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青
近年來,隨著翻轉課堂的迅速走紅,微課開始在國內流行。對我們一線教師而言,微課是一種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突破了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要求,按需選擇學習內容。微課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
一、微課的設計
微課是利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把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等內容給學生展現(xiàn)出來。在教學中,所講授的內容是點狀、碎片化,能更好地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微課的主要載體是短小精悍的微視頻,微課的設計要體現(xiàn)教學設計的思路,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利于引起學生的興趣與注意,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點、掌握技能、培養(yǎng)能力。微課的設計一般遵循從具象到抽象、從現(xiàn)象到本質、由簡單到復雜的思路。微課的設計一般可以分成開篇、主體和結尾三個部分。
1.微課的開篇設計
微課的開篇部分包括片頭和導入兩個部分。片頭設計應力求簡約,不需要設計過于花哨的片頭效果。片頭要有微課的名稱、主講教師的基本信息、工作單位和聯(lián)系方式等,控制在十秒以內。
導入部分在微課中有著重要作用,由于微課教學時間短,切入課題要簡潔和迅速。總體要求短小精悍、開門見山,要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引發(fā)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興趣,交代課程主題,明確學習任務。我們可以通過設置一個題目或問題引入課題,也可以從生活現(xiàn)象、實際問題引入課題,還可以通過設置疑問、懸念等進入課題。
新穎別致的導入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全國一等獎微課《遮罩特效應用》的導入就是一個情境短?。阂幻麑W生跑到美術樓教室中,看到三個同樣的老師,于是很詫異地詢問老師原因,進而帶出了微課要講授的利用遮罩特效制作同一人物分身效果的教學知識點。這段時長四十秒的微課開篇短小精悍、形式新穎、生動有趣,在很短的時間內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微課的主體設計
微課主體部分的教學內容為某一個完整的知識點,主體部分是微課中時間最長的內容,承擔著重要的教學功能。這部分的微課需要依據(jù)教學內容來設計,要求材料充實、層次清楚、段落分明、銜接流暢、視聽手段多樣。主體部分內容應該由淺入深,逐步深入,啟發(fā)思維。微課中教師一般面對攝像機授課,缺少課堂教學氣氛的現(xiàn)場氛圍,為增強微課中的師生互動,我建議在微課中使用啟發(fā)式教學,以設問、解答等方式,與鏡頭外的學生展開人性化的虛擬教學互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微課的結尾設計
微課的結尾部分,主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概括總結,強化知識點,并提出啟發(fā)性的思考問題,與開篇呼應,使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作深入探究思考,要注重學科方法的總結。如果是系列微課,教師還可以在結尾部分為下一個微課內容作前期的鋪墊處理,使得各個微課間形成有機的整體。
微課的開篇、主體和結尾設計應當渾然一體,相互呼應,過渡巧妙,不可分割。開篇部分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引發(fā)學生興趣,并開宗明義;主體部分要豐富飽滿;結尾部分概括有力,總結提高,引人深思。
二、微課的制作
微課雖然短小,但它的編制過程包括了三個相對獨立完整的階段:前期準備、中期攝制以及后期制作。
1.前期準備
這一階段是微課制作前的計劃準備階段,具體包括:根據(jù)教學內容,從中選擇適合發(fā)揮微課教學特長的選題,并不是每一個教學內容都適合拍成微課的,哪些內容更適合,這需要教學智慧。
還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及學生年齡特征、知識起點等等,選定微課的表現(xiàn)形式:如老師授課實錄?課件錄屏?錄屏+手寫板+畫圖工具混合?授課+抓屏混合?還是高清多機的錄制?等等。
還要有非常詳細的文字稿本,稿本要寫出微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非常完整和清晰,需要哪些鏡頭?有哪些出鏡的授課教師和學生?要拍攝哪些場景?哪些環(huán)節(jié)需要課件抓屏?還有拍攝流程、計劃、對話、畫外音等。
2.中期攝制
攝制階段要按照稿本的要求和制訂的計劃進行,比如:現(xiàn)場拍攝、屏幕錄制、教師授課、演示示范、對話錄音等。
這些內容是碎片式的,有的需要多次拍攝。我們不是專業(yè)演員,拍攝效果不滿意的,需要我們反復拍攝。
有時同一內容需要準備多個備選素材,我的經(jīng)驗是寧長勿短,多備幾個長短不同的素材作為備選。
錄音可以同期錄音,但限于學校場地、器材等因素,效果往往不佳,我選擇單獨錄音,后期混合。
3.后期制作
這一階段,就是精挑細選各種視聽素材,充分發(fā)揮數(shù)字視頻后期編輯制作的強大功能,結合數(shù)字視頻特效手段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將中期錄制的視頻素材制作成短小精悍、邏輯清晰、聲畫并茂的微課,最終發(fā)布為符合網(wǎng)絡傳播要求的視頻格式文件。
后期制作時,我們有時會發(fā)現(xiàn),中期攝制階段考慮再充分,也難免出現(xiàn)素材不適合的問題,這就需要二次補拍,所以制作微課,還需要一個反復的過程。
制作微課,需要老師在技術與教學上有很高的契合度,從設計教學、編寫腳本、錄音、拍攝、到軟件操作、視頻混合等,都需要教師獨立完成,這無疑是一個很高的挑戰(zhàn),所以,微課既推動著我們的課堂教學的變革與發(fā)展,也促進我們教師角色的轉變和技能的提升,囿于本人的水平與見識,對于微課的認識有很多局限和不足,懇請大家指正。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