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實驗小學 田銀昌
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習作能力和提高技巧水平?在實踐教學中,我采用多管齊下的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倍嘧x書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情操,還為他們建立了一個開放式的素材庫。
1.積累生活
農(nóng)村有美麗風光,有不同的勞動方式,我們帶領學生到田野去走一走、看一看、說一說、繪一繪、寫一寫,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校園生活更是學生所熟悉的,有他們開心的事、煩惱的事,長期積累,就能豐富學生的素材。
2.積累語言
“厚積而薄發(fā)”所強調(diào)的就是寫作要博覽群書,而閱讀是積累語言的最好方式。對此,我首先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即每天中午半小時。閱讀的材料,一方面向家長推薦閱讀書目,另一方面由學校圖書室和閱覽室提供。為了保證閱讀質(zhì)量,培養(yǎng)“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我還鼓勵并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如摘抄好詞好句、精彩語段,邊讀邊做批注,寫出閱讀心得等等。這樣促使學生讀得認真,想得深入,提高了他們的分析和概括能力,也留下了一些重要資料,以備后用。當然,教師要通過巧妙的點撥、設計、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使學生從中多渠道吸收知識,開拓視野,拓寬思路,發(fā)展個性。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將讀和寫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彼此交融,和諧運行,而且隨文練筆的選材角度小,內(nèi)容簡短,貼近實際,有利于小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yǎng)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1.隨文練筆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豐富的習作素材,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觀察插圖,描繪一番”“精彩篇章,仿寫片段”“移花接木,摘錄重組”“讀文有感,寫作記錄”“抓住‘空白’,想象補充”。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2.隨事練筆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生身邊的題材更是層出不窮,我經(jīng)常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兩分鐘左右的“頭腦風景”,交流自己最感興趣或印象最深的事及原因,記入相關記載本中,在期末依此評比表彰“金點子大王”。學生身邊的事只要引導得法,常會以小見大,寫出有意義的主題來。如我班學生在報刊上發(fā)表的《嘿!你真棒》《我們班的“快樂王子”》等,捕捉的都是身邊小事,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3.隨時練筆
隨時練筆就是引導學生觀察一年四季的自然景物、自然現(xiàn)象和各種動植物寫日記,如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星星、月亮、太陽,風、雪、雨、露的景象和變幻,各類花、草、樹、木、蔬菜、水果的形態(tài)特點和各種鳥、獸、蟲、魚的生活習性等等。特別是要因地制宜,經(jīng)常把學生帶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觀察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觀,使學生在用文筆贊美家鄉(xiāng)的過程中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陶冶。通過一次次的觀察,學生的視野開闊了,也領略到了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神奇,文章也信手拈來。
4.隨心練筆
隨心練筆就是鼓勵學生寫自己內(nèi)心的苦惱、希望、憂愁等心里話,激勵學生“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和幻想,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一是在習作內(nèi)容上放開學生手腳,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二是在習作形式上放開學生手腳,兒歌、童話、小詩、故事、順口溜等都可以寫,擅長畫畫的寫“圖話練筆”,也是別具一格,很受學生歡迎;三是要保護學生的內(nèi)心隱秘和尊重學生幼稚甚至可笑的想象;四是要抓住一些學生想一吐為快的機會。我想:語文新課標提出了“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理念,這不是很好的教學契機嗎?
設計一些作文活動,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習作題材,又可以激發(fā)學生情緒,誘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從思維到文字的轉(zhuǎn)化,并大規(guī)模提高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及寫作水平。
1.游戲競賽活動
把游戲引進課堂,可以讓學生盡情地參與各種有趣的極其放松的游戲,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感情,給他們造就一個又一個的興奮點。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獲得的認識是自覺的、沒有負擔的、輕松愉快而又感受深刻的。抓住這一特點,可把學生的興趣遷移到寫作上來,引導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愉悅的游戲環(huán)境中把游戲過程寫下來,使學生既玩得愉快,又寫得輕松,解決了寫作中“無米之炊”的問題,從而掃除畏懼作文的心理障礙。
2.挖掘教材活動
學習了故事類、戲劇類、劇本類的課文,讓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學習了《三亞落日》《九寨溝》等寫景文章,讓學生當導游,練習將課文改寫成導游詞;利用教材上的口語交際提供的內(nèi)容舉行辯論賽……這些活動都成了學生很好的作文題材。
3.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還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走向社會,了解、認識社會,參與一些社會活動,與人交往,體會人間冷暖,感悟人生真諦。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認識大自然的萬事萬物。
在教學中,我為學生建立了習作檔案,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與成就,體驗快樂,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揚后,勢必增強習作的信心。今后,我們在抓好訓練、積累的同時,還要在作文批改和講評上進一步探索,要嘗試指導學生進行網(wǎng)上作文,讓學生把自己的習作發(fā)表在作文網(wǎng)或?qū)W校網(wǎng)頁上,與小網(wǎng)友交流。
總之,對于作文教學,我們還要在實踐中不斷思索、不斷探究,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寫作的樂趣,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