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蘭
班會是學校德育的一種十分重要的形式,是班主任根據(jù)學校工作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班集體對學生進行教育和開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
正面管教是由美國教育家簡·尼爾森和琳·洛特創(chuàng)建的一套成熟的學校教育體系,其提倡“尊重與平等、和善而堅定并行,不嬌縱不懲罰”的教育理念,為班會課帶來不同的活動形式和內容,是幫助孩子們學會在學業(yè)和人生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的良好方式。
一、反復練習
正面管教提出的圍坐成圓圈的這一班會技能,猛烈地沖擊著傳統(tǒng)的班會形式,要求學生在盡量少的時間內把課桌和講臺移到課室的一側,并把他們的椅子圍成一個圓圈,活動結束后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它們移回原位。圍坐成圓圈,營造了一種相互尊重的氛圍,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彼此,每個人都是面對面。圍坐成圓圈還有一個好處,在圍圈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相互合作,學到了“快速、安靜、安全”的技能。
圍坐成圓圈這一技能必須反復練習,一開始,我們可以專門組織學生開展一節(jié)圍坐成圓圈的班會課,讓學生討論如何快速、安靜、安全地圍坐成圓圈,當學生達成共識后,讓學生預估所需時間,并邀請學生志愿者當計時員。圍坐成圓圈后,計時員宣布所用時間,讓學生說說我們成功了嗎?你從中學到了什么?下次如何改進?接著用同樣的方式練習歸位。第二次練習圍坐成圓圈的時,才用了3分01秒,歸位只用了1分49秒。當計時員說出時間,孩子們忍不住再一次激動地為自己鼓掌,滿臉的感動。孩子們都說,想不到可以用這么短的時間就能圍坐成圈,原來我們班的同學那樣團結齊心。因為圍坐成圓圈這種班會形式,同學們愛上了班會課。對于圍坐成圓圈這一班會課的重要技能,我們盡可能多地進行練習,做到每節(jié)班會課都練習,直到學生感到他們已經(jīng)做到最好,可以快速、安靜、安全地圍坐成圓圈。除了圍坐成圓圈,致謝和感激、角色扮演和頭腦風暴等技能也要反復練,堅持練。
二、教給方法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喜歡聽別人說他的好事,當收到致謝時會感覺良好。致謝和感激能營造一種積極的氣氛,在積極的氛圍中開始班會課,對每個人的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都是一種真正的提升。一開始,學生可能會覺得別扭,不知道如何進行致謝和感激,或者不習慣給予或接受致謝,我們要教他們怎么做。如,讓他們想一次有人說了讓他們對自己感覺很好的事情的情形,然后,再想一些自己愿意向別人致謝的事情。對于致謝這一技能,我們也需要召開一節(jié)班會專門進行練習,練習時,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分別是致謝者和接受致謝者,并教給他們致謝的句式,如,致謝者:——(名字),我謝謝你,因為——。接受致謝者:(四目相對,專注聆聽)謝謝你,——(名字)??梢曰Q角色再進行練習,也可以把感謝的話寫在小貼紙上,再說給對方聽,并把小貼紙貼在大樹上,制成海報。練習致謝的班會課上,學生都很樂意向身邊的同學進行致謝,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感謝是發(fā)自內心的,收到感謝的同學感覺開心、快樂。
三、回顧跟進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shù)婪颉さ驴死姿固岢觯鹤铌P鍵的因素是分擔責任,這是對提出來討論的問題進行認真思考,并探索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法的一個過程。分擔責任的最好方式就是問:“我們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專注于解決方案,讓學生共同參與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可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剛開始專注于解決方案時,學生可能不知道要解決什么問題,我們可以在課室貼上一張紙,讓學生把班上出現(xiàn)的問題寫上去,但要注意只寫現(xiàn)象,不寫人名。如果提出的問題不止一個時,我們可以選取一個或兩個問題來解決。當學生提出的解決方案過多時,我們可以以表決的方式來決定一至三個解決方案,做成海報張貼在課室。對于解決方案,我們要做到每天回顧,跟進執(zhí)行情況,這樣才能做到“和善而堅定”。如,學生發(fā)現(xiàn)我們放學排隊吵鬧、不整齊,針對這個現(xiàn)象,大家提出了排隊要自覺,不說話,互相監(jiān)督、提醒,一組一個同學每天輪流負責檢查,并把方案制成了海報。每天我都讓學生對照方案說說做到了嗎?做得怎樣?通過一個星期的跟進,問題得到了解決。
只要多種方法相結合,通過一次次的反復練習,相信學生一定能掌握這些班會技能。當孩子們學會正面管教的班會技能并有機會每天運用時,他們將會一天一點進步,成為出色的給予鼓勵和解決問題的人,成為有責任感、懂得尊重的人。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