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正海
【摘要】生活化教育理念運用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對于激發(fā)學生寫作靈感,積累寫作素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落實生活化的作文教育理念,以學生生活實踐經(jīng)驗為依托,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意義;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明確了生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誠然,對于每一門學科而言,其知識點都是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運用,有利于加強語文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作文作為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言表達、綜合能力的直接體現(xiàn),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指導的過程中,應當落實生活化教育理念,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給予學生寫作的靈感,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全面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一、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內(nèi)涵
所謂生活化教育,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將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內(nèi)容、元素等有機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加深學生對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生活化教育理念運用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促進小學語文教育改革。
二、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
寫作需要靈感,有感而發(fā),方能寫出好的作文。然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知識積累不足,生活經(jīng)驗不足,導致學生往往因為缺乏寫作的靈感而導致作文質(zhì)量低下,同時也會導致學生寫作畏難情緒的產(chǎn)生。在此背景下,生活化教育理念運用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元素、經(jīng)驗等,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例如,寫一篇關于“吹泡泡”的300字左右的小作文,如果讓學生憑空捏造,勢必會使作文因為缺乏真情實感而質(zhì)量低下。筆者在指導學生作文的過程中,首先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到操場上,讓學生真正地吹泡泡。對于小學生而言,吹泡泡可以說是他們的最愛。學生吹完泡泡以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回到教室,讓學生回想剛剛吹泡泡的場景,進行作文寫作,學生必然有感而發(fā),寫出好的作文。
(二)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作文素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文是對學生生活的提煉、加工和美化。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運用,有利于幫助學生有效地積累寫作素材,夯實學生作文寫作基礎。例如,春天的季節(ji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校外春之美景,漫山遍野的鮮花,溫暖的陽光,和煦的春風,都是學生寫作中的最佳素材。在日常的作文指導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中一點一滴事物的習慣,通過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積累,夯實寫作素材,為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活化教育理念運用的對策
(一)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
小學生應當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生活的習慣,方能不斷積累寫作素材,激發(fā)寫作靈感。筆者在指導小學生作文寫作的過程中,時常會有目的、有意識地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首先,養(yǎng)成每日練筆的習慣。每日練筆,讓學生將一日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如星期天和爸爸媽媽游玩、在家?guī)妥黾覄盏?。每日的記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生活的習慣,并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水平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次,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意識。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引導和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例如,春天來了,百花盛開,教師說:“同學們,你們聞到春天的味道了嗎?”學生們都感到好奇,怎么聞春天的味道呢?教師繼續(xù)說:“今天放學之后,你們在回家的路上仔細觀察,明天來上課的時候,給老師說一說你們所聞到的春天是什么味道的?!睂W生們興趣盎然,并且會注意到日常生活中從未在意過的美景,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二)整合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活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運用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和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不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能夠?qū)D片、視頻、音頻等教育資源有機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有關“太陽”的作文時,首先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方式,通過“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以及朝陽、夕陽等的美圖,給學生營造了很好的作文寫作氛圍,這種假設的場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開展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
作文,應當是學生生活的提煉和升華。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寫作的過程中,應當改變過去學生憑空捏造、虛構式的作文寫作模式,將學生的作文寫作落到實處。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有利于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例如,在重陽節(jié)到來之際,教師帶領學生到敬老院做義工,義工結束之后,讓學生寫一篇心得體會。由于學生都親身經(jīng)歷過勞動過程,整個寫作的過程將會有感而發(fā),最終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綜上所述,在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教師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應當落實生活化教育的作文教學理念,通過生活化作文活動的開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積累寫作素材,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何昌雅.小學語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