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琤
【摘要】本文從傳播學“使用與滿足”理論出發(fā),認為高職院校大學生普遍自制力較差的現狀下,網絡過度滿足了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及個人心理需求,同時日益便捷的移動智能設備以及蓬勃發(fā)展的互聯網娛樂產業(yè)促使高職院校大學生過度使用網絡。高職院校針對網癮問題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須從高校管理制度、教師以及校內部門聯動三個方面入手,引導高職大學生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關鍵詞】使用與滿足 高職院校 大學生 網癮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188-02
根據CNNIC發(fā)布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8.0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7.7%,在各年齡段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27.9%,在職業(yè)結構上,學生群體的占比最高,占比達24.8%。但同時,大學生也越來越多地出現了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的問題:手機游戲成癮、熬夜追劇、社交媒體依賴、網絡消費無節(jié)制等等。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成癮業(yè)已成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高度關注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癮”的成因分析
“使用與滿足”理論把受眾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個人,把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因此,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成癮是其過度使用網絡和過度滿足自身需求所導致的結果。
(1)網絡過度滿足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及個人心理需求。
截止2018年,在校大學生普遍出生于1997-2000年間,真正的賽博空間“原住民”。網絡媒體的匿名性、便利性、互動性、娛樂性等特點使其成為大學生最普遍使用的媒介工具。一項針對衢州某高校95后大學生網絡使用狀況及其影響的調查顯示:上網主要做什么?集中在瀏覽新聞,關注時事、上網聊天、玩游戲、網上購物、更新博客或個人主頁等和查找搜索學習相關資料等,分別占了46.23%、72.26%、40.54%、50.85%、21.41%和30.16%。這表明網絡在95后高職院校大學生中,大部分功能都是娛樂、通訊和購物,用于學習的較少。互聯網作為最廣泛的媒介傳播手段,創(chuàng)造了一個強大的“擬態(tài)環(huán)境”,它制約了人們的認知和行為。高職院校大學生群體普遍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容易沉迷在互聯網的強大使用功能中,過度滿足自身需求。
(2)日益便捷的移動智能設備以及蓬勃發(fā)展的互聯網娛樂產業(yè)促使高職院校大學生過度使用網絡。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7.88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占比達98.3%。高職院校大學生課余時間較為充沛,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依托便攜式特點,極大提高媒介接觸可能性,占據大學生碎片化時間。目前以抖音、火山、快手、梨視頻等為代表的短視頻,以《絕地求生》、《戀與制作人》、《部落沖突》為代表的網絡游戲(包括手游),以斗魚、熊貓為主的直播平臺以及遍地開花的網絡綜藝等互聯網娛樂產業(yè)日益走向大眾化、精細化運營。符合高職院校大學生媒介印象的互聯網娛樂產業(yè)抓緊了受眾的眼球,刺激受眾過度使用網絡。
二、基于“使用與滿足”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建議與創(chuàng)新
首先,高職院校應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計劃并加強監(jiān)督與管理,保證制度正常落實。高職院校在制定規(guī)定的過程中,要把嚴格禁止學生通宵上網列入其中,要求全體教師或者班干部加以管理,對于不服從管理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懲罰,情節(jié)嚴重的可予以適當處分。另外,學校與家長簽訂協議,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讓學生自覺服從學習管理,通過家校合作,切實幫助學生逐漸戒除網癮。
其次,高校教師應幫助學生培養(yǎng)興趣愛好,督促學生提高自律意識,鼓勵學生提高綜合能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豐富教學案例,增加教學趣味性;針對高職院校大學生自律性較差特點,教師應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全員思政”的大背景下,教師在實踐課中應鼓勵學生多動手,增加實踐經驗,錘煉學生有吃苦耐勞的品質。
再次,高職院校應多部門聯動,加強健康上網的宣傳教育。校宣傳部門應制定學生健康上網宣教手冊、學工部門組織策劃宣教活動、班級組織健康上網主題班會。同時,高校應暢通心理咨詢渠道,針對網癮大學生,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心理問題,減少學生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心理壓力,引導其通過健康的渠道宣泄情緒。
現階段,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接觸時間長、頻次高,過度消費網絡娛樂內容,同時由于自身自制力較差,易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導致爆發(fā)網癮危機,危害身心健康。高職院校應各部門聯動,加強家校合作,利用好教師、朋輩資源,共同探討學生的管理方案,為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多幫助。
參考文獻:
[1]丁海燕.網絡成癮研究綜述,大學時代雜志.2017(03).
[2]周之泉.大學生沉迷網絡的成因及對策學院學報.2016(04).
[3]吳杰,王巖等.網絡成癮大學生的成因分析及矯治方法探討.中國高校管理,2015(12).
[4]《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8年7月.
[5]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