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緒紅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新教材的教學實施,基礎教育教學的改革越來越受重視。歷史學科作為初中教育教學的重要課程,擔負著立德樹人,體現(xiàn)國家意志,實現(xiàn)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載體。需要教師讀懂、讀透教材,探尋好的教學方式來確保歷史新教材的實施,提升初中歷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教材;初中教育;歷史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9-0026
一、新教材的特點
新的歷史教科書經(jīng)過專家辛苦編寫和嚴格的審查,2017年秋期投入使用。拿到新的教材,通過集中的培訓,我們知道,新教材有著以下特點:
1. 思想性: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深刻揭示了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歷史必然性。注重強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際主權意識教育等。
2. 時序性:在內容編排上,堅持歷史學科“時序發(fā)展”特性,采用“點線結合”的呈現(xiàn)方式,符合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學生在掌握基本史實的基礎上理解歷史發(fā)展的脈絡,感受到世界歷史是在縱橫交錯的歷史時空中不斷前進的。
3. 時代性:教材把歷史的鏡頭拉近到21世紀,讓學生了解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與面臨的挑戰(zhàn)。這樣的設計,在體現(xiàn)時代高度的同時,更加貼近現(xiàn)實、貼近學生的生活,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 適切性:根據(jù)學生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精選最基本的史實,刪除過難、過偏的知識,進一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更有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二、新教材下教學方法嘗試
1. 更新教師教學觀念
雖然歷史科目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但歷史的重要作用必須要傳達給學生,讓學生能正確對待初中歷史的學習。并且積極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拓寬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識,通過多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興趣。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我們必須要非常清楚從古到今的各個歷史朝代,以及這些朝代中發(fā)生的故事、人物、出現(xiàn)的諺語、詩詞等,并且各個歷史朝代與膾炙人口的故事、電視、游戲拓展起來……去偽存真,讓學生了解這些電視電影中真實歷史的情況。這些都是需要初中歷史教師掌握的。
堅持德育為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求真求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機滲透到課標,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好基礎。不能只停留在課本的表面,讓學生成為聽、讀、記的機器,學生應在每課的學習中有感有悟。如霍去病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時,他的愛國情操可以讓學生為之沉迷。具有崇高的理想,救人民于危難之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經(jīng)過了含辛茹苦的十三年,終于治水成功,他們的責任也應讓學生為之觸動。
2. 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從歷史中發(fā)生的故事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初中歷史的內容比較枯燥,講的都是過去發(fā)生的事情,甚至都是遠古的內容,照本宣科會比較單調,要想學生愛上歷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師從課堂的導入到課堂的結束都要精心設計,還需要教師用他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在教學中,教師應該:(1)綜合運用多媒體設備,激發(fā)學生情感。多媒體不僅能夠通過播放課件為我們的教學服務,還有更廣闊的可挖掘應用空間。隨著人類對歷史的認知和了解,許多的歷史事件已經(jīng)被改編為音樂、電影、動畫、電視劇,在我們進行歷史教學時,完全可以將這些基于歷史情境的影視作品進行節(jié)選,將有利于教學、學生感興趣的知識以音樂、電影、動畫、電視劇等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如八年級教學中,就可以給學生播放《建黨大業(yè)》,里面演員全是這個時代最出名的,學生也感興趣。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到故事中的歷史朝代里,引發(fā)學習的興趣,輕松且深刻地對歷史知識點進行記憶。(2)充分運用課本插圖吸引學生。(3)教師生動形象的細節(jié)講解帶領學生進入歷史故事情節(jié)。
3. 讓歷史知識接近生活
歷史是一門人文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明白,歷史離我們并不遙遠,他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讓學生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為基礎,借助生活的信息和現(xiàn)象體會歷史知識。如在學習《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其中重點提到絲綢之路,教師在講解中,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當下生活世界,了解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政策。
去當?shù)赜袣v史的地方組織課外活動(如博物館或一些人文歷史景觀),在歷史發(fā)生地講歷史。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行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歷史的感覺,把歷史和自身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讓學生去體驗。比如,學到幾大發(fā)明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動手,采用泡沫板等方式,親手體驗嘗試用印刷術。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歷史情境,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和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結束語
總之,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進行自我學習,有學習的欲望,高效的課堂是教學發(fā)展的必然。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因為學生年齡比較小,而且歷史課的特殊性(枯燥乏味),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必須要有深厚的知識功底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做準備,教師需了解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把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歷史知識,真正了解歷史,吸納歷史。雖然初中歷史教學的大環(huán)境不盡人意,但只要教師通過良好的情景導入,增強歷史學科的導研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就一定可以為學生學好歷史知識,打好基礎。
歷史學科擔負著提高公民素養(yǎng)的責任,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任,在教材的學習中,要讓學生對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子孫充滿自豪,對祖國的文化充滿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理自信。作為新教材下的教師,要真正把課標、課改的理論落實到教育實踐中,認真構建課堂,讓學生快樂學習并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 盧翠鳳.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考試與評價,2016(2).
[2] 邢開亮.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初中歷史教學創(chuàng)新探討[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