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復習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課型。很多教師能意識到其重要性,卻苦于不知如何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往往采用了填鴨式的教師“一言堂”的模式,導致復習課課堂效率極其低下。因此,教師應掌握復習課的特性,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精心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才能提高復習課的效率,最終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復習課;效率;策略
【作者簡介】蔡淑真,青礁小學。
復習課是對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所得進行梳理與總結而設置的一種課型。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大部分英語教師能深刻認識到復習課的重要性。但遺憾的是,不少教師采用的是較為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即“教師一味地講,學生一味地聽”。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與認知特點,這樣的復習課模式枯燥而低效,既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無法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主動而有意義地建構知識,達到復習課應有的教學目的。因此,改變小學英語傳統(tǒng)填鴨式的復習課模式,提高復習課效率,成了亟待解決的課題。筆者結合教育心理學與平時的復習課教學實踐,從復習課的特性,探討并總結了一些教學活動的設計,以提高復習課的效率。
一、整合知識,使復習系統(tǒng)化
學生所學的知識,并不是孤立地、零散地存在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的。教師應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地歸納與整合,使其成為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框架。因此,在備課時,教師應通讀全冊教材,深入解讀文本,或以單元,或以主題進行知識的整合,使之系統(tǒng)化。如,復習五年級上冊內(nèi)容時,教師通讀全冊教材,抓住一條主線“All about Robin”,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和第四單元進行知識的整合。將這兩個單元中有關Robin的年齡、性別、外貌、性格、能力幾方面進行梳理與整合。并以“設計并談論自己理想中的機器人”為任務驅動,從Wu Yifans Robot到教師的Dream Robot,再到學生自己的Dream Robot, 層層推進,主線清晰,讓學生在富有情境的語言操練中完成知識的建構,達到了預期的復習目的。
二、備好學情,使復習針對化
備好學情是復習課成功與否的前提條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不一,學情不一,因而教師對學生學情的分析與把握至關重要。只有教師對學生的學情有足夠清晰的掌握,才能使復習具有針對性,達到真正的查缺補漏和補“谷”搭“梯”,即優(yōu)等生能吃好,后進生能吃飽。需要強調(diào)的是,教師對學情的掌握不僅包括對學生原先所學知識的薄弱點與難點的把控,還應包括對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認識。根據(jù)元認知理論,人類學習的方式并不相同。有人是聽覺型學習者,有人是視覺型學習者,有人是動覺型學習者。因此,教師應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或活動,讓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生在復習課上均有適當?shù)膶W習體驗,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設計閱讀練習以滿足視覺型學習者的需要;設計角色扮演以滿足動覺學習型者的需要。總之,不同學習型者,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聽說讀寫各有涉及,進而技能兼顧。
三、注重講練,使復習技巧化
復習的技巧化主要指向教師的“講”上。教師的“講”是門藝術,教師應學會“精講”,如多項知識講聯(lián)系,容易混淆講對比,啟發(fā)思路講規(guī)律等。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復習課最忌諱的就是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只有精講,再配以精練,講練結合,方能使復習技巧化?,F(xiàn)提倡的任務型教學法,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講練結合的途徑。經(jīng)過適當?shù)娜蝿涨拜斎?,再到最后的任務完成,教師精講,學生精練,講練結合,交錯進行,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真正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最終提升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關注形式,使復習趣味化
小學復習課往往內(nèi)容非常多,一節(jié)課的容量非常大。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與學習特點,他們的注意力維持的時間并不長,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一節(jié)課所設計的教學活動枯燥單一,小學生的聽課效率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在設計復習課教學活動時,就更應該考慮教學活動形式的新穎性與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其學習的興趣,提高復習課的效率??紤]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不難想到,可以從游戲、競賽等方面下手。如在教授外研版有關節(jié)日復習課All about Festivals 時,教師不僅設計了猜謎游戲,讓學生分成兩大組進行PK,學生在游戲與競賽中不僅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也復習鞏固了舊知。
五、教授方法,使復習發(fā)展化
《英語課程標準》在關于學習策略的章節(jié)中提到: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才能使復習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活水源頭”,讓學生的學習與能力得到真正的發(fā)展。需要指出的是,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并不是硬生生地將方法教給孩子,而是潛移默化地滲透,如思維導圖在復習課中的運用,即以圖為媒,幫助學生梳理建構知識。思維導圖的運用,能潛移默化地訓練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
總之,教師應在充分掌握學生學情的基礎上,注重知識的整合,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與思維框架;切忌傳統(tǒng)的滿堂灌,而應精講精練,講練結合,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同時關注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教授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策略,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方能使復習課高效。
參考文獻:
[1]吳惠美.論提高小學英語復習課效率的策略[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5:89-92.
[2]朱寧寧.巧用思維導圖,讓小學英語復習課1+1>2[J].課程改革的回顧與展望,2016: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