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在接受義務教育的過程中,從小學到高中,“問題學生”是每個發(fā)展階段都客觀存在的群體,而小學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基礎階段,是良好品行養(yǎng)成的最好時期,良好的品行有利于健全學生的人格,對學生以后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所以針對“問題學生”從小學開始糾正這些“問題”非常必要。下面本文通過分析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和管理現(xiàn)狀,來針對性的研究教育對策,讓學生得以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 問題學生 現(xiàn)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189-02
“問題學生”就是在學習方面、行為舉止和思想認知上存在嚴重偏差,教育起來比較有困難的學生。學校教育是一個群體活動,學生作為群體中的個體,需要參與到群體活動之中,小學生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強,是非分辨能力還不成熟,好習慣不容易養(yǎng)成,壞習慣一學就會,所以很容易從“問題學生”身上習得某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所以解決存在的“問題”勢在必行。學校作為育德育人的主要場所,責無旁貸就要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誘因,糾正學生的問題,塑造學生的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全面健康發(fā)展的人才。
一、小學“問題學生”的管理現(xiàn)狀分析
1.家庭方面
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在這三個因素中,家庭教育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對于問題學生的管理中,家庭管理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行為舉止和思想意識。其一,在家庭生活中,有些父母因為自身教育意識淺薄,只注重孩子的成績,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也只會一味的批評指責,甚至會動用家長特權打罵孩子,而且從不在意學生的心理問題,把原因歸結為孩子小,認為等孩子長大了就好了,家長這種認知和行為,不僅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只會讓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其二,在快節(jié)奏發(fā)展的時代,離婚逐年增加,父母外出打工的也越來越多,造成了很多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中成長的孩子,這些孩子從小缺乏父母關愛,性格方面孤僻,自卑心強,心靈比較脆弱,在行為思想上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當這些問題出現(xiàn)的時候,由于父母不在身邊或者忙于工作,更是得不到及時的解決。
2.學校方面
學校是學生成長的第二環(huán)境,作為立德樹人的主要場所,對于學生出現(xiàn)各種問題,學校也有一定的責任。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校更多地注重學生的知識技能方面的提高,忽視了學生的行為舉止和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有些教師由于師德的缺乏,對于只是有些調(diào)皮、不愛學習的學生或者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非但不耐心指導,甚至還惡言惡語的進行責罵,讓原本其實并沒有什么問題的學生,產(chǎn)生恐懼、厭學的心理,久而久之,就真的出現(xiàn)嚴重的行為和思想問題。對待出現(xiàn)嚴重行為偏差的學生,教師更是避之不及,另眼相看,讓其他學生也遠離問題學生,甚至棄之不顧,任其發(fā)展,直接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
二、針對小學“問題學生”的管理對策
1.做好家長的教育工作
家長要轉(zhuǎn)變自身的教育觀念,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可以沒有錢,但一定要有愛,因為物質(zhì)永遠代替不了心理上的需要,家長一定用愛溫暖孩子的心靈,用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理想心愿,但是不要對各種特長班趨之若鶩,徒勞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要對自己的孩子有個清晰的認知,尊重孩子的意愿,以愛好為前提去學習。當學生的學習遇到困難時,家長如果幫不上忙沒有關系,但是不要惡言相向,可以反應給任課教師,大家針對問題一起解決。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成績,更要關心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對于孩子的心理問題,在家庭生活中要建立平等的親子關系,時常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內(nèi)心所想,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只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關愛,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
2.加強學校的自身建設
對于“問題學生”學校要引起一定的重視,加強學校的自身建設,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學校要秉持一切為了學生的教學理念,不僅要搭建提供一線教師學習的平臺,還要給學校的其他工作人員比如后勤人員,提供他們學習的平臺,定時開展崗位評估,提高學校整體的教學質(zhì)量。除了制定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之外,更要嚴格規(guī)范教育工作者的作風,通過表彰優(yōu)秀、樹立典型,激勵學校全體工作人員的責任感,讓教育人員和工作人員真正做到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不另眼相看“問題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同時加強校風和學風建設,適時組合多彩的校園活動,比如唱紅歌、詩朗誦、體育比賽等活動,可以發(fā)揮不同學生的特長,在積極快樂活動中熏陶學生的思想品德,潛移默化中轉(zhuǎn)變“問題學生”。
3.實施家校合作
學校是教育的主力軍,但是家長也不要依賴學校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因為問題的成因更多的是由于家庭成長環(huán)境造成,尤其是在針對“問題學生”的教育上,一定要實行家校合作,因為學校教育面對的是龐大的學生群體,更多的是解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只有家長參與進來,積極配合學校方面的工作,對不同學生的問題成因進行深入的了解分析,才能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有效的解決問題。對于學校組織的家長見面會、心理講座等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家長一定要積極參與,同時教師也可以組建微信群,開展微課堂,師生一起提高心理教育認知。
4.發(fā)揮教師的積極作用
其實很多問題的成因起初是因為學生的內(nèi)心感情沒有得到滿足,學生渴望被愛,渴望溫暖、渴望被關注,但是得到的往往是冷漠的回應,于是出現(xiàn)心理問題,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進而引發(fā)行為問題。所以對于問題學生,教師首先要多給予學生一點耐心,多一點關心,以朋友的語氣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小學生是通過別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吸引力法則指出,當你把一個特點放到一個人身上的時候,他會潛移默化的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所以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所在,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并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無是處,從而建立自信心,接納并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慢慢的轉(zhuǎn)化學生。
5.引進心理咨詢專家
由于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大,時間和精力有限,對于問題學生有時候難免考慮不周到,顧及不及時,所以對于問題學生的轉(zhuǎn)化,有條件的學??梢约哟筘斄?、人力的投入,把心理咨詢師請進校園,建立系統(tǒng)的心理咨詢體系。在專業(yè)教師的指導下,家長和教師一起協(xié)同配合,這樣不僅可以減輕教師很大的負擔,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問題的更好糾正。如果學校的財力吃緊,學校也可以請已經(jīng)退休的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來協(xié)助,因為他們從事教學工作多年,更有經(jīng)驗,也更了解學生的問題情況。
近幾年學校暴力事件時常發(fā)生,不僅給學校帶來負面的影響,更是給學生身體帶來傷害,更嚴重的是造成學生一生的心理問題,“問題學生”的轉(zhuǎn)化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需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不要不加管理,愈演愈烈,讓這些暴力事件再次傷害到可愛的學生。所以,學校、教師和家長要齊心協(xié)力,形成教育合力,對學生多一份耐心,多一點理解,多一些關愛,用溫暖感化學生,讓學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朱靜愷.“問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31)
[2]楊愛芹.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青春歲月.2017(13)
[3]芮春燕.用愛播撒陽光——一個問題學生的幫教案例[J].學周刊.2012(20)
[4]周瑞仙.有愛 就有希望——談家校攜手轉(zhuǎn)化問題學生的策略[J].教育藝術.2012(08)
[5]趙振球.小學“問題”學生的培養(yǎng)方法[J].學周刊.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