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華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授小學生數(shù)學知識的重要途徑,而課堂提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又是不可或缺的。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可以調動小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課堂學習效率,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但當下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所采取的課堂提問方式仍存在一些問題。就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策略
平時具體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問答不可或缺,其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即是指在問答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提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發(fā)散思維,對所要學習的數(shù)學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進而使整個數(shù)學課堂活躍起來。那么在小學生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如何做到有效地進行提問呢?筆者認為教師應做到“六有”,下文對“六有”進行具體闡述。
一、有目的性地進行提問
教師在具體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提問時,應注意所提出問題的目的性,要充分引發(fā)學生思考,切忌只是為了提問而提問。例如,在教學“奇偶數(shù)的特點”時,教師應該突出重點內容,把奇偶數(shù)的特點以及奇偶數(shù)應該怎么區(qū)分詳細地給學生進行講解。在進行提問時應該把握所提問題的針對性,比如“偶數(shù)都有哪些規(guī)律”等問題,要讓學生能夠在教師提出問題后積極地進行自主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把握所學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充分鍛煉他們的自主思考能力。
二、有階梯性地進行提問
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所提出的應當像登階梯一樣,層次清楚,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提問也應當如此,教師提問應當把握深淺度。在向學生教授嶄新知識之初,所提問題就應淺顯易懂,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整個課堂的學生都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來。在課堂教學進程中,教師應當逐漸適當提高提問難度,進而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不能讓他們感覺所學新知識索然無味。
另外,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是存在一些差別的,某些基礎更為扎實的學生在解答問題時相較于基礎稍薄弱的學生而言要更快一點,所以教師在提問時不能只專注于這些基礎扎實的學生,而要調動所有的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把握問題的階梯性,讓整個課堂的學生都能夠去回答問題,而不是礙于問題的難度讓許多學生不敢去回答,這樣才能在短短的幾十分鐘課堂時間里更有效地進行教學。
三、有趣味性地進行提問
在具體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一味枯燥的提問很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覺得數(shù)學只是索然無味的計算,沒有樂趣可言,因此教師應當把握提問的趣味性,進一步調動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提問時可以設計一個生動的情景,讓學生進入情景中去,在情景中思索問題,進而讓他們能夠充分地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所在?;蛘邚娜粘I顚嶋H出發(fā),從中提取出具有趣味性的問題,這樣將日常生活與數(shù)學問題相結合起來,鍛煉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使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課堂之外蘊含的數(shù)學思想。又或者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合適的數(shù)學游戲,寓教于樂,活躍課堂氛圍。
四、有安排性地進行提問
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需要充分安排提問時間,全面考慮,能夠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回答這個問題,不能太匆匆,否則就喪失了提問的目的性。所以,這就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層面去思索所提出的問題,這樣就能估計出學生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的時間。如果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太短,學生一時沒有解答出來,從而教師就容易從學生這邊反饋到錯誤的信息,認為學生對這方面的數(shù)學知識理解得還不夠,進而又提出一些其他的問題幫助學生梳理,但是學生對這些另外提出的問題可能已經(jīng)理解了,這樣就造成了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大大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
五、有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提問
具體教學中,教師進行提問時應注意所提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獨特性,千篇一律的問題總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提問要別出新意,引發(fā)學生獨立思考,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那么,如何做到所設計問題的獨特性呢?教師可以設定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例如,教師在教學“正方形的周長”時,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回憶圖形周長概念以及正方形的特點,進而引導學生自己擺放出正方形,從而讓學生獨立思考怎樣去計算出正方形的周長。
六、有評價性地進行提問
學生給出自己對教師所提問題的回答之后,教師應當及時地進行回應,給予恰當?shù)脑u價。學生給出解答無偏差時,教師在對這個學生表示出肯定與贊許的同時,還應當引導其余學生有無其他想法,這樣充分調動整個課堂學生回答的積極性。學生給出解答偏差較大時,教師切忌一味指責,應當耐心引導學生再次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敢于回答問題,而不是產(chǎn)生一旦回答錯誤就受到老師批評而怯于回答問題的思想。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師在平時的具體課堂教學過程中應不斷積累提問技巧,及時做好總結,這樣才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高效性;同時教師還需做到時刻心系學生,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會得到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白夫玲.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7(23).
[2]陳永珍.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中國高新區(qū),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