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丹 閔倩茜
〔摘要〕任何教師都會犯錯誤,都會出現(xiàn)教育失誤。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將教育失誤轉(zhuǎn)化為教育契機。本文由具體實例出發(fā),從善于傾聽、責任承擔、環(huán)境保護、科技探索四個主題活動入手,探索如何將教育失誤轉(zhuǎn)化成教育契機。教師具備善于傾聽、敢于認錯、勇于行動、勤于思考的基本素質(zhì),有助于從教育失誤中探尋教育契機。
〔關(guān)鍵詞〕教育失誤;教育契機;反思;轉(zhuǎn)化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36-0075-03
一、教育失誤與教育契機的關(guān)系
教育失誤是不可避免的,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無論如何精心準備,都有可能出現(xiàn)失誤,在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教育失誤。狹義的教育失誤更多指向課堂教學失誤,廣義的教育失誤,不僅僅包括課堂教學失誤,還包括在育人過程中出現(xiàn)的失誤。有的教育失誤傷害小,影響小,即使處理不得當,也不會產(chǎn)生嚴重不良后果,但有的教育失誤,如果處理不當,會對學生身心產(chǎn)生嚴重影響,甚至影響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失誤不可避免,教師通過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能有效規(guī)避教育失誤。教育失誤既是不足,也是資源,當失誤發(fā)生時,我們也許會懊惱、悔恨、痛苦,但是我們無法改變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實,只有通過相應措施,減少失誤帶來的不良影響;我們甚至可以充分利用教育失誤,將其轉(zhuǎn)化成有用資源。
教育契機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育事件發(fā)展或轉(zhuǎn)化為其他事件的關(guān)鍵、樞紐,是決定性的環(huán)節(jié)。教育契機可以是偶發(fā)的,也可以是常規(guī)的。常規(guī)的教育契機有一定的預設性,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偶發(fā)的教育契機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往往是隨機的,需要教師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及時抓住機會。任何事件,無論好壞,教師只要正確把握、正確引導,都有可能成為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機。
教書育人的過程充滿坎坷和荊棘,任何教師都會犯錯誤,最重要的是找到錯誤的原因,并及時補救,避免再犯。教育失誤和教育契機有一定區(qū)別也有一定聯(lián)系。教育失誤處理得當也會成為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機,能巧妙抓住契機就會讓自己成長,而一旦錯過,則讓人倍感惋惜。從失誤到契機的轉(zhuǎn)化需要教師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較高的教學水平。
二、教育失誤轉(zhuǎn)化成教育契機的實踐操作
【突發(fā)事件】
明明(化名)是小學五年級學生,平時很活潑,小動作比一般學生多,在大家的眼中是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為此班主任時常批評他。最近學校開展垃圾分類,特別重視環(huán)保,一再強調(diào)不可以亂扔垃圾,明明卻在班級所在的五樓扔紙飛機,這件事情引起班主任的高度重視。
【處理方法】
班主任看見明明扔飛機,嚴厲地批評了他,為了給明明一點教訓,避免再發(fā)生類似亂扔垃圾的行為,班主任號召其他學生將明明的書包和文具,從五樓扔了下去,并要求明明自己將物品撿回來,體驗亂扔垃圾帶來的不便。學生們接到班主任的指令,開始起哄,紛紛搶著扔明明的書和文具。一陣喧嘩聲中,明明的所有物品被扔到一樓,班主任和其他同學紛紛探頭望向一樓,在所有人的注視下,明明走到一樓默默撿起物品,回到班級。
【矛盾沖突】
事后明明感到很難堪,回到家后悶悶不樂,并表示不想再去上學,母親得知情況后,和班主任、校長在電話中進行了溝通,母親表示學校教育孩子是有必要的,但是此類教育方法不合適,希望學校能站在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角度育人,家校溝通后,家長情緒較穩(wěn)定。第二天明明沒有來上學,班主任和校長前去家訪,明明一言不發(fā),但是同意休息兩天后返校讀書。
教育失誤不可避免,面對工作中真實的教育失誤,我們該怎么辦呢?此次事件通過全體教師的努力,我們將自身作為剖析和批評對象,設計了四次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
活動一:善于傾聽。
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雙善于傾聽的耳朵,然而生活中,我們很少做到耐心傾聽,總是對別人的言辭感到厭煩,甚至不給別人表達的機會,就武斷做出了決斷,借此機會,我們設計了“善于傾聽”主題教育活動課。
活動目標:學生樹立善于傾聽的意識并積極付諸行動。
活動意義:通過參與本次活動,學生再次感受傾聽的重要意義,在以后的生活中,學生能積極傾聽他人心聲,減少因缺乏傾聽而產(chǎn)生的失誤。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我說你來做
聽到語句中的“我”字男生立刻站起來,然后坐下;聽到“你”字女生立刻站起來,然后坐下。
2.案例分析
失信的爸爸
兩個星期前,爸爸答應華華一定去觀看他的演出,正式演出的日子里,華華卻沒有看到爸爸的身影,華華很傷心、很難過,也很生氣,覺得爸爸一點不重視自己。華華在電話中大聲斥責爸爸。
提問:遇到類似的事情你會生氣嗎?你覺得為什么爸爸沒有前來觀看華華的演出?
委屈的華華
一天,華華不小心將同桌的水杯打碎了,華華看了看同桌,轉(zhuǎn)身直奔小賣部,五分鐘后,華華帶來了水和零食。同桌一看,很生氣,指責華華做錯了事不道歉,反而自己跑去買零食,于是將華華的零食扔到了地上,華華看著滿地的零食覺得自己很委屈。
提問:遇到類似事情你會生氣嗎?如何看待華華買零食這件事情?
教師總結(jié):爸爸因為臨時有個重要會議無法離開,所以缺席了華華的演出;華華因為打破了同桌的水杯,感到內(nèi)疚,所以跑到小賣部買了水和零食,準備送給同桌,明天再買個一模一樣的水杯賠給同桌。有的時候,我們?nèi)绻苣托膬A聽他人心聲,或許誤解就會少一些,正是因為我們?nèi)狈A聽的耐心,最后導致了不愉快。
3.教師反思
教師詢問大家是否知道明明扔紙飛機的原因,并請明明陳述原因。教師反思自己沒有聽明明陳述扔紙飛機的原因,做得不好,不是一個合格的傾聽者,以后要帶著傾聽的耳朵來班級,也希望大家都帶著傾聽的耳朵和別人相處,不要因為自己缺乏傾聽的耐心,對他人造成誤解,甚至傷害。
活動二:責任承擔。
每個人享有一定的義務,同時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做錯了事情,無論結(jié)果如何都要積極承擔,做一個有擔當?shù)娜恕?/p>
活動目標:勇于承認錯誤,承擔責任。
活動意義:通過承認錯誤,體驗并領(lǐng)會責任擔當。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對不起,我錯了。學生根據(jù)活動指令做出相應肢體動作,如果出現(xiàn)錯誤就出列大聲說出:對不起,我錯了。(學生體驗責任擔當)
2.教師感悟:上次紙飛機事件,因為我缺乏傾聽,沒有做出理智判斷,我的行為傷害了明明同學,現(xiàn)在我向明明道歉,希望明明可以接受并原諒老師。(學生再次深刻體會責任擔當)
3.學生反思:(1)他人是否曾經(jīng)因為某件事對你造成心靈或者身體傷害?如果愿意的話,和大家分享。(2)是否曾經(jīng)因為某件事,你實施了傷害別人的行為或者言語?請你回憶一下,寫下你的道歉詞;如果可以的話,當眾向他道歉,如果不愿當眾道歉,請將你的道歉詞通過微信發(fā)給他。
學生根據(jù)活動要求,完成活動任務,體驗并領(lǐng)會責任擔當。教師最后說: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犯了錯誤后要懂得認錯,同時要懂得為自己做過的事情承擔責任。
活動三:環(huán)境保護。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環(huán)境保護人人有責,讓學生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小學階段是環(huán)保意識和環(huán)保行為形成的關(guān)鍵階段,有必要開展環(huán)境保護教育。
活動目的:通過撿垃圾,讓學生樹立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意義:通過本次活動,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人人有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自覺抵制亂扔垃圾的行為,做環(huán)保小達人。
活動過程:
1.撿紙飛機??萍继剿骰顒又螅鎸M地的紙飛機,班主任按小組分發(fā)塑料袋,讓學生將紙飛機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讓學生懂得自己的事應自己負責,并樹立環(huán)保意識。
2.校園撿垃圾。紙飛機撿完后,教師號召全班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在校園內(nèi)尋找垃圾,看看哪個小組最后撿的垃圾最多,授予撿垃圾最多的小組“環(huán)保小達人”的稱號。
通過此次活動,班主任再次肯定了明明的探索精神,引導班級學生樹立保護環(huán)境要從自身做起的意識,一方面不要亂丟垃圾,另一方面要及時清理垃圾。
活動四:科技探索。
探索一:制作紙飛機。
獲得了明明原諒的班主任很欣慰,與此同時也希望完成明明的探索心愿。班主任聯(lián)合科技老師,將本次事件設計成一堂科技課:站得高飛得遠嗎?并邀請明明擔任負責人,召集同學們共同探索,在學生心目中播種科技的種子。能擔任此次負責人帶領(lǐng)大家共同完成此次探索,明明非常積極、非常開心。在明明的帶動下,全班分成五個小組,從材質(zhì)、大小、高度、形狀、重量五個影響因素進行探索,每個小組探索一種影響因素。
首先,給每小組十五分鐘的時間,小組設計實驗方法,完成實驗探索,實驗完成后,上臺分享實驗結(jié)果。
其次,針對部分小組得出的實驗結(jié)果不一致,或者結(jié)論出現(xiàn)沖突的情形,再次討論,分析原因,總結(jié)經(jīng)驗,再次進行實驗操作,實驗完成后,小組上臺分享實驗結(jié)果。
再次,完成以上實驗探索后,小組成員接著探索影響紙飛機飛行的其他可能因素,并在班級內(nèi)作分享交流。
本次課結(jié)束后,教師引導每位小組成員共同回顧本次實驗,并就實驗結(jié)果完成實驗報告,分析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并請學生根據(jù)本節(jié)課實驗探索的結(jié)果,設計一個紙飛機。
探索二:紙飛機飛行大賽。
依托科技課,學生根據(jù)影響紙飛機飛行的因素,設計和制作一個紙飛機,同時組織五年級學生開展一次紙飛機飛行大賽,本次飛行大賽充滿趣味,豐富了校園文化。
三、教育反思
教育失誤能否及時有效地轉(zhuǎn)化成教育契機的關(guān)鍵人是學校教育工作者,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擔者是教師,所以教師是教育失誤向教育契機的轉(zhuǎn)化者、承擔者、操作者。反思此次事件,我覺得教師做到以下幾點,將更有助于將教育失誤轉(zhuǎn)化成教育契機。
1.做一個善于傾聽的教師,聆聽學生心聲
傾聽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態(tài)度,本身蘊含巨大的能量。作為一名教師,任何時候都要俯下身來傾聽學生心聲,如此才能真正洞察學生心理,針對學生的心理需求實施教育。傾聽是一門藝術(shù),有效傾聽一定是充滿耐心和同理心,傾聽之后一定會給予反饋,讓傾聽者感受到尊重和理解。學校教育中,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做到有效傾聽并給予及時反饋,師生矛盾沖突會相應減少。
2.做一個敢于認錯的教師,勇于承擔責任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犯錯誤很正常,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言行深刻影響著學生的行為,教師犯了錯誤要及時承認。承認錯誤不僅僅是教師個人行為的展示,更是向?qū)W生傳遞做人的道理,讓學生明白錯誤不可避免,關(guān)鍵是要敢于認錯,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為自己所犯的錯誤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不是一味逃避。
3.做一個勇于行動的教師,及時彌補傷害
傷害一旦發(fā)生,如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和生活態(tài)度,所以當我們的言行對他人造成身心傷害時,我們要及時采取措施,盡量減少不良行為對他人造成長久傷害。學校教育中,我們更應該關(guān)注學生心靈的健康成長,當學生的心靈受到傷害,不論傷害來自校內(nèi)還是校外,教師都有責任去安撫學生,緩解學生內(nèi)心的傷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4.做一個勤于思考的教師,探索方法
作為教師,每天面對性格迥異的學生,面對繁雜的教學事務,我們需要進行整理和分類,從中找到共性和個性問題,針對不同的問題,探索相應的方法,將工作中的不足轉(zhuǎn)化成動力,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我們要認真面對工作中的失誤,反思不足,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才能有效避免再次出現(xiàn)類似失誤,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管理。只有善于思考的教師才更有可能從教育失誤中發(fā)現(xiàn)教育契機。(本文通訊作者為劉曉丹)
(作者單位:1.上海市崇明區(qū)民本中學,上海,202157;2.上海市崇明區(qū)教育學院,上海,202150)
編輯/于 洪 終校/紀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