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通常會依據(jù)課程標準、考試說明、教學參考書、教學經驗等來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樣,雖然可以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但不能精確把握個別學生思維的障礙點在哪里,不能解決個性問題。筆者認為應該根據(jù)學生在學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確定教學重難點。筆者在本文就學生在學習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做以下分析與總結。
難點1如何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分析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強調:部分構成整體,離開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影響整體的功能。套用此原理:底邊是三角形的一部分,三角形是整體,有底邊的支撐,三角形才會穩(wěn)定。完全符合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
總結上述難點是對哲學原理理解不夠透徹,導致認知上出現(xiàn)偏差。教師可以多舉例,讓學生自己套用原理。
難點2如何理解矛盾的特殊性?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表現(xiàn)在這樣幾個方面。(1)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例如:綠茶醒腦清心,茉莉花茶芬芳怡人,普洱茶減肥安神。這句話說明每種茶葉各有各的特點。
(2)同一事物在發(fā)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矛盾。例如:工業(yè)1.0是機械制造時代,工業(yè)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yè)3.0是電子信息化時代,工業(yè)4.0是個性化和數(shù)字化的智能制造時代。工業(yè)是同一事物,但工業(yè)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有不同的特點。
(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典型關鍵詞有“對癥下藥”“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等。
難點3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喝茶有益健康:綠茶醒腦清心,茉莉花茶芬芳怡人,普洱茶減肥安神?!焙芏嗤瑢W認為這句話體現(xiàn)的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喝茶有益健康體現(xiàn)矛盾的普遍性,后面幾句話體現(xiàn)茶葉的特殊性。學生哪里理解錯了呢?矛盾的普遍性也叫事物的共性,茶葉的共性是指每種茶葉自身具有的一種特點,而不是說茶葉對人有什么作用。
例如:梅高潔傲岸,蘭優(yōu)雅空靈,竹虛心有節(jié),菊冷艷清貞。千百年來,梅蘭竹菊“四君子”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一直為古今文人墨客所鐘愛。第一句話體現(xiàn)矛盾的特殊性,第二句話體現(xiàn)矛盾的普遍性,四君子自身都有清雅淡泊的品質。
難點4如何區(qū)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區(qū)分主、次矛盾是為了解決問題,常見關鍵詞有重點、中心、關鍵、突出任務、核心問題、放在首要地位、重中之重、第一要務、首要任務、突破口上等。
區(qū)分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為了分析、評價一個事物。常見關鍵詞有主流、主體、性質、實質、方向、本質、多數(shù)、總的看、利弊等。
總結:上述難點是學生對關鍵詞不了解,所以混淆原理。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關鍵詞,以關鍵詞為抓手,去理解原理。
難點5如何理解物質決定意識?
學生不清楚此原理在材料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對于這種情況,教師要多提供材料,讓學生圈畫材料中的關鍵句。
例如:隨著慈善事業(yè)體量的增大,慈善領域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為促進慈善事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2016年3月1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這個材料中“慈善領域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是物質的一種表現(xiàn),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臺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是意識的一種表現(xiàn)。
總結:上述難點是學生不會應用哲學原理。這需要教師搜集與之相關的材料,引導學生分析圈畫關鍵詞、句,進而理解感悟。
總之,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思維障礙點采取不同的對策,或舉例,或原理舉例比較,或歸納關鍵詞,或提供材料對原理進行應用……這樣才能加深對哲學知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