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雯靜
摘 要:自主游戲的模式主要就是針對孩子的自主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對幼兒階段孩子的培養(yǎng)來說,其自身迫切需要教師有目的地培養(yǎng),尤其是針對孩子的自主能力來說,有效地培養(yǎng)對其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教師要能夠對自身的角色定位予以明確,能夠通過指導來幫助孩子實現(xiàn)自主游戲,進而實現(xiàn)對其自身相關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
關鍵詞:幼兒教育;自主游戲;引導策略
一、幼兒自主游戲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下的幼兒教育中,雖然一些教師含有引導孩子自主游戲的相關理念,但是因為教育理念存在一些偏差,也使得教學活動有很多的問題。
第一,就是一些教師將自主游戲模式的開展當作自由活動,讓孩子自主地參與各項活動,但是教師卻不管不問,沒有做好有效的引導作用。因為當下幼兒自身的心理以及認知能力都存在限制,自身的發(fā)展還是不夠完善,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才能夠完成自主游戲的選擇,但是如果教師沒有做好引導工作,那么孩子在游戲中就會因為遇到一些困難無法解決,朝著教育目標的反方向上行走,這也與當下的幼兒教育背道而馳。
第二,在游戲活動的開展中,一些教師更加重視自主游戲的開展,但是卻沒有意識到自主游戲開展的內在價值。因為孩子在學習中是需要有目標的,尤其是要能夠將自主游戲的開展當作提升孩子自身能力的一種機會,而不是過度強調其形式內容而忽略了實質化的教育開展。教師只有不斷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針對其在傳統(tǒng)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予以矯正,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游戲。
當下也有一些教師在引導孩子進行自主游戲的時候會過度地干涉孩子的行為,限制了孩子自身行為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二、有效引導孩子進行自主游戲
當下的幼兒園教育主要就是通過游戲的模式來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其主要也是結合孩子愛玩的特征,能夠有效地針對孩子自身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自主游戲就是讓孩子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通過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選擇、參與等,就能夠做到游戲過程中的自主選擇、自主開展以及自主活動等,這對孩子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孩子只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自己不喜歡的活動,那么其也很難有興趣,只有讓孩子通過自主選擇來參加適當?shù)挠螒?,才能夠喚醒孩子的本性,能夠針對其多方面的能力進行提升。
第一,對孩子自主游戲的引導,教師首先要能夠端正自己的位置,能夠明確自己的職責。要能夠從理論與實踐中將孩子作為整個活動的主體,能夠引導其參與各項自主的游戲活動。要能夠在實踐中發(fā)揮孩子的主體性地位,尤其是要能夠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興趣來自主地選擇游戲內容,這樣才能夠保證其參與的過程中具備更強的主動性。在游戲活動中,一般都是通過相應的區(qū)域活動來開展的,因此教師要能夠保證區(qū)域活動中材料投放的多樣性,尤其是要確保其能夠滿足更多孩子的需求,這樣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
第二,教師要能夠考慮活動生成的可能性,對于相關游戲要做到精心準備。游戲材料是孩子開展各項個性化游戲的基礎內容,因此要保證相關的材料能夠適合對孩子在相關思維方面的啟發(fā)要求,要能夠將自主游戲的開展作為游戲材料投放的基本需求,當然也應該針對孩子自身年齡的成長或者是自身需求來實現(xiàn)動態(tài)化的材料投放等,能夠不斷對孩子的游戲內容予以拓展和延伸。
在引導孩子開展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不斷對其進行觀察,尤其是能夠進行及時的介入。因為孩子在進行游戲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限于孩子自身的認知能力,有些問題是其自己能夠獨立解決的,但是有些就無法解決,如果孩子能通過自己現(xiàn)有的能力解決一些在自主游戲中遇到的特殊問題,那么對于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如果材料的投放難度太大,就不會起到有意義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對孩子的狀況進行判斷,要能夠對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予以解決,尤其是要做好游戲過程中的觀察作用,及時地對孩子進行引導和幫助。
幼兒教育中孩子自主游戲的開展需要教師能夠予以科學的引導,需要教師在樹立更加先進的教學理念的基礎上來設置自主游戲等各項活動,來保證孩子自身各項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丁 娟.關于指導大班幼兒參與自主游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1(15).
[2]錢 靜.開展自主游戲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J].科學大眾,2008(4).