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蓓
摘 要:隨文練筆是讀寫結(jié)合的有效形式之一,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有效落點引導學生隨文練筆,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要基于文本個性理解處、對比處、點評處引導學生隨文練筆,提高學生讀寫結(jié)合的效果。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隨文練筆;寫作教學;讀寫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G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8-0042-01
文本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是開展閱讀教學的重要載體,是推動學生語用能力不斷發(fā)展與提升的重要助推器。因此,語文教師要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立足于更寬廣的視角,聚焦文本的語言形式以及寫作策略,同時不可忽視學生的認知及表達需求,由此發(fā)掘出最貼合語用實踐的有效訓練點,引導學生進行隨文練筆,促使學生語用實踐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個性理解處,引導隨文練筆
在誦讀經(jīng)典的過程中,學生會自然生發(fā)出具有個性化的閱讀感悟,如果將這些感悟?qū)懴聛?,就成為習作,這也使得信息的輸入和輸出之間形成和諧且均衡的發(fā)展。教師可以結(jié)合不同形式的語用訓練,幫助學生實現(xiàn)讀與寫的有機融合。如對文本部分內(nèi)容進行續(xù)寫、對文本空白之處進行補充等。例如,在教學《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shè)計如下練筆:“這篇課文的結(jié)尾為我們留下了啟示,那就是只要目標專一,并且能夠持之以恒,我們就可以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針對這一句話,你有著怎樣的理解與感悟?請先參加課堂討論,然后形成文字。”學生們躍躍欲試,積極發(fā)言,習作充滿了個性化與多元化。有學生認為:“‘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如果堅持的方向出現(xiàn)問題,最終的結(jié)果可能不盡如人意?!币灿袑W生認為:“水滴石穿所揭示的內(nèi)涵就是目標專一,如果我們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也保持專一的目標,就能夠獲得成功?!边€有學生認為:“光靠毅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結(jié)合巧干精神以及個人智慧,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針對學生充滿個性化的認知與體悟,教師要進行積極的肯定和點評。
學生將自己的體悟與感受以文字的形式寫下來,既完成了對思維的梳理與總結(jié),同時也實現(xiàn)了對個體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訓練,自然是最具價值的讀寫訓練方式。
二、基于文本對比處,引導隨文練筆
隨著語用教學理念在閱讀教學中的實施,當前閱讀教學更強調(diào)以表達為本位的教學模式。但是,究竟應該關(guān)注哪些寫作策略才能真正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呢?本文認為,應當嚴格遵循教材編者在每篇文本中設(shè)計的寫作價值點,這樣才能真正順應學生的認知以及學習需求,由此生成具有連接性及系統(tǒng)性的語用綜合訓練體系。例如,《秦兵馬俑》《埃及金字塔》以及《音樂之都維也納》這三篇課文都是說明文,并且被編排在同一單元中,文體上存在顯著的共性,但與此同時,它們又各自擁有不同的語用價值點。以《秦兵馬俑》這篇課文為例,其典型特點在于細致且全面的觀察與刻畫、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以及豐富且合理的想象。這種表達策略充滿著文藝氣息,是普通說明文中并不常見的表達方式。教師還可以向?qū)W生展示與兵馬俑相關(guān)的圖片,組織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結(jié)合想象進行練筆。
上述案例基于整體視角發(fā)掘《秦兵馬俑》和其他說明文之間的顯著不同,并以此作為有效的語用訓練點。這既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文本的資源功能,同時也有效地豐富學生的寫作策略。
三、基于文本點評處,引導隨文練筆
學生步入高年級之后,感性認知也逐步提升,此時就需要轉(zhuǎn)換練筆形式,不但要重視對文本的理解,更要高于此。所以,教師可以基于文本點評處引導學生進行練筆。先要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文本描繪的故事情節(jié)或者展現(xiàn)的人物形象,然后對此進行提煉,借助簡潔且深邃的語言對人物或者事件進行全方位評價。例如,《大江保衛(wèi)戰(zhàn)》這篇文章的作者為了描繪洪水的兇猛,使用了比喻以及擬人等修辭手法,目的就是體現(xiàn)人民子弟兵抗洪搶險的壯舉以及不畏犧牲的精神。教師要通過多媒體的展示以及對語言的品析,使學生的身心深深浸潤于文本意境之中,讓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當學生蓄滿情感的潮水之后,教師順勢向?qū)W生展示“感動中國人物”節(jié)目組對姚明、譚千秋等人的頒獎詞。學生通過對頒獎詞的細致閱讀和反復品味,準確地把握了其寫作特點,那就是深邃、凝練且充滿情感。之后,教師可給學生布置頒獎詞寫作任務,其贊揚的對象就是文本中所描述的人民子弟兵。
這種形式的練筆,要求學生深入理解文本語言以及潛藏在文本背后的深厚情感,同時也要求學生對文本中事件信息進行高度提煉。這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用實踐能力。
總之,文本是進行語言學習、品味和感悟語言的重要載體,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掘文本資源的價值,才能真正確保練筆實踐落在實處,才能真正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有效落點,如個性理解處、文本對比處、文本點評處,引導學生進行隨文練筆,以此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武天嬌.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2]何瓊艷.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策略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3]王鴻.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有效訓練途徑簡析[J].閱讀與鑒賞,2011(09).
[4]王冬鶯.小學語文片段訓練策略探討——以隨文練筆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