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朝覺
摘要:目的:對PBL結合互評式教學在神外見習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選取本校2014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120例為研究對象,分為常規(guī)教學組60例及PBL結合互評式教學組60例,對比分析不同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效果及教學滿意度的影響。結果:PBL結合互評式教學組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成績、病例匯報成績、教學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神外見習中,對臨床醫(yī)學生應用PBL結合互評式教學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綜合知識應用能力。
關鍵詞:PBL結合互評式教學;臨床見習;神經(jīng)外科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47-0174-02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神經(jīng)外科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已很廣泛[1,2]。而PBL結合互評式教學應用于神經(jīng)外科見習課的報道較少。本文將PBL結合互評式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對比,報道如下,旨在提高神經(jīng)外科見習教學效果。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2018年3月至2018年5月選取本校2014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120名為研究對象,其中1班60名學生為觀察組,進行PBL結合互評式教學,其中男性36名,女性24名,平均年齡為(22.2±0.63)歲;另選取2班60名學生為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教學,其中男性38名,女性22名,平均年齡為(22.3±0.82)歲。兩組學生性別、年齡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學生均為同一教員進行見習帶教。
2.方法。(1)對照組教學。采用傳統(tǒng)方法進行臨床見習教學。具體如下:①教員首先對學員進行大課理論課知識復習講授。②臨床病例見習:每次見習課有15名學生,5名學生一組,分為A、B、C三組。教員講解臨床病例見習注意事項后,各組對應一病例進行病史采集、查體及病例匯報等操作。③見習結束后對學員進行臨床技能操作、病例匯報考試,總分100分。④見習課結束學生根據(jù)是否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收益等內(nèi)容,填寫教學滿意度調(diào)查表,總分100分。(2)觀察組教學。應用PBL結合互評式教學開展臨床見習教學。具體流程如下:①課前準備:每次見習課有15名學生,5名學生一組,分為A、B、C三組。見習課前教員將理論課復習內(nèi)容分配為三個內(nèi)容,A、B、C三組各自承擔一內(nèi)容并帶有相關臨床問題,學員提前查閱文獻,制作PPT課件。②課堂講授:一組學員選代表進行講授,討論臨床問題,而另兩組學員各選一名代表進行點評評分,教員進行最終歸納總結。③臨床病例見習:教員講解臨床病例見習注意事項后,病史采集、查體及病例匯報等過程也是一組學員進行操作,另兩組學員各選一名代表進行點評評分,教員進行最終歸納總結。④見習結束后對學員進行臨床技能操作、病例匯報考試,總分100分。⑤見習課結束學生根據(jù)是否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收益等內(nèi)容,填寫教學滿意度調(diào)查表,總分100分。
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及秩和檢驗。
二、結果
見習結束時觀察組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成績、病例匯報成績、教學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三、討論
神經(jīng)外科見習課,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過程。不僅是對理論課知識的鞏固學習,而且也是通過對臨床病例進行病史采集、查體、病史匯報、診療計劃制定等過程,熟練掌握臨床技能操作、診療原則,為以后的實習及臨床工作打好基礎。傳統(tǒng)的見習教學方法主要注重于教員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示范技能實踐,而學生多處于被動學習,缺乏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對學生自身所存在的錯誤臨床思維及不規(guī)范的臨床操作認識不夠。而且因為分組關系,每次見習課只能了解一例病例,見習收獲不大。學生也很難通過一兩次見習完全將神經(jīng)解剖、生理、病理知識與臨床病例有效結合[3]。
而PBL結合互評式教學可以改善學生見習學習效果。第一,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4]。課前學生已帶有臨床問題,主動查閱相關資料文獻,并制作PPT課件,學生代替教員進行理論課復習講授。因為主動學習,并進行教學準備,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效果更好;而且也鍛煉了學生文獻查閱能力、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知識應用能力。第二,互評式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觀念,師生共同參與評價討論,及時反饋信息,能顯著提升教學質(zhì)量。學生通過參與對別的組的學生講授理論課、病史采集、查體、病史匯報、診療計劃制定等過程的點評評分,能提高學生的專注力、觀察力;參與互評討論的學習方式也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也能讓學生更深刻認識自身存在的錯誤局限臨床思維及不規(guī)范的臨床技能操作。因為互評,學生也參與另兩組學生臨床病例見習過程,一次見習課收獲更多臨床病例學習經(jīng)驗,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滿意度也提高了。第三,教員作為觀察、引導、總結的角色,能更好地把握整個教學過程,積極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理論實踐能力的差異、缺陷,針對臨床病例診療中的爭議點、難點進行分析傳授,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綜合知識應用能力的目的。在本研究中PBL結合互評式教學組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成績、病例匯報成績、教學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傳統(tǒng)教學組,值得推廣。
PBL結合互評式教學也存在一定局限,教學耗時較長,課前及課堂對學生要求掌握內(nèi)容較高,小部分學生一時難以適應,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探索,可望改善。
參考文獻:
[1]程宏偉,周律,齊皓,等.PBL教學法與多媒體技術在神經(jīng)外科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31(10):37-38.
[2]李永,康軍,趙景武,等.PBL結合多媒體教學模式在神經(jīng)外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26):121-122.
[3]盛漢松,林堅,張弩.PBL教學模式聯(lián)合臨床路徑在神經(jīng)外科見習帶教中的應用[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30(2):52-54.
[4]聶志余,何育生,靳令經(jīng),等.PBL教學法在神經(jīng)病學總論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高校醫(y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5(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