(2)(3)(6)是哲學上的規(guī)律。筆者高興地表揚了他的大膽、果斷精神,而其他學生卻提出不同意見。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辯論,此時全班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非?;钴S。筆者適時引導學生評價這個問題,告訴學生哪些是規(guī)律,哪些不是規(guī)律。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生緩解了心理壓力,彰顯了個性,拓展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政治知識。
結 ? ?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倡導自主性學習是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自主學習任重而道遠,因為每個發(fā)展階段情況不同,每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有差異。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始終堅持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行為習慣放在首位,使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進生活,獲得成長,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毛水莉.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育探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7.
郭子義.淺談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吉林教育(綜合),2016(18):56.
作者簡介:陳偉(1985.5—),男,山東菏澤人,碩士研究生,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