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蓓芳
【摘要】中職語文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包括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表達能力等)、理解能力、閱讀能力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外國文學存在眾多優(yōu)秀的作品,將外國經(jīng)典文學在中職語文的課外閱讀中加以引入,不僅可以使得學生擴大閱讀的知識面,擴大知識視野,也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了解外國文學,以此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識量的儲備。
【關鍵詞】外國文學;中職語文;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中職是培養(yǎng)學生儲備知識,提高綜合能力的重要階段,在中職語文的教學要求中,明確規(guī)定了學生應該大量地閱讀文學作品,無論是國內(nèi)文學作品還是外國文學作品,學生都應該廣泛地涉獵。學生在中職語文的課堂外進行外國文學的閱讀,如果能體會作品的語言描寫、技巧和特點,并能根據(jù)作品體會作者的中心思想,揣摩作品的寫作背景,那么,學生在長此以往的課外閱讀中,將會體驗到文學作品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魅力,以及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以此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基礎,若想要學生高質(zhì)量地進行課外閱讀,需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加以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以此起到輔助的作用。教師需要運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閱讀興趣加以激發(fā)。比如,在學生未進行相關作品的閱讀以前,教師可以將作品的寫作背景、作者的個人經(jīng)歷對學生加以講解,并將作品的內(nèi)容與之相結(jié)合,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目的。如此,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動力,也有利于提高外國文學作品在學生心目中的吸引力,從而使得學生可以自主地進行作品的課外閱讀。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唐·吉訶德》這篇作品時,便可以將作品中的概述內(nèi)容和社會背景對學生加以講解,使得學生不僅可以對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西班牙國家的各種矛盾加以了解,也可以在了解了作品的概述內(nèi)容之后對其中的內(nèi)容產(chǎn)生高度的興趣,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實現(xiàn)自主性課外閱讀的目的。
二、合理科學地引導
將外國文學引入學生的課外閱讀之中時,教師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中職的部分學生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認為在中職階段只要學好專業(yè)技能即可。語文作為公共課程,部分學生認為學與不學并不重要,與其將時間花在課外閱讀上,不如將時間用在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上,同時,課外閱讀并不能以學習成績的直接方式加以體現(xiàn),從而使得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不高。針對此錯誤的觀念,教師需要對學生以及家長進行糾正,使得學生可以明白,在課外閱讀中閱讀外國文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綜合素養(yǎng),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增加知識儲備,也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學生不斷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在以后的人生中實現(xiàn)終身性的學習,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師不僅需要引導學生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也需要引導學生合理、正確進行外國文學的課外閱讀,使得學生能夠?qū)崿F(xiàn)對文學作品的正確理解。比如學生在閱讀莎士比亞戲劇之《哈姆雷特》時,部分學生存在過多地關注哈姆雷特的悲劇結(jié)局,對此產(chǎn)生同情心理的現(xiàn)象,而沒有對作者所反映的深層次思想加以思考和揣摩,使得學生的認知尚且停留在較為淺顯的層面。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對作品加以體會,以深層次理解作品。
三、教授學生閱讀的技巧
當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需要將正確的閱讀技巧傳授給學生,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學內(nèi)容,達到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目的。比如,如果閱讀的文學作品為小說,那么可以選擇略讀和泛讀的閱讀方式,只要對全文的大意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寫作線路有所理解即可。而如果學生是閱讀的散文或者詩歌,那么則可以采取精讀的閱讀方式,邊讀邊思考,重復性進行閱讀,并對散文中所包含的人物形象、寫作手法加以仔細分析,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以此達到深入體會作者作品的目的。
四、與課外寫作相結(jié)合
中職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膶懽?。學生在課外的閱讀中,雖然獲得了一定的閱讀量,但是閱讀能力、理解能力、領悟能力以及寫作水平并沒有明顯的提高。而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為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更多只是單純閱讀,而忽略了思考和感悟,部分學生在閱讀了作品以后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法,但是并沒有以文字的形式加以記錄,也沒有深入地進行思考,如此一來,便使得靈感如流星一般稍縱即逝,學生的寫作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并且,學生沒有養(yǎng)成文章的寫作練習習慣,如此,便會使得學生的閱讀效果不理想。中職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閱讀以后,將自己的感悟加以記錄,以此達到將感悟進行擴展的目的。同時,教師也可以針對作品中的某個人物或者觀點作為引申,讓學生寫一篇相關的文章,教師對文章進行仔細的批改,然后將優(yōu)秀的文章在班級上加以朗讀,作為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
五、結(jié)語
外國文學在中職語文課外閱讀中的引入,不僅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也可以促使學生儲備更多的知識。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只要教師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加以正確引導,學生的閱讀能力、領悟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的提高,以此實現(xiàn)高效率閱讀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新.整本書閱讀不應“放任”自由[J].小學生(中旬刊),2018(5).
[2]李煥玲.語文課外閱讀指導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成才之路,2018(12).
[3]高維萍.課外閱讀教學實踐探索[J].考試周刊,2018(30).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