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節(jié)仲
【摘要】遷移理論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方式,不僅能讓學生順利地掌握新知識,還能夠使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問題,有效降低新知識的學習難度。所以,掌握遷移理論對于學生的學習百利而無一害。本文以小學語文為例子,對遷移理論在字、詞、段、篇章四方面的合理運用進行了分析,旨在為廣大一線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提供裨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遷移理論;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顧名思義,遷移理論即一種學習對另外一種學習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它的應用范圍非常廣,可以應用到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及行為規(guī)范等各方面。任何學習都會受到學習者已有知識、經(jīng)驗、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影響,可以說只要有學習的地方就會存在遷移。遷移過程既能發(fā)揮出鞏固的作用,又能夠發(fā)揮出深化與提高的作用,是學生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技巧。將遷移理論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提升教與學的效率,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
一、遷移理論在識字方面的運用
字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目前較多小學語文老師的識字教學來看,常常喜歡采取單個教的方式,使得教學費時費力又低效。而發(fā)現(xiàn)有些愛思考的老師會采取一字帶多字的教學方法,如在教“木”字時,會順帶教“林”“森”等字,既能夠讓學生對漢字進行區(qū)分,又能記得比較扎實,還會節(jié)省時間,提升教學效率,此種方式就是對遷移理論的應用。生字之間的共性較為明顯,但課文中的生字一般并沒有此種明顯的共性,這就需要老師進行舉一反三的教學。舉一反三的基本條件是挖掘共素、概括學習方式及提供學習機會。如“偏”“資”“勉”等生字,表面看并不存在共性,但如果從多個角度多去分析一下,便能夠發(fā)現(xiàn)這幾個字都屬于形聲字范疇。教學時只需要教給學生“舉一”歸納識字方法即可,如示范講解“偏”字,此字是形聲字,左邊的“人”表示“偏”與人的住處有關,從而歸納出識字方法:看偏旁,明字義。當示范完畢之后,可以引導學生用此種方法來對剩下的漢字進行學習。此過程中看似是學生在自主學習,實質上是老師對學生進行學法引導的過程。課文后面的漢字雖然不存在表面上的關聯(lián),卻存在著某些共性,老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深入鉆研的習慣,自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實現(xiàn)由字到字的學習遷移。
二、遷移理論在學詞方面的運用
詞語是句子、段落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解詞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目前較多老師在進行詞語教學時,總是習慣采取逐個解詞的方式,學生也停留于老師教會一個詞理解一個詞的狀態(tài),不具有自主解詞的能力。這就需要老師進行詞語教學時要懂得舉一反三。比如在學習古詩《登黃鶴樓》時,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出示詩中的詞語,即白日、依、盡、千里目;第二步,示范教“白日”一詞,先解釋“白日”的意思是太陽、白天的意思,然后運用一種解釋古詩詞的方法,即換詞法,用一個通俗易懂的近義詞來替換或者解釋詞語;第三步,用此種換詞法來對剩下的四個詞語進行解釋。通過幾分鐘的自學之后發(fā)現(xiàn),全班大部分學生都能夠以此種方式來解決詞語,并對詩句的大意進行了解。此種教學過程便是促使遷移的有效過程。當然,想要有效實現(xiàn)遷移教學目的,就需要讓學生掌握理解詞語的眾多方式,如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等,確保學生由詞向詞的遷移能夠順利進行。
三、遷移理論在段落學習中的運用
對于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而言,每篇課文都有多個段落,如果老師每次都按照逐段講解的方式,必然會出現(xiàn)費時又低效的情況。老師需要明確,較多課文中的段落結構都有共同要素,只要準確抓住共同要素,就可以實現(xiàn)舉一反三的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而言,一般都會有三個主段,即三個結構大體相同的段落。例如《精彩的馬戲》一課,三個主段“猴子爬桿”“熊踩木球”“山羊走鋼絲”都是按“什么節(jié)目”“怎樣表演”“觀眾反映”的順序寫的。只要老師掌握此段落教學要素,并對學生進行不斷的訓練,能使學生的小學語文學習更加輕松與靈活,更好地解答閱讀題目。
四、遷移理論在篇章學習中的運用
寫作自始至終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小學階段的學生大概會接觸到300篇左右的課文,這些課文有較多的共同要素,如果學生能掌握此遷移方式,就能有效提升寫作能力。因此,需要從兩個角度尋找篇與篇間的共同要素:第一是從大角度尋找,即從每類敘述文的特征著手;第二是從小角度去尋找,即同一大類分為若干小類,如寫人的課文,可以分為寫領袖、科學家等幾小類。通過多角度的歸納與總結,提升學生的遷移學習能力,掌握課文情感的同時,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五、總結
遷移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十分必要,只要老師教給學生學字、詞、段落、篇章幾個方面的遷移技巧,便可以促使學生輕松、高效地學習語文課程。
參考文獻
[1]徐鴻雁.遷移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3(12).
[2]程曉毅.遷移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5(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