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但是目前,教師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中還存在脫離實際等問題,無法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诖?,本文就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方法進行探究,以期為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運用方法
現階段,新課改對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生活教育理論的應用,讓小學生可以井然有序的展開語文篇章閱讀?;诖?,本文就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實踐進行探究,以期實現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一、 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意義闡述
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卒于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畢生致力于教育事業(yè),為中國教育改造事業(y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應用到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可以讓教師在展開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據可依,合理掌握語文閱讀教學重點,順利實現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生活化教學目標。另一方面,通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可以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準確理解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語文篇章閱讀過程中,主動探索,積極運用所學知識,掌握閱讀技巧,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閱讀能力,為小學生今后語文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二、 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分析
(一) 教師合理選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材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包含這一點內容——社會即學校,針對此種情況,各個學校要想保證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順利應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社會即學校”這一觀點,就需要合理選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材,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第一,教師需要保證所選擇的語文閱讀教材“活”,此種情況下,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避免“就教材教教材”的情況;第二,教師需要保證所選擇的閱讀教材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會出現吃力,讀不懂的情況,保證小學生對所讀文章都能準確了解;第三,教師需要保證所選擇的語文閱讀教材貼近生活,包含大自然的美麗景觀,讓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愛上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實現教育目標。
(二) 教師合理選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順利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就需要在教學前期,合理選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保證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符合小學生學習特點,并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圖文,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小學生對語文閱讀文章的理解。例如,教師在進行《臺灣的蝴蝶谷》這篇語文閱讀文章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對與文章有關的圖片、視頻進行收集,然后在課堂上將所收集的圖片、視頻進行播放,讓小學生一邊觀看一邊朗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實現小學低年級語文篇章的教學目標。與此同時,教師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可以采用“閱讀+思考”的模式,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思考能力。
(三) 教師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需要做到“教學合一”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重點強調“教學合一”。針對此種情況,教師要想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順利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就需要充分做到“教學合一”,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活讀書,提高語文閱讀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讀演結合,讓小學生在語文文章閱讀完畢后,自行對文章內容進行表演,通過表演語文閱讀文章,為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小學生對語文篇章的理解程度,實現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目標。
三、 總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占據重要作用。面對此種情況,教師在展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就需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將實際教學內容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相結合,然后合理設置實踐教學方法,從而順利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實現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尚潔.淺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實踐[J].課外語文(上),2016(5):113-113.
[2]陳婳.生活,揭開語文閱讀之美——淺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啟示[J].山西青年,2017(21):119.
[3]曹封艷.讓語文回歸生活構建個性化閱讀教學[J].中外交流,2016(11):291-292.
[4]劉銀霞.追尋陶老足跡品析閱讀新味[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15):40-40.
作者簡介:
黃懿,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吳中區(qū)木瀆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