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紅
“學導練”的課堂模式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知解惑,變教師填鴨式講解為激情引導體驗,變課后無效作業(yè)為當堂高效測評。新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它生機勃勃,活力無限,充滿生命力。“學導練”模式就是此理念指導下教學改革的成果,通過學生“自主學”、教師“引導學”和當堂“練習學”,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教師在教學《孔雀東南飛》時,采用“學導練”模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引導答疑、當堂鞏固練習三種學習方式,讓學生既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完成了教學的目標,又提高了語文學習的能力。
一、案例背景
《孔雀東南飛》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的文章?!犊兹笘|南飛》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古代敘事詩的成熟。因此,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對情節(jié)把握的基礎(chǔ)上對主要人物形象進行賞析。
二、案例細節(jié)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情導入
2.明確層級學習目標
把握情節(jié);了解人物形象,結(jié)合詩文分析劉蘭芝的形象。
3.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內(nèi)交流分享成果,整合出最佳答案。小組代表發(fā)言,組員補充。小組選出代表發(fā)言,其余小組成員可進行補充。完成目標一,把握情節(jié)。
4.層層追問積極引導
教師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思考人物形象,學生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完成目標二。
首先,初讀指導,厘清形象。第一個問題:劉蘭芝到底是怎樣一個女子?此時要求學生自由回答。
其次,再讀引導,細節(jié)分析。第二個問題,劉蘭芝回家時是怎樣的狀態(tài)?她回家后又是怎樣面對命運的安排的?學生討論,展示答案。此時進一步要求學生自主賞析劉蘭芝返家時的打扮,明確人物形象。
再次,深讀推導,主題初現(xiàn)。引導學生思考劉蘭芝回家之后是怎樣面對紛至沓來的求婚者的?文章為什么要寫她受到眾人的追捧?有學生小聲說一個被休的女子有什么好追求的。這是課堂的一個突發(fā)問題。要求相近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并且給出相關(guān)背景。繼續(xù)追問,既然劉蘭芝得到更加優(yōu)秀的人的追求,為什么不去開始新的生活,反而要勇敢赴死呢?學生展示答案,劉蘭芝對愛情是忠貞不渝的。繼續(xù)引導學生,劉蘭芝用死亡證明什么?學生得出答案,以死明志,用死亡證明自己的態(tài)度,是一種反抗精神。在此補充文學作品中有反抗精神的女子,如祝英臺。
5.當堂練習鞏固
本節(jié)課首先設(shè)置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組組討論、教師引導的方式完成對情節(jié)的概述和人物的分析,并當堂鞏固背誦文段,形成板書,完成了教學目標。在當堂練習上要求學生對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進行總結(jié),這是對本節(jié)課教學的一個延展。
三、案例反思
高中學生有著豐富的閱讀積累,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因此,高中語文課堂是充滿活力的,也是充滿思辨性的。然而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課堂參與熱情不足,思維停滯,語文課堂失去了應有的活力?!皩W導練”的模式強調(diào)改變舊有的刻板的學習方式,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為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變教師“教”為學生“學”,變“教案”為“學案”,重
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學——激情導入、探究學習
為了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在教學的開始,教師首先要精心設(shè)計,運用不同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同時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其次,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內(nèi)容,依據(jù)學生學習程度來確定不同層級的課程目標,使不同層級的學生都能夠有信心和興趣完成課時目標。最后,教師要提供給學生相關(guān)資料,指導學生明確學習方法。
2.導——答疑解惑、引導體驗
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整體感知后,教師應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遺漏的知識點或深層次的疑難問題進行補充提問,對課本知識進行深度挖掘拓展,完善知識結(jié)構(gòu)。
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勇于提出疑問,激勵學生通過小組內(nèi)交流、小組之間交流來解答疑惑。同時教師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依據(jù)教學目標,提出一些有啟迪意義、能有效擴展學生學習廣度和深度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回答,用類比、設(shè)陷阱等多種方式引導。比如教學中對于女子再嫁的問題的延展就是這一原則的應用。
3.練——當堂練習、鞏固拓展
教師在課堂結(jié)束時安排練習,有效鞏固學習成果。對于當堂出現(xiàn)的問題,當堂解決,對于部分上課時沒全部掌握知識點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讓學生完成本堂課的教學目標,要學會舉一反三,能夠解決拓展練習中的問題。
“學導練”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有極大的幫助,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了教育教學質(zhì)量。當然,對于“學導練”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仍然需要我們不斷摸索、實踐、改進、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