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娜
摘要:小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對于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賞識教育是對學生的進步與成功予以重視和贊揚的教育,能夠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提升其核心素養(yǎng)。本文從核心素養(yǎng)角度思考如何應用賞識教育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賞識教育 自信心
核心素養(yǎng)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建立,人們對于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培養(yǎng)人格健全、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自然成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1]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不僅是教育的要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需要,這對學生是有益的。小學是培養(yǎng)自信的好時機。很多研究表明,在這一時期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義。自信是一種催化劑,它可以調動人的所有潛能,使人不屈不撓,不斷努力,最終取得成功。賞識教育是使學生獲得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它強調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勢,鼓勵更多的學生,使他們的情緒得到滿足,持續(xù)學習保持“快樂”的情緒,使學生的感覺、感知、記憶、思維都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活動中,尋求知識的欲望和情感,加強學習,取得求知學習上的成功。[2]
賞識教育教育專家提到:教學之道,道在心靈,心靈上的教育,離不開賞識。曾聽到北京教育專家,史家小學萬平老師講過一堂《教育是溫暖》的一個專題講座,她說自己教學之處給自己的定位是:以自己的努力,使我的每一個學生都獲得益處,以至于對他的一生產生積極的影響……這句話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由此我認為核心素養(yǎng)下依托賞識教育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策略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營造“我能做”的自我表達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
人們總是生活在某種社會關系中?;顒邮菍W生生活的基本形式,活動的過程是學生潛能的雙向可視化的過程。
(一)為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引導他們超越自我
學生往往有很少的機會去表現自我,從而產生了膽怯的心理,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缺乏自信,不敢展示自己,對于這種心理學,應該利用每一個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發(fā)現自己,建立自信,大膽的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除了課堂上的機會之外,他們還可以在課堂之外組織閱讀比賽、書法比賽、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小報比賽、辯論比賽等。
(二)讓學生學會善于競爭,增強信心
信心是提高競爭心理素質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有信心,他就會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各種活動中去,更容易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的最好方法是激勵他們。教師可以開展“尋找優(yōu)勢”等活動,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尋找他人的優(yōu)勢,了解自己有自己的閃光點,增強自信,樹立“我能做到”的積極進取精神。在班級管理中,可以引入競爭機制和干部輪換,每一個愿意為班級集體服務的學生都可以在舞臺上發(fā)布自己的“治理方案”,競爭崗位,最后是“優(yōu)秀方案”。通過這種工作方式,學生具有正確的競爭態(tài)度,對自己充滿信心,工作積極主動,主動性強,認真,自信心也會增強。
(三)教師尊重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
如果某一次,學生幼小而純潔的心靈受到傷害,有可能就改變了他一生的性格,說不定,就失去了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教育學生,得尊重學生,老師要讓學生敢說,能說出自己的想法。自信才能更好的自尊。如果老師批評學生,也應該指出學生的錯誤,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地方。而不應該武斷粗暴地一通批評了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今天老師們尊重學生;明天,長大后的學生也會尊重社會。
(四)老師的贊美教育激發(fā)學生有信心
當學生通過自我表現獲得贊美,體會到被表揚的喜悅時,自信心也會隨之增強;而自信心的增強,反過來又會促使學生更勇于表現自己。只要學生能學會勇敢地展示自己,就是在把握機會,積極進步。
“你是可以學好的,你完全有能力學得更好,希望你繼續(xù)努力,加油!”應該用這樣的話語來激勵學生。而不應該用“你怎么笨得出奇?。 薄澳阕诮淌依镌趺聪駛€呆子”諸如此類的話語刺傷學生幼小的心靈。他們會認為自己是能力不足的,是難以掌握課題的差生,比人家短一截的,致使一部分學生在家長的訓斥、教師的責備、同學的白眼中喪失了自信心,甚至影響到學生的一生。
二、發(fā)揮學生的主要作用,教他們自信的方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心理體驗的獲取和鞏固需要外部信息的不斷刺激。小學生自信心的建立還處于被動階段,應從被動轉向主動,轉變?yōu)樽杂X行為。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超越自我,掌握自信的方法是關鍵。
(一)學會欣賞自己
“我能”和“我不能”雖然只相差一個字,但它們本質上是不同的?!拔夷堋笔浅晒θ耸勘貍涞男睦硭刭|,“我不能”是失敗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失去的是自信,成功的支柱。幫助孩子獲得自我認識和自我認同是他們自信的基礎。只有當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發(fā)現自己的長處,并知道自己有東西可以向他人學習時,才會有自信。因此,老師或父母總是欣賞的眼睛找到最好的學生,通過原則性、藝術性地贊美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設立星期五批評日,召開課堂小組討論“關于我的優(yōu)點”或“告訴我關于他的優(yōu)點”,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所以他們總是感到“我能”。
(二)在你的鼓勵中獲得信心
現代的兒童教育觀念提倡鼓勵兒童。心理學家說,被鼓勵長大的孩子學會了自信。為了樹立小學生的自信心,教師應該鼓勵孩子及時、恰當地思考、去做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展示自己的技能。學生在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即使是一點點的努力,就能克服小的困難,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當場的表揚。教師應該盡力使他們有獲得成功的感覺,因為成功是建立自信的動力。老師鼓勵學生說“你比上次做得更好”和“你能做好”之類的話。但如此簡單的三個或五個字在學生心中“埋”著信心的種子。因此,我們的老師應該注意鼓勵學生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特別是要鼓勵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認識到他們的小亮點,這樣他們才能獲得成功的經驗和自信的一步。
(三)在對比中獲得自信
小學生不能有意識地調整、檢查或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他們意志薄弱,受到強烈的暗示。正因為如此,當我們培養(yǎng)小學生的信心時,我們就能給予他們比較的信心。同學和同學之間的比較可以激發(fā)他們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此外,今天和昨天的對比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對一個取得進步的學生說:“你今天說得很好,你比昨天做得更好?!甭犂蠋煹目隙?,也會增強學習的信心。
(四)學會自我提示
鑒于自己自信心不足,選擇自信相關的語錄或具有激勵作用的詞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來暗示和鼓勵自己,從而獲得自信,勇敢面對困難,克服困難,贏得勝利。為相對論奠定了偉大基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小學時是個“傻孩子”,有一次老師讓每個學生做一個小凳子,當他拿出自己的長凳時,學生們大聲笑了起來。他告訴他們,這張不體面的板凳是他的第五張,而前幾張比這更糟。顯然,年輕的愛因斯坦有一種自信,使他能夠不斷地攀登科學之路,最終取得豐碩的成果。我每接一個新班,都要給他們講科學家愛因斯坦做板凳的故事,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潛力,相信自己通過努力一定會獲得成功。
三、注重集體的影響,鼓勵學生進步
班級是孩子表現的最好舞臺,在這個舞臺上,要給孩子每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
(一)重視“課堂”和“班會”
課堂上,充分利用表揚和表揚,以一種有益的方式鼓勵學生,激發(fā)他們最大的潛能。鼓勵學生發(fā)言,說錯了不要緊,沒人抓住你的“小辮子”不放,只要大膽就行。班會上,把機會留給每個學生,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本周的進步和優(yōu)點,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讓孩子品嘗更成功的喜悅。同時,給孩子一個合理的目標或期望,激發(fā)孩子的自信和積極。
(二)通過集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班級榮譽感,給予每個人鍛煉的機會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是使學生增強自信的有效手段。給每位同學展示自我的鍛煉機會,對積極參與的同學及時給予贊揚,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雖然有的時候全體同學參與活動的效果并不是期待中最好的,但是學生們走過的那些心靈路程能夠使他們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增強集體榮譽感,樹立自信心。
(三)協調家庭教育的影響,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沒有尷尬的環(huán)境中感到舒適,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容易被激發(fā)。然而,在緊張和沉重的心理負擔的氛圍下,容易產生高焦慮、低自尊,排斥外界刺激的情緒。因此,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教師對學生的欣賞是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良藥。父母的言行也很重要。父母應該樂觀勇敢面對現實的性格,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熏陶,樹立自信。
四、結語
賞識教育體現了核心素養(yǎng)教育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現代教育中以學生為主體,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信和勇氣在一個人的智力和身體的發(fā)展中所起的作用都有著基石性的支持作用。教師和學生要合理的運用賞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推動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褚宏啟,張詠梅,田一.我國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及其培育[J].中小學管理,2015,(09):4-7.
[2]劉曉.淺議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祖國,2018,(10):141.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學會“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課題“核心素養(yǎng)下賞識教育實施策略的研究” (XH20170363);作者單位:大連理工大學附屬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