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革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蒸蒸日上,整個教育行業(yè)展現出全新的面貌,人才也越來越多樣化。為了提高就業(yè)率,拓寬學生的發(fā)展路線,高校的專業(yè)形式出現多樣化,舞蹈專業(yè)便順應形勢在許多高校內出現。在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也面臨著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如何提高各高校舞蹈教學能力,旨在改善高校舞蹈教學現狀,培養(yǎng)學生舞蹈學習意識,提高學生藝術文化素質,以期達到對高校舞蹈專業(yè)的教學進行改革和發(fā)展的目的。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改革與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47-0109-02
高校是舞蹈教學的主陣地,各大高校積極申辦舞蹈專業(yè),讓學生們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這給我國舞蹈行業(yè)的發(fā)展帶來積極影響。但是新時期各大高校的舞蹈教學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1],如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忽略了辦學初衷,導致舞蹈教學越來越趨向于表面化;華而不實的舞蹈教學,導致學生對舞蹈的理解過于片面,忽略了對舞蹈本身的認識;加之學生們對舞蹈本身的感悟少之又少,這一現象束縛著舞蹈專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一、高校舞蹈教學的意義
舞蹈專業(yè)同其他專業(yè)一樣都是組成高校教育體系的一部分,是學生獲得藝術技能的主要途徑。舞蹈教學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藝術素質,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靈活度,促使他們形成得體的舉止和優(yōu)美的體態(tài),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高校舞蹈教學的現狀分析
1.高校學生舞蹈基礎不一。在大學,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其舞蹈基礎也各有不同,舞蹈基礎差的同學會在動作的掌握及規(guī)范程度上遠遠落后于舞蹈基礎較高好的同學。在老師同樣的指導下,前者學習起來可能會吃力些,會跟不上進度而掉隊,長久下來,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
2.高校舞蹈教學師資缺乏。在如今的各大高校中,非藝術類高校專業(yè)課程老師居多,他們的舞蹈專業(yè)起步相對較晚,很多學校的舞蹈教學人員較少,師資力量相對薄弱[2]。師資力量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的素質能力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甚至有些高校,舞蹈教師還需要身兼多職,擔任教務行政工作,除了完成舞蹈教學任務以外,還要負責學校文藝晚會、迎新宣傳等活動。繁重的工作使得舞蹈教師無法全身心投入到舞蹈教學中去,難以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
3.高校舞蹈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方法守舊。大多數高校已經提前安排好了學生的培養(yǎng)計劃,學生開學后,高校教師會根據培養(yǎng)計劃進行課程講授。高校舞蹈老師大多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來進行舞蹈教學,學生則比較注重動作的模仿,自身缺乏對舞蹈的感悟,這在舞蹈學習中是很大的損失。而舞蹈是有靈魂的,只有深層次理解舞蹈的舞者才能舞出最優(yōu)美的旋律。舞蹈教學需要高校舞蹈教師進行有生命的教學,而不是在現有模式下的死板教學。同時,很多高校只是把舞蹈課作為一門選修課,課時安排少之又少。這就導致學生對舞蹈課程的學習僅限于形式,無法進行系統學習[3]。由于學校不太重視舞蹈教學,很多非藝術類學生對舞蹈認知產生偏差,以為舞蹈只是一種娛樂方式,舞蹈課在學生心目中變成了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獲得學分的課程。
4.高校舞蹈教學模式刻板、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各大高校的舞蹈專業(yè)起步較晚,師資力量薄弱,舞蹈教學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舞蹈專業(yè)的學生大都來自普通高中,大多數學生舞蹈基礎較為薄弱,而舞蹈教師一般以統一的模板進行舞蹈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學生在舞蹈學習中也提不起興趣,導致學生厭學,老師厭教這一惡性循環(huán)。
三、高校舞蹈教學改革與發(fā)展
1.因材施教,平衡差異。為保障教學質量,高校舞蹈教師應因材施教。在開學第一課,通過進行簡單測試,對學生有基本的認知,在教學時采用分層次教學,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跟得上進度,基礎好的同學可以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基礎差的同學在課后勤加練習,爭取盡快追趕上基礎好的同學,保持全班整體水平均等,方便日后教學工作的開展。
2.加強舞蹈師資隊伍建設。高校改革舞蹈教學的核心是加強舞蹈師資隊伍的建設,組建一支專業(yè)、高效的教師團隊。這需要引進高素質的優(yōu)秀舞蹈教師,同時也應使舞蹈老師和專業(yè)課老師具有相同的教學地位,適當提高舞蹈教師的薪資待遇[4],激發(fā)教師工作積極性。學校應堅持為教師提供進修渠道,積極召開行業(yè)交流會,為教師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供有力保障。
3.轉變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法。高校要想改變舞蹈教學的現狀,必須轉變教學理念。首先高校應對舞蹈專業(yè)足夠重視,解決舞蹈教學中涉及的一些問題。從實際出發(fā),完善人才培養(yǎng)計劃,改進課程設置,要讓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舞蹈教學不僅僅只是學習任務,更是讓他們學習舞蹈知識技能,提升藝術文化素質的一門課程。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也應有所創(chuàng)新。以前陳舊的教學方式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要求。高校舞蹈教師可以有效利用現代多媒體進行教學[5],全方位多方面地刺激學生感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校也應積極舉辦各種舞蹈大賽、文藝匯演、學生聯誼等活動,讓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鞏固舞蹈知識。
4.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更新知識體系。改革舞蹈教學,也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高校舞蹈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師生共同探討舞蹈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任何藝術的發(fā)展都離不了理論的支撐,教師應及時更新知識體系,對舞蹈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首先對理論知識進行激情、耐心的講解[6],在學生對舞蹈專業(yè)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之后再進行舞蹈技巧的傳授。而舞蹈基礎較好的學生已經對舞蹈有很大的興趣,可以直接進行舞蹈技巧的傳授。高校教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實踐中探索出更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新模式。
四、結語
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正在快速發(fā)展的舞蹈教育將會遇到種種問題,各大高校應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改進,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了解本校舞蹈專業(yè)狀況,加強舞蹈團隊師資隊伍建設,改進教學模式,更新教學內容等,高校給予舞蹈專業(yè)足夠的重視,這樣的教學才是適合當今現代化社會需要的高校舞蹈教學,才可以使高校舞蹈專業(yè)長足發(fā)展,立于不敗之地,同時也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荔.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關于舞蹈教學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1,(18):226-227.
[2]李韻葳.淺析高校舞蹈教學現狀及改進的對策[J].大眾文藝,2015,(12):229-230.
[3]湯燕.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研究[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28):106.
[4]鄒圣潔.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地方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的策略與路徑[J].大眾文藝,2017,(11):217-218.
[5]唐麗欽.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舞蹈教學改革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31(09):65-66.
[6]趙永琳.關于高校舞蹈教學改革路徑以及發(fā)展戰(zhàn)略的若干研究[J].藝術評鑒,2016,(0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