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春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應關注教學的實踐性,拉近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樹立“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打造幸福課堂。本文探究將生活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策略,更好地服務學生的成長。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實際生活;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2-0196-0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強調生活的意義和價值,重視學生的情感反饋,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將所學運用到生活中去,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操守。教師應當立足教材,把課堂教學融入到生活中去,回歸生活,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道德觀念,真正做到教育生活化,激發(fā)課堂教學的生機和活力。
一、以生為本,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
現(xiàn)實生活本就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知識來源,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將立足點放在現(xiàn)實生活,在提煉生活經驗的同時,讓抽象的道理生動起來,將學生被禁錮的思維打開,真正能夠走進生活,融入生活,挖掘潛能,開拓思維,確保知識學習的有效性。因此,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下制定的教學目標才能夠是多維的、具體的、充滿活力的,實現(xiàn)學生能力培養(yǎng)與方法學習的有機結合。在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引領下,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
生活化教學得以實現(xiàn)的前提是以生為本。教師應該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強化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學情,將教學過程與學生實際結合起來,關注每一個學生,又要求每個學生去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鮮活個體的生活,對學生做好生活層面的引導,教育回歸生活,教育即是生活,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間的動平衡。
二、開展活動,鮮活教學道理
生活化教學首先就是要將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引入課堂,讓學生感受真實,將教材的內容生活化,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感受到書本中的道理在實際生活的存在,產生情感認同。教師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例如在講授同學關系的時候,可以選擇學生之間的例子作為代表,自己的無心之舉可能帶給別人的就是自尊心的傷害,掌握好開玩笑的尺度,要培養(yǎng)學生與人為善,引導學生去關注身邊的小事,關心每一個同學,關心班集體,這對于學生性格的塑造有著積極意義,對于道德規(guī)范的認同感會在自己的切實感受中提升。
另外,在課堂活動的設計上也要融入生活,強化從現(xiàn)實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感悟。例如在講解與父母關系的內容時,鼓勵學生去記錄家長的一天,開展“我眼中的媽媽”“我眼中的額爸爸”等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拍攝父母的一天,或者是一個讓你有觸動的一個小片段,學生在課上交流時,會反思、會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體會父母的不容易,感恩父母,這是一種真情實感的流露,自然、真實,直擊學生內心,這樣的設計用在師生關系的內容的講授時也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鮮活的事例、充滿溫度的課堂活動,都是在將教材的內容生活化,使教條的知識靈動起來,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自然而然地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形成的是一種自我教育,學生愿意去信守書中的道理,進而實現(xiàn)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關注生活,充實教學內容
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歡新奇的事物,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走進生活。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關注時事的敏感度,鼓勵學生運用課余時間關注時事熱點,搜集素材,開展新聞播報、知識競賽、觀點辯論等活動,學生在這些活動中能夠將課堂教學生活化、具體化,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教師要在校園里樹立典型人物,營造德育滲透的大環(huán)境,學生能夠見賢思齊,能夠激發(fā)起榮譽感,形成比追趕超的教育合力,這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都有極大的影響。
回歸生活的關鍵在于切實體驗生活。思想品德教學本就是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應當給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的真實體驗,給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知識的機會。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yè),讓學生有時間去思考生活、感受生活。比如在講到環(huán)境保護的內容時,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性筷子的前世今生”社會調查活動,學生走進一次性筷子的生產車間,了解原材料的使用,走訪街邊小吃和大排檔,了解一次性筷子的消耗數(shù)量,教師求教環(huán)保專家來給學生做知識普及。整個活動以一雙筷子為切入點,讓數(shù)據(jù)來幫學生權衡資源浪費的性價比,學生真實了解了,切實感受了,才會寫出充滿溫度的調查報告。這種生活化活動的設計,體現(xiàn)的正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真正實現(xiàn)了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將“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綜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生活化,就是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教學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要敢于打破小課堂的禁錮,充分挖掘現(xiàn)實和社會中蘊含的豐富教學資源,開放教學,將抽象的道理充滿溫情,讓學生的頭腦不再空洞,帶著情感,享受學習,打造幸福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文質,姚春杰等.一節(jié)好課需要的教育智慧[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吳一凡.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教學法[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3]曹培亮.政治教學應生活化——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幾點嘗試[J].安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