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姍姍 向丹
摘 要: 隨著教育國際化的快速發(fā)展,高校英語外籍教師增多。雖然外籍教師在英語教學上有獨特的優(yōu)勢,為英語教學帶來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他們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日益突出。因此,亟須對英語外籍教師教學工作建立常態(tài)化的評估和考核制度。本文探討建立英語外教教學評估體系的必要性和具體方式,以科學、合理地管理外籍教師隊伍,實現(xiàn)外籍教師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 外籍教師 英語教學 教學評估
一、引言
自20世紀90年代便有英語外籍教師到筆者所在學校從事專業(yè)英語教學,至今共有50余名外教曾到學校任教。隨著教育國際化的快速發(fā)展,外教已經成為高校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外教純正的發(fā)音、新穎的教學方式、具體的中外文化碰撞對提高學生英語專業(yè)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活躍學習氛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外籍教師隊伍的不斷擴大,他們在英語教學中的缺陷漸漸暴露,急需建立外籍教師教學效益的評估體系,以此合理、科學地管理外籍教師隊伍,實現(xiàn)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二、英語外籍教師的教學現(xiàn)狀與評估必要性
外籍教師有著中國英語教師難以企及的語言優(yōu)勢,他們對英語國家的文化理解更加透徹全面,多采用表演教學、實物教學、集思廣益等方法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主張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真實、直觀的語言環(huán)境中習得語言。當然,由于中外文化差異和外教個體差異,外教在英語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語言水平的差異阻礙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缺乏對中國文化、中國學生的了解,對學生的要求過高或過低;沒有循序漸進的教學計劃,考試成績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不了解學校的教學規(guī)章制度,等等。
由此可見,外籍教師在英語專業(yè)教學中有獨特優(yōu)勢,但同時存在問題。隨著外教隊伍的不斷擴大,在外教管理和教學評估上的問題日益突出。首先,外教由學校外事部門通過網(wǎng)上招聘、中介服務等渠道引進,對外教的教育背景、教學能力等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外教到校后,教學單位對外教在教材選用、教學進度、教學計劃等方面缺乏有力的監(jiān)管,對外教的教學管理存在松、散、寬等問題,出現(xiàn)外教私自調課、提前下課等教學事故。
學校聘請外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專業(yè)技能,提升學校的英語教學水平,實際上部分外教的教學效果根本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個別外教甚至完全不能勝任教學工作。只有建立英語外教教學效益評估體系,對外教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進行嚴格的督導,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外教資源,促使其改進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水平,實現(xiàn)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三、英語外籍教師教學效益的評估現(xiàn)狀
筆者曾隨堂聽課了解四川文理學院9名英語外教的教學情況,向外教授課學生發(fā)放問卷調查,與個別學生交談,對外教的教學情況進行了初步評估。學生對外教的教學效果有五個評價等級:好、較好、一般、較差、差,其中僅4位外教獲得“好”的教學評價,3位獲得“較好”的評價,1位外教的評價為“一般”,1位評價為“較差”。部分學生認為外教授課對提高英語口語水平有幫助,但同時認為外教授課內容淺顯,收獲不大,缺乏教學重心。《中國青年報》曾對外教教學效果進行了調查,77.11%的受訪者認為外教教學目的不明、內容空洞,51.7%的受訪者希望學校對外教設立明確的教學效果評價標準,受訪學生更傾向于讓中國教師講授專業(yè)課程。由此可見,建立外教的教學效果評估體系已是一項迫不及待的任務,唯有這樣外教聘請才不會流于表面形式,才能充分利用學校的外教資源,提高學校的英語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1.當前的評估方式
據(jù)筆者了解,四川省內大部分二本院校沒有系統(tǒng)、明確地對英語外教進行教學評估,造成外教聘請成為門面工作,沒有充分發(fā)揮外教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甚至出現(xiàn)個別外教鉆空子的現(xiàn)象。目前,筆者所在學校對外教的教學評估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首先,召開學生代表座談會了解外教教學情況。教學單位會定期召開學生教學意見座談會,了解外教上課情況,讓學生提出外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由于參加座談會的學生人數(shù)和座談時間有限,討論話題涵蓋教學的多個方面,因此對外教教學情況的了解很有限。另外,由于外教憑借其輕松幽默的教學風格贏得了部分學生的喜歡,學生對外教教學存在片面的看法,不能如實地反映外教的教學情況,因此,通過學生教學意見座談會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外教的教學效果。
其次,中國合作教師和領導隨堂聽課了解外教教學情況。學校每位外教都配有中國合作教師,合作教師主要給予外教教學方面的幫助和指導。但是,合作教師有較重的教學科研任務,很少主動旁聽外教的課,對外教教學的督導主要由教學單位部分領導完成,但是效果不顯著。聽課制度是評估教師教學的一種通用方式,但是往往一學期下來前往聽外教授課的老師少之又少,某些外教從到校任教至任期結束未被聽過課,加之課后沒有詳細的反饋意見,中外教師缺乏相互的交流學習,聽課制度難以真實有效地衡量外教的教學水平,達不到全面評估外教教學效果的作用。
再次,通過組織公開課評估外教教學情況。教學單位每學年都會組織在校外教上一次公開課,由學院領導和部分教師對外教的公開課進行評估。擔任英語語音、英語口語課程教學的外教,一般采用游戲、競賽等有趣的教學活動組織課堂教學,其公開課獲得了不錯的反響,一些課程如英語寫作、商務英語協(xié)商等專業(yè)性較強的課程,外教教學效果就不理想,如:知識點講解不透徹,師生互動不夠,課堂掌控力較差等,且公開課大都是提前做好充足準備,因此僅憑一堂公開課也不能判斷外教的教學能力到底如何,對一些表現(xiàn)較差的外教缺乏有效的手段督促其改正和進步。這樣,公開課僅僅是對外教的中期教學檢查。
2.中外英語教師評估的差異性
各高校對中國英語教師有一套完整的教學評估體系,主要以學生的考試成績和過級率、學生和同行的評教、學校的教學督導、教學能力比賽等方式評定中國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盡管這些評價方式能大致反映教師的教學效果,但是難以體現(xiàn)出教師的日常教學行為表現(xiàn),并且這種評價體系突出了學生成績和主體評價的作用,使學生的學習目的和教師的教學目的都被扭曲,難以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持久性,遏制教師對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存在程序化和表演化等問題。
如今,大部分高校以同樣的方式評估外教教學效果,這樣就會出現(xiàn)評估效果不顯著、評估意義不大等問題。首先,外教對學生成績的評定標準和評價方式與中國教師不一樣,部分外教采用個人陳述、演講、課程論文等考核形式評定學生成績,除非學生經常性缺席外,大都會給出很高的分數(shù),甚至有給滿分的,因此,單憑學生的成績斷定外教的教學效果是不全面真實的。其次,外教一般使用自己準備的教材,沒有按照學院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計劃進行教學安排,甚至不使用學校指定的教材和不寫教案,教學單位沒有向外教交代學期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或要求外教提供詳細的教學計劃,因此很難在這些方面對其進行檢查和考核。由此可見,建立外教教學評估體系是急需的。
四、英語外籍教師教學評估體系的構建
只有加強對外教的教學評估與考核,才能更好地調動外教教學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就要求建立科學的評估模型,對外教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情況、教學效果等進行多方面評估,既要體現(xiàn)外教的教學能力,又要促進其教學水平的提升,既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又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明確評估項目。泰勒提出,教育評估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根據(jù)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內容、方案和教學活動,并根據(jù)行為目標對教學活動效果進行評估,以此判斷實際教學活動的效果實現(xiàn)預期目標的程度。因此,對英語外教的教學評估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與教學目標緊密相關的評估項目包括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能力、教學思維能力和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通過評估其教學目標的制定、課堂聽課和學生反饋、考核教學方案等多種方式達到評估目的。
二,明確評估主體。確立了評估項目后,應科學地確立評估主體,而能最合理、最有效地反映外教教學效果的行為對象就是學生??梢酝ㄟ^評估學生對教學的滿意程度、測定學生的學習獲得程度、檢測學生的知識運用程度、學生對教學的成果創(chuàng)新程度對外教教學效果進行評估[2]。采用問卷調查、測試成績、交流能力、自學能力等方式,結合外教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情況、課后作業(yè)批改等全方位地評估外教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外教教學能力提升是評估主體之一,來自中國英語教師的評價也可以作為評估依據(jù)。
三,確立評估機構和機制。學校教學評估部門應建立外籍教師教學評估小組,成員由教學單位、外事部門、合作教師、學生代表組成,共同推動外教教學效果評估。召開外教教學工作專題座談會,聽取學生對外教教學工作的意見;制定和完善調查問卷,廣泛深入收集信息;召開外籍教師教學座談會,收集有關教學意見,進行反饋和有效溝通;推動專家、同行評教制度化,評教結果作為重要的依據(jù)量化評估結果;由教學單位、評估部門和外事部門對外教進行學期末綜合考核,三個部門考核內容各有側重,形成全面客觀的考核材料。唯有這樣才能規(guī)范化管理外教隊伍,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充分實現(xiàn)外教聘請的價值。
五、結語
為了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形勢新發(fā)展,更好地聘用和發(fā)揮外籍教師的作用,對外籍教師教學工作建立常態(tài)化的評估和考核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通過確立評估項目、評估主體、評估機構和機制構建英語外籍教師教學效果評估體系,有效全面地對外籍教師教學進行評估,形成意見反饋和改進措施,不斷提高外籍教師英語教學水平,促使科學合理地管理外籍教師隊伍,實現(xiàn)外籍教師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閆建華,劉建剛.外籍教師在中國的英語教學透視[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17(2).
[2]陸少穎.基于柯氏模型的教師培訓評估模型研究[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3(12).
[3]郝家榮.通過中外教師授課方式評價大學英語課堂教學[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8).
[4]陸璐,董金偉.文化定型對高校英語外籍教師教學效果的影響——基于定型理論的分析[J].外語研究,2015(5).
專項立項:外籍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效益問題研究——四川文理學院為例(項目編號:2015GY023Y),校本一般項目,吳姍姍主持,向丹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