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芳
摘 要:進入信息大爆炸的21世紀,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尋求知識、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成為新時代教學領域的新課題,也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的重要基礎,主要進行關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探究性學習模式的簡單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探究性學習;研究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也是一個變革的時代。探究性學習模式正是在時代發(fā)展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的教學模式。時代不同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味地強調接受和掌握當然不行,如今更重要的是自主學習能力。而探究性學習模式正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創(chuàng)新型學習模式,開展研究性學習是中國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
一、探究性學習的簡單介紹
1.探究性學習的特點
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是自主的、主動的、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是靈活的、創(chuàng)新的,探究性學習的結果是體驗性的和綜合性的。
2.探究性學習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占主導地位,強調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成為學生展示才華的場所。
(2)合作性原則。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合作者,而不是權威者。教師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向,為學生提供學習信息,為合作和交流創(chuàng)造學習環(huán)境。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一個結論。
(3)實用原則。探究性學習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只有教師在自己的教學情境中實踐教學,不斷地以批判性和反思性的方式理解教學,才能使教學逐漸走向成熟。學生也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掌握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能力。
(4)完整性原則。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教師以整體性原則為指導,協(xié)調教師、學生、教材等課程資源的關系,進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二、探究性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探究思維
根據學生的教學內容和心理特點,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知識和經驗出發(fā)。提出一些不僅讓學生感到熟悉,還需要用腦筋去解決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思維的主動性。
2.自由選擇激發(fā)研究興趣
保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最佳途徑。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地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創(chuàng)造性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自由選擇視角,選擇不同的方法探索解決方案,從而保持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興趣。
3.自主選擇探究內容
語文課文中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個或幾個內容來探索。每個人可以帶著自己的問題去書中尋找答案,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4.自主選擇探究伙伴
在課堂上,探索相同內容的學生可以組成臨時的研究團隊并一起學習。這樣,每一個班級的合作伙伴都會有所不同,有多方面的互補優(yōu)勢,而自由選擇探究伙伴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探究性學習的興趣。
5.開放課堂,創(chuàng)造探究環(huán)境
探究性學習不需要教師在課前準備標準答案式的講解,但需要教師在課前要把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資料預備足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指導學生解決問題。保證學生都能很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生自由學習期間,支持學生談論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然后分組討論,通過他人和自己解決問題,使學生能夠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6.放下練習,積極提問
在探究性學習中,應該鼓勵學生提問,小組學生應該互相討論。教師只負責從旁指導,允許有不一樣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在探索中增長知識,增長才干。
7.優(yōu)化評價,保護探究積極性
教師應即時、即地、即興地評價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同時,也應該考慮個人和集體活動??梢圆扇〗處熢u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相互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評價”,保護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三、探究性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1.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
探究性學習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改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同時還能促進教師專業(yè)結構和知識結構的優(yōu)化。
2.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研究性學習教學強調學生的參與體驗,強調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和回答自己的問題,解決自己的問題,從而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但強調學生主體性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主動地讓學生主動放棄自己的主導作用。
3.加強學校、社區(qū)和家庭的合作
研究性學習作為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突破了教科書的局限性,向整個社會敞開了時間和空間。因此,必須立足學校,加強學校、社會和家庭的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拓寬信息收集渠道,保證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普遍性和多樣性。
綜上可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知識內容的多樣性,擴大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同時還能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自我意識,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我國的探究性教學還不夠完善,仍需進行研究和完善,本文在此僅是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進行了簡單討論,希望對探究性學習的研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黃祥娟.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9):274.
[2]徐和平.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研究[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9):292.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