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丹
(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江陰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胃病專科,江蘇 江陰 214400)
胃腸功能紊亂又叫胃腸神經官能癥,是指由精神因素(如長期緊張、焦慮)、飲食因素(如飲食不規(guī)律、暴飲暴食)等引起的胃腸功能障礙。此病患者可出現(xiàn)反酸、噯氣、納差、厭食、惡心、嘔吐、餐后飽脹、上腹不適等癥狀。近年來,中醫(yī)治療胃腸功能紊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用耳廓刺絡放血療法聯(lián)合耳穴埋籽療法治療胃腸功能紊亂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7年1月至12月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江陰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胃病??剖罩蔚?7例胃腸功能紊亂患者。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其病情符合臨床上關于胃腸功能紊亂的診斷標準,均伴有反酸、噯氣、厭食、納差、惡心、嘔吐、餐后飽脹、上腹不適等癥狀。2)年齡<75歲。3)具有進行耳廓刺絡放血治療與耳穴埋籽治療的指征。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患有嚴重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2)耳部存在外傷或發(fā)生感染。3)不能堅持治療或中途因故退出本研究。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比照組(38例)和討論組(39例)。在比照組患者中,有男21例,女17例;其年齡為23~63歲,平均年齡為(40.21±8.69)歲;其病程為4個月~2年,平均病程為(13.47±3.64)個月。在討論組患者中,有男23例,女16例;其年齡為25~66歲,平均年齡為(41.84±8.83)歲;其病程為6個月~2年,平均病程為(15.54±3.83)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方法是:對于反酸癥狀嚴重的患者,用奧美拉唑(用法是:口服,20 mg/次,1次/d,連續(xù)用藥4周)進行治療。對于噯氣、納差、腹脹癥狀嚴重的患者,用伊托必利(用法是:口服,10 mg/次,3次/d,連續(xù)用藥4周)進行治療。對于惡心、嘔吐癥狀嚴重的患者,用甲氧氯普胺(用法是:當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癥狀時,用10 mg的此藥對其進行肌內注射)進行治療。對于腹瀉癥狀嚴重的患者,用蒙脫石散(用法是:口服,3 g/次,3次/d,連續(xù)用藥4周)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用耳穴埋籽療法對比照組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選擇患者耳上的脾穴、胃穴、心穴、腎穴、肝穴、大腸穴、小腸穴、內分泌穴、交感穴作為治療的主穴。對于存在惡心、反酸、呃逆癥狀的患者,加按其耳上的賁門穴、食管穴、膽穴;對于存在噯氣、納差、腹脹癥狀的患者,加按其耳上的十二指腸穴、胰穴、膽穴;對于存在腹瀉、便秘癥狀的患者,加按其耳上的三焦穴、直腸穴;對于存在腹痛癥狀的患者,加按其耳上的神門穴。對患者的雙耳進行消毒,將王不留行籽貼在醫(yī)用膠布上,將醫(yī)用膠布貼在患者的耳朵上,用手指按揉王不留行籽,對其上述穴位進行按壓和刺激。對其雙耳輪流進行按壓,每天治療3~5次,連續(xù)治療4周。用耳廓刺絡放血療法聯(lián)合耳穴埋籽療法對討論組患者進行治療。用耳穴埋籽療法對其進行治療的方法與比照組患者相同,用耳廓刺絡放血療法對其進行治療的方法是:用三棱針對患者的耳廓(針刺點位于耳上脾穴與胃穴之間處)進行針刺放血。在進行針刺放血前,要按摩其耳廓,使其耳廓充分充血。在血止后,對其耳部進行消毒,1次/周,連續(xù)治療4周。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發(fā)生不良反應(如暈針、耳部感染等)的情況。
痊愈:經治療,患者反酸、噯氣、納差、厭食、惡心、嘔吐等癥狀全部消失。顯效:經治療,患者反酸、噯氣、納差、厭食、惡心、嘔吐等癥狀明顯減輕。有效:經治療,患者反酸、噯氣、納差、厭食、惡心、嘔吐等癥狀有所減輕。無效:經治療,患者反酸、噯氣、納差、厭食、惡心、嘔吐等癥狀未減輕。痊愈率=痊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傆行?(痊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討論組患者病情的痊愈率高于比照組患者,P<0.05。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暈針、耳部感染等不良反應。
胃腸功能紊亂是消化內科的常見病。臨床研究表明,胃腸功能紊亂患者的病情若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就可能發(fā)展為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或神經性厭食癥。目前,西醫(yī)主要采用促胃動力藥、抑酸藥等治療胃腸功能紊亂,但效果欠佳。中醫(yī)認為,“耳者,宗脈之所聚”。耳上有豐富的神經和血管,通過對耳上的相應穴位進行刺激,可改善臟腑器官的功能,發(fā)揮獨特的療效[1]。劉娟等[2]研究表明,用耳穴壓豆療法(即耳穴埋籽療法)治療胃腸功能紊亂的總有效率高達91.7%。耳廓刺絡放血療法屬于“瀉”法的一種,多用于治療實證和熱證。臨床研究表明,用耳廓刺絡放血療法治療胃腸功能紊亂,可起到抑制胃酸分泌、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3-4]。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耳廓刺絡放血療法聯(lián)合耳穴埋籽療法治療胃腸功能紊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顯著改善患者厭食、惡心、嘔吐、反酸等癥狀,且治療的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