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語詩
摘要:視覺符號和藝術形象在當今的平面設計領域應用廣泛,將其轉化為語言藝術,表達出特定信息,是視覺符號和藝術形象應用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本文首先對平面設計中常用的視覺符號和藝術形象進行分析,包括圖像符號、指示符號、象征符號等,進而探討其語言表達策略,以期為相關設計活動提供參考。
關鍵詞:視覺符號;藝術形象;語言轉化
平面設計可以看作是利用視覺符號和藝術形象進行信息傳遞的過程,使用的各種符號和形象都有其特定的視覺語言,并能夠通過直接運用、組合運用等,呈現(xiàn)出更加豐富的信息內容。隨著平面設計整體水平的提升,對視覺符號與藝術形象的運用方法也更加靈活,應積極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探討將兩者轉化為視覺語言的可行策略。
一、平面設計中常用的視覺符號和藝術形象
(一)圖像符號的運用
從視覺角度來看,一幅完整的圖像設計作品可以看作符號與象征的集合,無論是圖形、照片、廣告還是影視畫面等,都能夠體現(xiàn)出事物在人的心靈中的一種映像。圖像符號是圖像的基本組成部分,每種符號都有其特定的含義,具體可分為具象與抽象兩大類。比如我們熟悉的肯德基白胡子老人形象,采用的是具象的寫實手法,其原型即肯德基創(chuàng)始人哈蘭·山德士??系禄蜗髽酥镜某晒λ茉炫c其圖像符號的選擇有密切聯(lián)系,這充分說明,物相符號的合理選擇可以起到良好的視覺傳播效果[1]。
(二)指示符號的運用
平面設計中的指示符號運用十分廣泛,其圖形元素較為簡單,語義也較為固定。正常人在看到指示符號時,可以較為容易的理解其所表達的含義。這種符號在公共場所的知識標牌上非常常見。比如馬路兩側的交通指示標志、工程現(xiàn)場的安全指示標志、商場中的電梯、衛(wèi)生間指示標志等。指示標志的常用圖形元素包括箭頭、三角形、圓形等。即使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下,人們看到指示符號,也可以在其指引下找到自己的目標。在平面設計運用指示符號可以進行最直接的語言表達。
(三)象征符號的運用
象征符號可以理解為借助具體圖像,表達主觀臆想,將人們的思想、情感與客觀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并使其成為不可分割的部分。比如我國五星紅旗上的大五角星和四顆小五角星都有其固定寓意,五顆五角星聯(lián)綴在一起,象征著革命、富強和團結。相比于指示符號,象征符號所要表達的語言含義往往更加復雜,可能有多層含義,比如五角星的黃色象征著中國人是黃種人,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個尖角與大五角星中點點相對,象征著中國人民緊密圍繞在共產(chǎn)黨周圍,以共產(chǎn)黨為核心,接受黨的全面領導。在平面設計中利用象征符號,更容易引起與受眾的心理共鳴。
二、視覺符號與藝術形象的語言表達
(一)符號語義的傳達
平面設計中的視覺符號和藝術形象多種多樣,要將其轉化為視覺語言,表達出特定含義,則需要充分考慮各種設計元素的自身含義。其中最基本的語言表達方式就是圖像語義的直接傳達,即符號直用方式。這種語言表達方式最為直觀,能夠給受眾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一般商業(yè)的平面設計作品多采用這種語言表達方式,比如著名餐飲品牌必勝客的標志是一個“紅屋頂”,僅使用最簡單的長方形和梯形進行設計,象征著傳統(tǒng)必勝客餐廳的外觀特點,并向受眾傳達美味、環(huán)境溫馨等寓意。再比如,湖北美術學院90周年校慶的設計標志是由一個逗號和句號所組成的,象征著建校九十周年這一重要的里程碑,同時寓意繼往開來,語義表達較為明顯。
(二)圖像語義的傳達
圖像語義傳達不僅是平面設計的重要方法,也是自古以來人們進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在人類還沒有使用文字之前,就應景采用圖像進行信息交流,比如畫出猴子、樹木等形象。其特點是語義的共同性,不分國家、不分民族,看到圖像即可領會設計者所要表達的含義。對于現(xiàn)代平面設計而言,圖像語義的表達則是利用一個個藝術形象進行信息傳遞,可以采用寫實手法,也可以采用模擬手法,在對現(xiàn)實事物進行抽象和再現(xiàn)的過程中,加入設計者所有表達的含義,突出設計主題,與受眾進行視覺和情感的溝通。
(三)輔助符號及背景語義的傳達
在平面設計過程中,一幅完整的作品不僅包括主要符號或形象,還包括輔助符號及背景,這些元素可以自己表達某方面含義,也可以對主要符號或形象進行襯托,達到深化主題的目的。利用輔助符號和背景語義進行語言表達,則要深入挖掘客觀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比如春天時萬物復蘇,可以利用破土而出的小草,枝頭剛剛冒尖的綠芽,預示春天的到來。在一幅反對皮草的宣傳畫中,設計者將一只狐貍直接“掛”在了衣架上,提醒人們每一件皮草都是動物的生命,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平面設計過程中,合理運用各種視覺符號和藝術形象,并將其轉化為視覺語言,可以使作品富有寓意,更容易的與觀者建立思想和情感的共鳴,從而實現(xiàn)其藝術價值。應在設計中靈活運用各種語言表達方式,體現(xiàn)平面設計的靈活性。
參考文獻:
[1]趙子江.平面設計藝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
[2]章利國.現(xiàn)代設計美術[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13
[3]黃小華.市場經(jīng)濟時代商品平面廣告設計中的視覺符號傳播研究[J].知識經(jīng)濟,2017 (1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